-->
说来惭愧,在豆瓣混迹多年,评论却寥寥无几,上一次的评论还是09年的圣诞档。
评论的电影同样是被称为年度第一恐怖片的《午夜出租车》。
凭我拙劣的文笔评论竟然可以被置顶,我在汗颜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是各路朋友们对烂片的深恶痛绝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882106/这时隔一年的再次出声首先让我感叹时光荏苒,接下来便是赞叹自己和“午夜”系列竟是如此格格不入。
为何偏偏骂午夜系列,这是一种巧合?
还是我本人对“午夜”二字的偏见?又或者是“午夜”出品,必属精品?
首先不得不承认,确实被该片宣传片吸引。
并奢望着:难不成真的可以在中国影院里看到一部不太烂的恐怖片吗?
随后看了几篇宣传报道:没悬念的又把中国恐怖片推上一个新高度、再次全面赶超日韩恐怖片、又一次的恐怖精华大荟萃。。。。
再加上把吴镇宇在剧中的艳照拿出来恶性宣传等等手段,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又是“午夜”系列!
没错!
整好一年前的《午夜出租车》!
我就是这样上当的!
谁让自己对中国恐怖片还抱有一丝希望?
谁让我总是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谁让看过《非诚勿扰2》之后被大雨挡在电影院里?
谁让我口袋里刚好还剩下几十块钱没花完?
冥冥中,这就命运的捉弄!
先说说人物吧,影片虽然人物不多,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拥有着《建国大业》般庞杂的人物系统:姐妹情深、三角苦恋、姐夫与小姨子、表面和气的竞争对手、心理医生与病人、太平间神秘推车人与老妇尸体的暧昧、长发与秃头的两种女鬼等等。
(相信很多人看过上面的介绍会对该片提起兴致)这庞杂的系统让我刚开始觉得主角是他;看过一段时间才发现主角原来是他;又看过一段时间才发现原来主角是他;又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发现原来主角是他;又又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确定,主角绝对是他;又又又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原来我还是错了,主角原来是他!
我没有复制粘贴,我也不是强迫症,影片确实是这样:每个人物起初都像是片中的主角,其实都是浮云。
再说说情节设置吧,可以这么形容:由四个一惊一乍的女鬼镜头隔开的知音体都市情感剧!
至于剧情,只能这么说:前有美国狼人月圆之夜变身饿狼显威风 ,后有日本悟空月圆之夜变身猩猩逞英雄,都不及中国护士月圆之夜变身女鬼强行凶!
为避免剧透,我只能点到为止,看过片子的朋友应该可以理解我:整部电影就是这一句话的事!
最后再说说影院中的观影感受:我第一次感觉到责任心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其实影片刚过半时我就已经哈气连天、眼帘松弛了,不过看到身边的女友已经甜美的睡去,我知道作为男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坚持下去,并在影片结束时大义凛然地告诉她究竟谁是主角!
很欣慰我做到了!
女友醒来时的镜头刚好是:影片结尾妹妹跳楼,与姐姐在梦幻般五彩斑斓的天空中翱翔,并手牵手一块飞向远方的迪士尼乐园。
(看到这您不要以为我又发错文字了,恐怖片中怎么会有这样的的镜头?
这确实是影片的高潮片段,而且是全3G电脑特效,风格很明显是向天线宝宝致敬)女友睁眼一瞬间看到这样的镜头很是惊异,恍惚中不知自己是在梦中,或者现实本就是一场梦!
我本人更想往后者,我多希望花钱看这样一场恐怖片只是我们的一场梦,梦醒时发现,电影下线了,钱还在口袋里。
这就是两年圣诞档我和“午夜”字辈儿的恐怖片的两次亲密接触,总体来说我完败!
希望在明年圣诞节推出《午夜啥啥》的时候,我会有缘和它擦肩而过。
PS.对本片的个人建议:只看宣传片就可以了,所有恐怖镜头都在当中,注意我的措辞:不是“几乎所有”,是“所有”恐怖镜头都在当中!
自打几个月前看了《异度公寓》这样的垃圾恐怖片,俺就对国产恐怖片彻底放弃了。
谁知几个月后,《午夜心跳》又横空出世,并且宣传片做得极其恐怖,又有任达华吴镇宇两个演起变态来浑然天成的影帝坐镇,俺觉得国产恐怖片这次应该亮了。
于是,昨天中午,俺乐滋滋地下载好《午夜心跳》,开始了俺的心跳之旅。
看完了俺就一个劲地惊呼:亮了,真是亮了,真是他妈的太亮了!
谁能告诉我?
这么2B的剧情是编剧和导演用神马脑子想出来的?
“亮点”一:收尸老大爷。
这是全剧中让俺印象最深的角色。
这张很有喜感的脸不停地地说“季节到了,季节到了”,神马季节到了?
你家种的萝卜熟了?
最经典的一幕就是大爷坐在一个老太太的尸体旁吃鸡腿,油腻腻的鸡腿配着干巴巴的老太太你也咽得下去。
大爷吃得那个香,并且还不厚道地调侃老太太:香吧,你是闻不到了。
我靠!
这不公然藐视极乐世界的新成员吗?
当时俺的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害怕老太太突然在白布下坐起来跟他抢鸡腿,不过俺是白担心了,老太太没啥戏,她只是一个没有台词的打酱油的。
哦对了,演收尸大爷的演员就是《老牛家的战争》里那个忠厚孝顺的女婿“亮点”二:女鬼。
作为一个经常出来吓人的女鬼,应是含冤而死的。
可你这个女人生前是因患绝症自愿跳楼并把心脏捐出来的,有那个该死的从未见影的刘律师为证。
既然你不是冤死鬼,你老出来吓人干吗?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任达华(女鬼生前的丈夫)和小雨(女鬼的妹妹)的幻觉的话,那这俩人有啥可心虚的?
电影一直没有交待。
编剧你搞什么搞?
上学有没有学过逻辑学啊?
还有,化妆师啊,你把女鬼化得也太喜感了吧,你原来是在服装批发市场打工吗?
整得女鬼活像那些光头塑料模特。
哦,还有,那个一直梳假发套的是谁啊?
你出来啊!
你咋就不出来呢?
都大结局了你还在那里梳,那个假发套一定是合成纤维的,梳不开。
“亮点”三:姚笛。
姚笛显然是演王熙凤还没缓过神来。
整部戏的表演和《红楼梦》一个套路,感觉就是拙劣版的王熙凤转世投胎换了身护士服来找麦医生(吴镇宇)搞艳照门的。
“亮点”四:“胸手”。
说实话,俺还真没想到最终的凶手是小雨,因为自始至终她就是个打酱油的,唯一让俺印象深的就是,为毛你穿个白毛衣,里面却配个黑色胸罩呢?
为毛呢?
每次看到她躺在躺椅上接受心理疏导时俺就愁死了,眼前就是两坨说黑不黑说白不白黑里透白白里透黑的大“胸器”,纠结死了。
“亮点”五:月圆之夜。
俺想问编剧和导演一句,为毛小雨一到十五月圆之夜就发病杀人呢?
为毛呢?
她是母狼人吗?
话说咱中国闹鬼的时节应该是什么阴历十月一或清明节之类的吧。
就算中元节是十五吧,但人家是七月啊七月,你家七八月份穿大毛衣啊?
你有常识吗?
“亮点”六:情色。
脸红地坦白,俺也是冲着这个去的。
因为吴镇宇任达华这俩人哪个情色起来都很给力。
结果,任达华半头白发不说,整天泪三娘似的,一点也不性感。
吴镇宇倒有点床戏,可他就是和李念(院长女儿)隔着毛衣摸啊亲啊,衣服一直没舍得脱,你哪怕换个吊带呢?
导演你也太纯洁了,这点小儿科还叫“情色”,你真是把观众都当流氓了。
“亮点”七:姐妹重逢。
这个俺不得不说!
话说一切真相大白,小雨也学她姐姐纵身而跳,而且跳前还站在窗户口上玩了一会,晚风吹着秀发,黑亮黑亮的,洗发水广告可以从中找灵感了。
小雨这一跳不要紧啊,身边全是繁星点点,妈的你这破乡镇医院到底几层啊,咋往下跳还有星星了呢?
接着,本来一直黑暗阴郁的画面突然变得五彩缤纷起来,小雨和一身红裙的姐姐手拉手飘起来,姐姐还吻了妹妹一下,妹妹开心地笑了。
娘的,你笑个屁啊,你滥杀无辜还挺高兴,一点也不愧疚是不?
上学时老师咋教你的?
纵观全景,简直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不对,应该是“2B姐妹迪士尼游乐园终生游”,为啥,因为俺看到了远处华丽丽的摩天轮!!
这部垃圾戏,全他妈是“亮点”啊,剧情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全都讲了,你到底想讲啥?
通篇全是笑点,导演编剧,你们是鬼马小王子吗?
拍的哪门子《午夜心跳》啊,简直就是“午夜开笑”!
我喜欢看电影,因为生活乏味,可以消磨时间,也因为电影能反映生活,让人深思。
这部电影名字起得不错,很专业,也很到位,一方面,以是午夜发生的事情作为引子,扣人观众心弦,突出刺激恐怖的情节;别一方面影片中的情节都以心脏作主题,既不离题也令人期待。
看完想澄清一件事,这不是一部恐怖片,虽然没正式看过几部像样的恐怖片,但我还是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充其量只是一部以心理疾病为基础折射出部分恐怖情节的电影。
我很庆幸,这部电影是在我几乎看完所有情节才能联想到最终结局,其中虽人物较少但悬念挺多,情节曲折,委婉动人。
读到了爱的精神,任达华对妻子的不离不弃是一种责任心,一份真情,教育观众,感化世人。
面临着亲人的疾病,不离不弃,谁又能矢志不渝,坚持到最后,让人佩服,令世人沉思。
片中有一情节不明。
为什么反复出现一个人在黑暗的角落里梳着假发,原因是什么,体现的是什么意思,本人愚钝,猜想着是否仅为增加片子的恐怖成分,或是杀手杀人前的预告,如果是预告那就跟小雨没什么关系,毕竟小雨也是女生,也有长发,她可以不戴假发而达到披头散发的效果。
总体上感觉还是比较好的, 至少情节比较曲折,虽然有些情节的产生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也是为了整部电影的衔接作铺垫,是无可厚非的。
冲着任达华吴镇宇来看看的过程中不时迸发笑声有时候甚至都想睡觉了剧情上看,很老套我不解的是,吴镇宇开的是别克新君威吧这车出来没两年怎么搞的医院那么旧车和医院起码相差20年呐!
而且一般看恐怖片尤其凶手不露面大家都会不停地猜测是谁可是看午夜心跳各种不想猜测应该说,是忘了去猜测、编剧大概是傻了而那个洪大爷不停地讲季节到了季节到了好耸动呀,又不是吓人的耸动对剧中人来说是扰民对观众来说是无谓的渲染气氛结果渲染了闷的气氛、2的气氛而不是恐怖气氛总的来说退票
确实是模仿日式恐怖,效果处理的很不错这次总算是国产恐怖片的一大进步了总算知道恐怖不仅仅是用一群演技不好的人尖叫,装恐怖,烂特技做出来的了对比前段时间上映的<<异度公寓>>(我是笑着看的),这个可以说是国产恐怖片的极品了,但仍有瑕疵,希望导演们继续加油,让影迷们看到更好的这部片的前八十几分钟都做的不错,是真的在模仿日式恐怖,因为片里一直出现的那女人一直让我想起永远用头发挡着脸的贞子但是,片尾的几分钟却让我喷血,怎么就让我想起<<爱情左灯右行>>了呢?且结尾结束的过于仓促,解释的过于简单,人的内心世界探索的少了.那独具匠心的月圆一说,又让我想起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的狼人,这个解释不给力所以,一直都在思维跳跃中度过,不过没事,不妨碍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国产恐怖片总算进步了
我刚才脑子被猫挠了——去电影院看了一个恐怖片,不过现在我突然发现自己忘了这片儿叫什么名了,就是吴镇宇、姚笛等演的那个。
电影院就俩人,除了我,还一女的。
我俩分别坐左右犄角,离音效比较近。
我还买了个喝的,叫草莓碎肉汁。
电影讲什么我就不说了,因为它除了没讲什么之外,其他的还真都讲了。
我就说姚笛演的那个角色吧,基本可以确定是被王熙凤附体了,跟吴镇宇说我要杀了你的时候,和少奶奶打丫鬟有一拼。
而且她的招牌台词就是我要杀了你。
因为演的是一雷果儿——死磕,我舒服不舒服没事,只要你不舒服就行了。
总之严重给人法盲的感觉,当然,电影最后是吴镇宇把姚笛杀了,伴着这种莫名其妙,丫电影就结束了。
而且更莫名其妙的是,这恐怖片儿里还加了一段儿动画特效——展现了俩死鬼在天国的相遇,飞啊飞啊。。。
当然,还有终极莫名其妙的地方,就是影片开头儿还写死了一老太太,但是后来我推测吧,这个编剧写着写着可能把这茬忘了,所以老太太死也就死了,基本没啥用处。
所以其实我就是建议,这片儿的编剧应该被拉出去枪毙20分钟。
月圆之夜,变身之时,化作恶魔人心跳;心结之窗,纵身之际,微微一笑病方解。
基本上,这两句话可以算作是本片的故事写照。
殊不知,这部电影的真正“亮点”却也恰恰在于此。
影片的末尾,当二月十五日这个日期被提及时,当夜空中的诡异圆月被特写时,你会恍然之间有一种顿悟之感,原来,这部电影除了借亲情之名而恶意恐怖之外,更加讲述的是一个得了心病的女版“狼人”行凶作恶的故事。
不过,倘若真是“换药”如斯,倒也不失为有趣。
一直觉得,恐怖电影不外乎两类。
一曰怪力乱神,虚构恐怖,二字概言之——闹鬼。
另一曰人之本身,实构恐怖,二字概言之——闹病。
显然,《午夜凶铃》属于前者,而《午夜心跳》则属于后者。
影片里,月圆之夜,妹妹亲眼看着姐姐微笑跳楼自杀,心病由此而生,郁结难消,并最终导致变身“狼人”,肆意行凶,于314病房上演了一幕幕的真实恐怖。
其实,闹鬼与闹病,二者相较而言,后者恐怕会更加的让人胆颤,不因其他,只因真实。
不可否认,本片的故事相当老套,手法也极为陈旧,个别女演员更是难堪,因为她们未能很好的诠释“花瓶”和“尖叫”这两个恐怖片必备的元素,而电影的结尾,姐妹灵魂的相聚,似有山寨《可爱的骨头》之嫌,实在是扯淡至极,有如脱了裤子放屁一般。
但是,我们应该要清楚,对此种情形,本就无需指摘什么。
换汤不换药,为恐怖而恐怖,本就是恐怖电影历来流程上的标准操作,实乃万金油必备之选。
再者,不谈期望,自然也就不存在失望。
倘若你非要上升什么高度,追求什么意义的话,影片最后提到的安乐死,活体移植倒是可以挖掘一番。
至于怎么挖,蛋知道。
当然,即使如上所述,本片仍是一部谈不上合格的恐怖电影。
黑夜墙壁上的梳头景象,病房木门的吱呀作响。
此二景可以说是刻画了本片画面与音效的高度,以此为标准线,浴室见鬼,灵异招魂等等,这些应算作标准意义上的恐怖情景,犹如隔靴搔痒,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毫无新意与诚意。
另外,导演还刻意用三角爱情这一支线来做烟雾弹,设置一个为爱情而失去理智的心理扭曲的角色来干扰主线,此法虽不错,但效果甚微。
而与这二者相比,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本片的表演才是真正的恐怖之处,单薄且无力,仿佛被影片的恐怖压抑气氛给抑制了一般,毫无亮点。
真是可惜了两位影帝大叔。
哎,情何以堪呀!
我今天早晨脑子被猫挠了——去电影院看了一个恐怖片,不过现在我突然发现自己忘了这片儿叫什么名了,就是任达华、吴镇宇、姚笛等演的那个。
电影院就俩人,除了我,还一女的。
我俩分别坐左右犄角,离音效比较近。
我还买了个喝的,叫草莓碎肉汁。
电影讲什么我就不说了,因为它除了没讲什么之外,其他的还真都讲了。
我就说姚笛演的那个角色吧,可能被王熙凤附体了,跟吴镇宇说我要杀了你的时候,和少奶奶打丫鬟有一拼。
而且她的招牌台词就是我要杀了你。
因为演的是一雷果儿——死磕,我舒服不舒服没事,只要你不舒服就行了。
总之严重给人法盲的感觉,当然,电影最后是吴镇宇把姚笛杀了,而且伴着这种莫名其妙,丫电影就结束了。
而且更莫名其妙的是,这恐怖片儿里还加了一段儿动画特效——展现了俩死鬼在天国的相遇。
而且其实还有终极莫名其妙的地方,就是影片开头儿还写死了一老太太,但是后来我推测吧,这个编剧写着写着可能把这茬忘了,所以老太太死也就死了,基本没啥用处。
所以我就是建议,这片儿的编剧应该被拉出去枪毙20分钟。
昨天晚上闲来无事,打算找部电影来看看。
鉴于本人已经有一小段时间没有看恐怖片了,于是挑了这部《午夜心跳》。
虽说我一点也想不起来除了小时候看的《画皮》,几时看到过好点儿的国产恐怖片了。
早几年的《窒息》,去年的《荒村公寓》都是一个字——烂!
两个字——很烂!
三个字——非常烂!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我完全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典型,虽然明知国产恐怖片如此不济,但还是选择了这部有点点新的《午夜心跳》。
片头是小女孩的笑声,经过处理变得有几分诡异,一些穿插的画面也是阴冷古怪。
开头看了几分钟,一个词就浮现在我脑海中:故弄玄虚。
故事的主要场景是在一家医院,我很好奇医院的陈设怎么古旧如80年代,却能作诸如心脏移植等如此高端高科技的手术。
开局就是护士值夜班,一位老太太被一个古怪的黑影用注射器戳死。
然后画面转到医院的太平间。
太平间的陈设也相当神奇,怎么会一边是冻尸体的冰柜,一边是守夜大爷的饭桌。
囧啊。
那位守太平间的大爷有一种不用化妆就可以演僵尸的喜感,一边啃鸡腿一边还对着尸体自言自语。
接着吴镇宇出现,鬼鬼祟祟的让人觉得此人一定有鬼。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见鬼事件,但过分着重视觉和听觉的惊悚,例如浴帘上映出的鬼影、突然从浴缸里跃出的鬼脸、提着头梳头的影子、守夜大爷反复用一种诡异的语气念叨“季节到了,季节到了”、回闪的病房314,等等等等。
吓谁呢?
我表示毫无压力。
一个半小时的故事,无惊无喜看完了。
原来杀人的不是鬼,是思念姐姐过度的妹妹得了月圆之夜杀人病;原来吴镇宇也不是坏人;原来那个守夜大爷也不是啥子大boss,开头还对死尸说:“你要能陪我说会话也挺好。
”这厢又被跳出来的鬼影吓得屁滚尿流。。。
那到底是有鬼还是没有鬼呢?
那个夏雪本来是得了绝症自愿把心脏捐出来的嘛,那死了还出来吓人干嘛?
还一副冤魂不散的样子。
囧啊。
整个过程,“故弄玄虚”这四个字都挥之不去的浮现在我脑中,所以,今天把它作为这篇帖子的标题。
总而言之,无聊的片子。
据说是比较恐怖的片,看之前我还琢磨着白天看,还要找人跟我一起看。
好吧,人找到了,点选好了,特么的,看了一会我朋友说这烂片还要浪费时间看?
我说挺挺吴镇宇呗!
特么就坚持的又看了一会,我朋友拍屁股走人了,你妹啊,我快进着看,不论是情节,音效,画面,都没给我带来视觉冲击,大白天的还看的快睡着了!
鄙视整个剧组,还心跳,心你妹啊!
还算吓人 就是医院不切实际 怎么看这么老的家具 这么老的屋里放一笔记本就特别扭--.
医院部分很假 精神病部分还算真实
看得有点迷茫的恐怖片
可能因为从小在医院长大的,我还是觉得有点吓人。。
真的是“你妹”干的!看到最后,鬼姐姐终于现出原形,我擦,电影里最丑的一个妹子,怪不得要演鬼=,=
烂
每到月圆之夜就要发病,你是狼人咩!
季节到了……
一般
在咱家乡拍滴~~~
看在两位影帝的份上,还是给个2星吧
国产恐怖片果然难看无极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对国产恐怖片抱有任何期待的原因。连变身这种下三滥的桥段都想到出来
在我的家乡拍的,虽然是烂片,但是为了家乡我打个5星吧
粗制滥造到了一个地步。
在太平间上班的也怕鬼?!
电影院敢不敢把电影音量调小点!
刚开始任达华在浴缸里泡澡,嘣儿出来一个秃头女鬼,虽然脸还是那么白,眼睛还是冒血,但是没有头发啊!!!怎么说也是鬼片的一个突破了……但是好失望后来嘣儿出来的就有头发了。。。还有居然李念和吴镇宇有床戏。。。真是便宜李念了。。。本部电影最好看的就是太平间的看门大爷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奇葩奇葩~!!!笑屎俺了..特别是最后的那个姐妹同飞的镜头~啊哈哈~
为了大银幕上的惊叫!
没什么逻辑,疑似大片的模仿,茶余饭后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