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角色定位,剧情,主角被霸凌,同学的妈妈,意外灵魂互换,有些跟棒子电影我身体的那个家伙有些类似,不过既然是喜剧,能带来快乐的结果就是不错了,过程不重要了。
这几年导演们吃到了汉化的好处了,要么照搬要么借鉴,有成功有失败,我觉得为什么不把这个经历交给原创呢,万一一炮而红呢,谨小慎微畏手畏脚应该是出不来好作品吧
这俩主角写得也太悬浮了。
江宇,一个彻头彻尾的热血笨蛋,但是情节没逻辑的时候,热血是假热血,笨蛋是真笨蛋啊!
可能高中生就是这样,但作为主角经常让人难以共情,所以很难从头到尾保持好感。
陈必达,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自私自大的混蛋,最需要人物弧光的一个人,没看到一半我就开始嘀咕,这人怎么还一点儿没变啊?
然后这种心情一直保持到最后一集。
我说编剧真的很有想法,硬撑着让他保持这么招厌的人设,原来是为了最后用生命去忏悔啊!!
没必要啊你听我说,我是来看轻喜剧的,不是来看ai大战人类最后还需要主角牺牲的!
还有这个人工智能,就不能老老实实当人类的好伙伴吗?
就算黑化你严肃点行不行?
你知道被戳穿的时候机器音突然变成邪魅狂狷反派声线的时候我有多崩溃吗?
胡闹啊胡闹!
跟高中生排话剧似的(甚至够不上大学生)。
这个回到高中跟自己的孩子做朋友的设定前不久刚看了一部,韩国的《回到十八岁》。
十七岁和十八岁是不一样啊,李到晛是可以用高中生的身体跟大自己将近二十岁的老婆搞暧昧的,张力真的很强,爱看。
周奇太像高中生了,跟薛老师的戏份主打反差和搞笑。
薛老师演得真好,哈妹当妈了也很可爱。
父母辈演得都很好,爱看。
主角的话,其实是为周奇来看这部剧的,看完在想演戏自然是不是跟保留自身特质有点分不开呢?
与自身反差很大的角色似乎要丢掉更多共性。
这部剧里他本身的口音很难让人想到严屹宽那张脸,就会有点不入戏。
可能还是有点挑角色呀,后面演的陈拾能明显看出进步,可能跟配音也有关系。
3天刷完了整部剧意料之外的有笑有泪演员们的演技都很在线 两位小主演的演技都很令人信服 成年人也都有可爱的一面 剧情逻辑也不错 几乎没有太多不能很快解释清楚的误会人物性格不单一 算得上是丰满 高中背景但是并不是压抑地卷 虽说细数主线是两位主角反复绝交再和好 但剧情都很流畅合理很喜欢剧中表现的母子情 以及高家的父子情可以接受五毛特效以及有点悬浮的科幻及科技设定的话 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剧 探讨的问题很现实不空洞 主角的演讲也不是纯粹凑字数 理想主义的同时不乏现实主义的鞭策 看完是比较舒服不会咬牙切齿的国产剧最后作为麻木且躺平任嘲成年人浅浅的共勉:
本来是吃饭的时候随意挑的一个剧,又因为只有24集且剧情也还不错,所以我看完啦。
陈必达变成高文明之后,虽然是挺自大的那种,不过因为江宇,这一路上他也有了蛮多改变,有了更多的感情,我觉得从他买下那对夫妻的橘子可以看出来,其实没想到结局是他选择牺牲自己来保全大家的,我想这个选择应该是这段时间与大家之间的相处感染了他吧。
其实看结局的时候我还在想陈必达是不是被救活了,但到最后还是一个虚影,所以我怀着有点疑惑去看了简介,原来真的是离开了,不过还好,他最后留给江宇和晓丽的印象是好的,他不再是那个无情无义的奸商了。
《我和我爸的十七岁》江宇是一个善良勇敢不怕困难,喜欢帮助别人,有责任心,遇事情喜欢一个人扛,别看江宇大大咧咧的,其实内心比所有人都细腻和渴望亲情和友情,江宇很期待跟父亲相认。
“可是江宇不开心的情绪 是会有人知道的也会有人去在意的。
”“江宇知道放弃并不可怕,团结才是最重要的,团队协作,比单打独斗更容易获得胜利。
”“比赛不以输赢论输赢,而是享受其中带来的收获和乐趣才是真正的王者,江宇相信自己可以。
”
看了前三集,感觉逻辑挺粗暴的,为了推进剧情把人物性格都表现的很极端。
穿越前穿越后的性格都很讨人厌,一个懦弱到无法理解,一个自私到不可理喻。
最重要的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对江宇三番两次提供的保护嗤之以鼻,丝毫没有感激之情,说成优越感或是想要钱,对欺负自己的人就能一再宽容。
一个为了好好读书(倒数第一也属实夸张),一个为了换回身体,就毫不顾忌伤害实打实对自己好的人,就算怀疑人家的目的,也终究是受益了吧,没有他得多挨多少欺负和侮辱,太白眼狼了。
新时代新故事。
这名字让我想起著名的广播剧《重回我爸我妈的高中时代》,虽然故事不同,但内核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
这部剧的故事就是一坨,但胜在四位主演给力,女主角虽然是配角但好可爱啊,三位男主演都表现得很精彩,特别是暗戳戳构成了大三角,这就形成了磕学永动机了,只要有足够的亲密接触和交往,就能让磕学家们用脑补和解读填补任何空隙。
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就要讲好新故事,只有形式的不断创新才能永不过时。
这部剧的剧情跟《重返十七岁》和韩国电影《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设定基本一致,整体框架跟后者尤为相似,但是后期的剧情却有些后继乏力。
先说说这部剧的优点,导演节奏把控得很到位,演员表演得也算自然,前四集的剧情非常有趣,但是四集以后就有点下滑,全靠演员之间似有若无的cp感支撑我看下去。
通过密室大逃脱团建这种校园剧情低幼得还不如高中生的构思,无法想象编剧居然是个80后。
目前来说,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男主陈必达的人设,作为主角,居然到十几集之后依然无法让观众共情,各个角色都像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编剧对角色的共情力低得令人发指。
可以看出,这部剧想区别于之前电影的设定,把同班的女儿换成儿子,把重点放在了找儿子上,想让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在校园中被感化,但是这恰恰违背了这一设定的初衷,犯了致命的缺点。
第一,大人魂穿小孩本质上是降维打击,观众想看的是穿过去的爽剧。
从唯一上热搜的桥段——陈必达穿越过去从倒数第一变成年级第一,也可以看出。
陈必达在校园中的身份不应该是trouble maker,而应该是拯救者。
《我身体里那个家伙》中,黑老大穿过去之后,解决了女儿被霸凌、原身父亲被讨债、帮原身减肥,所有人都得到了帮助和救赎。
而在这部剧中,救赎者变成了儿子,陈必达穿过去后把所有事情搞得一团糟,令人反感,也不符合他成功人士的人设。
如果不想跟之前的设定重复,应该把被霸凌的人变成儿子或者陈安,用武力打走霸凌者,用财力解决原身父亲的经济困难,把原身设计成自卑社恐不敢与人交往的人,在帮助各个同学解决困难之后,让原身获得友谊。
第二,如果想走麻烦家伙式的喜剧路线,应该把剧情放在总裁部分。
高文明的灵魂在陈必达的身体里苏醒,去掉父子设定,看一群高中生如何假扮总裁,又如何以高中生的纯真心性来获得意外之喜。
例如,不懂人情世故犯错后反而被耿直的大老板欣赏,单纯善良的举动赢得女伴青睐等等。
当然,这里的难写程度比校园部分高了几个level。
总的来说,这部剧后期爽感不够和剧情水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初始人物关系设置时就没有把握到核心点,想做创新,但又抛弃了这种魂穿剧情爽点的关键。
没有什么浪花的一部剧。
但是从演员来说,周奇和李明德的演技都是值得一看的,长相也是在水平线上的。
剧情来说前期在接受那个世界的事情的时候就好像你没有记忆的穿越了,对于一个陌生的世界突然大量信息涌入有一点懵、迷茫,但是后续的剧情绝不拉垮。
周末熬夜+周一早起刷完了这部剧,走出门,外面的太阳很热烈,云彩很绵软,天空很晴朗,有一种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参与了一场保卫地球的战争劫后余生的大彻大悟之感。
仰头、抬手、遮阳,又是新的一天。
二刷感言,比较混乱,边看边评论的产物。
没想到严屹宽会来出演一个配角,这算不算是肯定了这个剧的剧本,让严屹宽认可这个剧本到愿意来演配角,哈哈哈。
儿子和小爸爸是一对双向治愈,一起让对方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
后面江宇问如果之前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会认他吗,这个问题陈必达在车祸前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得知自己有个儿子的事情不是系统bug之后,系统问他要不要深入调查儿子的情况,他说不需要,并不想要知道儿子是谁,过得怎么样,母亲是谁,是不是自己的前女友,想到的是不要影响公司,不要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
而对于江宇来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父亲,也拥有了一个互相扶持的好兄弟,从原版高文明的表现来说,他只是在单方面汲取江宇这个小太阳的热量,做一个单纯的小粉丝,能给他一点支持,但是没有办法帮助他且相对于后面陈必达版高文明,还是小爸爸对于江宇来说更好一些。
镜头语言也是有的,在两个人考试作弊被抓出来之后两个人去阳台,陈必达打开门刺眼的阳光照向江宇,也意味着现在的高文明不是高文明,他像是放在太阳对面的镜子,被小太阳的光所笼罩也变成了一束光照向了小太阳江宇。
陈必达原本很抗拒家庭,认为家庭是束缚,江宇带给了陈必达亲情的温暖,最后也是情感的束缚打败了盖因。
每一个配角都非常立体,不单薄。
承载着父母的厚望,生活里只剩分分分却在最后时刻还是为了朋友逃了重要的考试的陈桉;见色起意,有着青春期小女生心思,情绪起伏不定却是小太阳江宇的靠山的简阳阳;宽容大度,有着大智慧,慧眼识英才的郝校长;勇于承担,一心为了学生的潘主任;从卷王卤蛋到激进鲁老师到躺平却又不乏激情的老鲁……所有有姓名的配角都有自己的性格,算是青春群像剧?
剧里的老师脾气都太好了,不合理!
哈哈哈。
一个四十五岁的精英霸总和一个性格软弱的十七岁少年交换了灵魂会有什么奇妙遭遇呢?
看周奇,李明德燃爆笑园!
非常好看的校园剧,故事的设定很有趣啊。
满满的笑点中满满的亲情友情。
高文明的转变和开挂太有意思了,江宇是小太阳的存在。
周奇演得太好了,塑造了一个和方一凡,东方宏完全不一样的角色,这个爹系少年很绝!
李明德剧中重情重义,很讨喜的个性和演绎。
良心好剧,强推!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