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刺客2

The Accountant 2,暗中算计2,暗算2(港),会计师2(台)

主演:本·阿弗莱克,乔·博恩瑟,辛希亚·阿戴-罗宾森,丹妮艾拉·皮内达,J·K·西蒙斯,艾莉森·罗伯逊,艾莉森·赖特,罗伯特·摩根,格兰特·哈维,安德鲁·霍华德,Yae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年份:2025

 剧照

会计刺客2 剧照 NO.1会计刺客2 剧照 NO.2会计刺客2 剧照 NO.3会计刺客2 剧照 NO.4会计刺客2 剧照 NO.5会计刺客2 剧照 NO.6会计刺客2 剧照 NO.13会计刺客2 剧照 NO.14会计刺客2 剧照 NO.15会计刺客2 剧照 NO.16会计刺客2 剧照 NO.17会计刺客2 剧照 NO.18会计刺客2 剧照 NO.19会计刺客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会计刺客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当一位老友遭到谋杀,只留下一条神秘讯息:“找到那个会计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本·阿弗莱克饰)不得已开始追查此案,并招来了战力惊人的弟弟布莱斯顿(乔恩·伯恩瑟尔饰)助阵。他们与金融犯罪执法局副局长玛莉贝丝·麦迪娜(辛西娅·阿戴-罗宾逊饰)联手,揭露了一场致命阴谋,却也因此成为杀手集团的目标,对方誓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守阴谋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剑影喋血火星少女队阿里与尼诺超能力女儿海豚总动员冰河追凶美人与美人老友记第八季德伯力克请叫我总监我很喜欢你,那你呢?武术班无路可退传奇战士你是我的亲人兰陵王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二季成为一只珍珠鸡战神韩信凤弈料理情人梦真相与正义我叫赵吴狄美丽至极2不许动海角七号我的哈士奇男友奇门相术还是觉得你最好飞黄腾达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新人点评

刚下载豆瓣,之前一直觉得打字太累了不想影评,但是又一堆话想说。

会计刺客是一个很具有迷惑性的名字,甚至一听以为是个烂片。

最开始看会计刺客1的时候,特别喜欢女主的颜值,以及蝙蝠侠的单打独斗。

设定是非常有趣的:自闭症杀手,武力max,智商max等等等等。

拆解一下,第一部其实是因为一件税务问题(会计)引发的追杀(刺客)。

然而,第二部看下来,只剩下刺客。

尤其是在现在商业片环境下,无论是美国的片子还是中国的片子,其实逻辑性是非常差的。

(防御buff:我不是在讨论现实逻辑,而是讨论剧情进展的逻辑)1.人物之间的出场逻辑,关系混乱。

不具体讲,提出几点,蝙蝠侠为什么突然喜欢酒吧的那个黑人美女?

开窍后的后续呢?

一开始的局长在里面什么作用?

局长的推动为什么这么生硬?

哥哥弟弟的行事逻辑?

2.强行为了推动剧情而推动。

拯救孩子没问题,如何搜查的,如何确定去拯救的前后推动比AI写的剧情都奇怪。

酒吧谋杀,屋子线索墙,杀手成母亲,汽车旅馆,母亲寻子,码头大佬等等。

一系列推动莫名其妙?

3.片段布局不合理。

兄弟之间的羁绊仅仅凭借你不找我,你是我哥来描绘,并且描绘的太多。

母亲寻子的缘由描绘太多。

找到线索描绘过多。

导致后面武打一点不爽快。

一个武力max的没有什么打斗,甚至跟女杀手的对峙没有打两下?

全剧我记得除了最后大型打斗现场,也就披萨店的那个被打了吧。

最后打斗其实也很潦草,之前一对N的时候多爽?

结果这几枪没了。

相当于从营地到山上这一点?

刺客呢?

会计呢?

会计不会就看几个税的问题找到线索吧?

总之,这部剧只能说是情怀,如果作为续集或者独立剧都偏离的情节。

 2 ) 还算可以的续集

剧情开头JK西蒙斯的角色退休之后当侦探发现了个人口贩卖案,找到了一个女杀手交代完之后被人口贩卖组织杀了,那个女杀手是人口贩卖组织里一个孩子的妈。

上一部的黑妹FBI找到了大本的角色去查幕后的事儿,大本则找到了上一部最后相认的弟弟,一起去调查,中途因为理念不合,黑妹退出了三人组。

女杀手被雇佣去杀黑妹,最后黑妹重伤被大本救了,后面的剧情就是很正常的蝙蝠侠和惩罚者就拯救那些儿童。

只是那个金毛女杀手明明和主线剧情关系那么大,最后大战竟然都没出现。

大本和罚叔的化学反应竟然这么好,文邹邹的傻大个儿哥哥和满嘴F语言的莽夫弟弟。

离第一部八年了,哥哥就主动给弟弟打了一通电话,还是求帮忙的,真的笑死。

中间还有两个人互相开导的剧情,就是有的剧情放中间显得太散。

不愧是夜魔侠和惩罚者,虽然这个夜魔侠是前一任。

剧情没第一部那么紧凑细腻,但总体还算能看得下去,是一个好故事,可能俗套但能让人看得下去,这年头讲好一个故事太多导演都做不到了。

如果你喜欢伸冤人,侠探杰克这类电影,那我觉得会计刺客2也会是个不错的电影。

 3 ) 财务判官正义亲情两手抓

会计er看《会计刺客2》,长期打工亮眼无光的眼睛突然被照亮,这何止是会计刺客,这分明是财务判官好嘛!

简单概括下剧情,一名会计从一个报表上看出对方财务造假虚报收入,其目的是为了掩盖非法收入洗黑钱,经过一系列的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的过程,会计和他的杀手弟弟成功解救被囚禁的儿童,也治愈了自己。

我直接看得第二部,剧情是能看懂的,当然如果先看了第一部会在第二部里发现更多细节。

男主身为会计在相亲市场竟然很抢手,女嘉宾排队争取和他聊天的机会,身为财务打工人看到这只会在心里冷笑,尽管女嘉宾说她“veryveryvery”喜欢会计师,但现实的打工经历让我十分清醒,这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只能是因为男主很帅有钱身材好,和会计这个职业无关!

况且人家是黑帮会计,正如片名叫《会计刺客》,会计是表象,刺客是本质。

这位会计男和大多数IT男、理工男等等大直男一样,不会表达爱,甚至说一句“谢谢”都很烫嘴。

他有一个暴躁老弟,张口就是金句输出。

沉着冷静但不会表达爱的哥哥,和暴躁感性一心想和哥哥“贴贴”的弟弟,两个兄弟联手查案,2vN,一点都不怕。

影片里的枪战戏部分还是比较精彩的,有真实感。

但是我想吐槽的是既然那个女杀手那么厉害,怎么不安排一场女杀手记忆恢复后大杀四方的重头戏,我一直等着她开大后一顿猛打呢。

不过电影的重点不是为了展示枪战戏份,兄弟二人多年后重逢一起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这个兄弟情义在两位演员的表演上给增加了很多重头戏,兄弟情的确好磕(不是),很精彩。

会计和他的弟弟都有一个不幸福的童年,第二部剧情是他们俩解救受难的儿童,在他们拼命飙车,真枪实弹救出即将被活埋的孩子们,导演用一个逆光镜头给到主角,同时也是身处绝望的孩子们看到救命英雄的视角——主角对被蜷缩在深坑里哭泣的孩子们说,“我们走吧”,其实也是在解救童年不幸的自己。

走吧,从不幸和恐惧中走出来吧。

结尾是一心想养一只狗狗的弟弟在解救孩子们回去的路上,捡到了一只猫咪,果然谁捡到哈基米都得夹子音讲话,硬汉也不列外。

很喜欢弟弟这个角色,虽然是暴躁了些,但是他更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他想要被爱,想和哥哥生活在一起,痛恨囚禁孩子和妇女的黑恶势力,所以他拳头很硬,脾气真冲。

心里的底色是善良的,所以他最终也得偿所愿——兄弟俩可以一起住房车,在公园露营了。

 4 ) 大本的副业:成为一名持枪秀肌肉的「硬汉」会计师

你很难在其他电影中看到一张面瘫脸,却不会吐槽他不会演戏,反而觉得这才是符合他性格人设的演法,就像他现实中的好兄弟马特·达蒙一样。

但“呆萌”是木讷,他是面瘫,这二者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有人说本·阿弗莱克出演本片,就像是蝙蝠侠在从事副业一样:闲庭兴步间,置对手于死地。

2016年的那部《会计刺客》,于大本来说,真的很像是蝙蝠侠的副业,在其执导的电影《逃离德黑兰》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不久后,大本先后出演了《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中的新版蝙蝠侠,而《会计刺客》恰好诞生于两部蝙蝠侠电影之间。

将近九年之后,亚马逊豪掷8000万美元开拍《会计刺客2》,本·阿弗莱克除了主演,这一次还担任了制片人。

但一部非热门IP续集,来的太晚,原观众基本都忘记第一部的剧情了。

所以,这一部截至目前全球票房仅有8600多万美元,对比成本,大概率是要亏损的。

不过对于亚马逊这种流媒体巨头而言,院线票房收入就是锦上添花,赚了当然皆大欢喜,院线这部分亏了,线上也能承受。

在第一部《会计刺客》中饰演生命机器人公司小会计的安娜·肯德里克,让许多观众记忆犹新,因为她出演的角色,竟然让患有自闭症的大本,心生悸动,却又戛然而止。

许多观众希望,他俩能在续集中,再续前缘。

但遗憾的是,在其余几位主要角色悉数回归的情况下,安娜·肯德里克却没有出现在《会计刺客2》中。

导演在这部续集中,加重了兄弟情比例,让前作大本的独角戏,变成了此番双男主携手制敌。

好莱坞电影媒体collider记者Billy Fellows对此解读为:如果你还记得第一部的结尾处理,你就不会对安娜·肯德里克没有回归表示意外。

第一部的结尾,安娜·肯德里克饰演的小会计,被大本拯救后,在自己的新家中,收到了大本送给她的一幅画。

这幅画之前在电影中出现过一次,当时小会计极为震惊,追问大本那是杰克逊·波洛克的真迹么?

我也很好奇:杰克逊·波洛克的真迹到底有多值钱呢?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2006年,一位墨西哥金融家,花了1.65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拍到了波洛克的画作《1948第五号》,成为当时全球绘画作品的最高价。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年—1956年)美国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

欣赏波洛克的作品最关键的是,理解其抽象表现主义的创作理念,分析其独特的绘画技法与语言,体会其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视觉效果。

大本饰演的数学天才、金牌会计师、职业杀手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将一副价值可能超过1亿美元的波洛克真迹,送给了他喜欢,但因为职业属性,不敢也不能在一起的女孩。

那于情于理,这个角色,的确都不应该再回归。

阿汤哥,能让人气那么旺、所有粉丝都喜爱的丽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在《碟中谍7》中那么意外的就下线了,安娜·肯德里克又有什么理由回归呢?

说了那么多,似乎没怎么正面评价《会计刺客2》这部电影?

其实我想说,如果你看过加文·欧康诺2011年执导的拳击题材电影《勇士》,就不会意外他能和大本一起拍出这两部《会计刺客》。

因为这个导演,所拍的几部电影,都没什么磨磨唧唧、儿女情长的情节,就是硬汉男人之间的对决,最多加一些身世凄惨或性格偏执的原生家庭人物背景。

《会计刺客2》就更简单了:两个男人,是为了(救赎)自己也好,还是为了一群不曾相识(甚至毫无关联)的孩子也罢,能双枪匹马的驾驶一辆皮卡,穿越北美沙漠地带,赶赴美墨边境地区,然后全副武装,杀入武装分子巢穴,经历一番近距离枪战,最后手刃一群试图活埋孩子们的匪徒...这种帅气,这种立意的电影,根本不需要多评价。

喜欢这类电影的,看过自会喜欢。

不喜欢的,可能半小时后就坐立难耐了。

毕竟,除了结尾大战,全片也没太多枪战场面(第一部更少),整部电影里,动作戏加一起的时间,可能还没有他两兄弟唠嗑的时间长。

面对原则性极强的联邦政府金融执法局副局长,他俩对疑犯见面就是一顿严刑拷打。

面对副局长找来的联邦政府国土安全部帮手,也无法查找到的刺客,他用自己的幕后黑客组织,分分钟就追踪定位到了神秘刺客。

所以,你可以质疑这种演绎太过夸张,然后说这是一部大烂片。

也可以接受此类设定,并享受这种爽感至上的短平快剧情,然后给这部电影点个赞。

关键的区别就在于,这类电影,是否符合你的口味。

 5 ) 这个“会计”有点冷

影片适合静下来观看,因为它不是一部暴力爽片,虽然有好几处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随着剧情、悬疑与解密才是重点。

主线当然是破解案情,另一条线就是两兄弟之间的感情重归于好,相互穿插,故事最终还算圆满。

会计师相亲那一段,充满理性、善于计算、寡言少语、社交力几乎为零,震惊了排队候选的相亲对象,所以木讷的会计师仍是光棍一条,这也算是众多电影中比较有特点桥段,是会计这个职业的普遍画像。

会计师兄弟也是难兄难弟,不幸的家庭,儿时的创伤,造成了兄弟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走向,一个成为杀手,一个成为会计师,亲情,最终让他们回归,共同解救命悬一线的儿童。

最后两兄弟并肩作战,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掩护、穿插、战斗效果很燃,观众的肾上腺素迅速提升。

会计师背后的黑客团队,才是幕后高手啊,有了入侵政府部门收集机要信息的能力、当然也包括黑普通人的电脑,会计师才能如鱼得水,行走于黑白两道。

现实生活中的(EXCEL)“表哥表姐”是没办法达到这种境界的,为了生计,还是离不开996、白加黑。

 6 ) 有效拓展了第一部打下的观众缘

(The Accountant 2)(B+)开头与结尾的动作戏很好看,编排巧妙,情节紧张,背后也有着令人心痛的社会现实。

中间有部分是拖沓且对话和铺垫有点多,但总体来说是可看性很强,且人物塑造不错的犯罪类型动作惊悚片。

大本只有在演这种话少、稳重且高智商的角色时才让我感觉他还是挺帅的。

第一部的印象就很好,主要是因为这个男主角“会计刺客”是一个高智商的特殊人类,他说话和思维方式有点像AI,每次都会很快检索到所有需要的信息,即使是不必要的内容,缺乏社交能力,但又在冷酷外表下有很温暖的内心。

这种“外冷内热”nerd角色一般都是很讨喜的。

再加上还身手不凡,大本的身高也很有优势,只要镜头拉远,给个全身造型,就顿时有挺拔的英雄形象了。

第二部还出现了Jon Bernthal出演的粗鲁杀手弟弟,与冷面哥哥搭档的内容也有很多笑点和温暖内容。

特别是这次涉及人口贩卖、绑架儿童,更容易共情,也出现了更多像男主这样的“天才”类型人类,有效拓展了第一部打下的观众缘。

大本虽然没办法继续演蝙蝠侠,但这个“会计刺客”其实也是很讨喜的,更适合他。

这年头塑造一个不落俗但又能让人喜欢的男性主角是不容易的,本片当然也不能他独美,也有女性天才杀手、非裔探员等强调团体协作。

还是看好这个系列长久做下去的。

 7 ) 延续第一部风格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些别的元素

7.5/10 良好 在一的剧情已经忘了差不多的情况下看了二,还是很喜欢这种风格,整体文戏偏多,动作戏偏少,同时又带着一点幽默感,不管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都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首先是剧情,剧本写得很不错,虽然说没有特别创新的点,但是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有趣的。

一对杀手兄弟以及一个联邦政府的人如何在一起办案,并在分开后如何通过双方的行动在最后使案件得到解决,并且还在里面加入了一个失忆的杀手,同时也是解决案件的关键。

剧本写得很规整,没什么大的逻辑漏洞,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里面的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这一块首先是男主延续了第一部里面那个有些古怪而性子很直,智商很高而情商很低的一个反差感角色,很多时候都能营造出一种一本正经的搞笑的感觉,而这也是本片不少笑点的来源,并且男主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也成长了,从刚开始不知道怎样去爱自己的家人到最后定了房车公园的位置,对于如何去爱自己的家人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弟弟这个角色也很有意思,第一部中并没有过度的塑造。

这一部中向观众展示了他其实是一个缺爱的,很希望哥哥可以多跟他聊聊天的角色,这个角色有意思的点就在于他都不会把很多事情说的很直,很多时候都是以开玩笑来掩饰自己,说到最后才肯说出一点自己的真心话,并且他在本片中也担当了一个类似于吐槽役的角色。

而女主则是从一开始的拒绝与两个男主合作到后来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的帮忙,也是有一个人物转变。

其他角色写的也很不错就不举例了。

本片剪辑的很不错,节奏把握的很好,一场比较舒缓的戏之后就是一场节奏比较快、比较紧张的戏。

本片开场就用一段紧张的行动,抓住了观众眼球,并一直保持观众的兴趣,但是有一个地方我不太喜欢,就是中间有一段跳舞的桥段稍微有一点尴尬,当然整体看来还是无伤大雅的。

本片的配乐就属于正常好莱坞配乐水平。

如果看过一并且喜欢的话推荐可以看看二,整体水平还是值得一看的。

 8 ) 《会计刺客2》影评:You are a cat man,天才病的囚笼与救赎

——当社会只愿看见闪光,却遗忘其伤痕在《会计刺客2》的沙漠枪战中,自闭症会计师克里斯蒂安(本·阿弗莱克饰)用弹道轨迹演算生死,弟弟布莱斯顿(乔恩·伯恩瑟尔饰)以霰弹枪轰开血路,而女杀手安娜伊斯(丹妮艾拉·皮内达饰)则用利刃与身法构筑复仇牢笼。

影片以暴力美学的糖衣包裹了一则残酷寓言:社会对“天才病”的猎奇式赞美,本质上是对痛苦的系统性忽视。

人们痴迷于神经多样性者的超常天赋,却对其精神牢笼视而不见——这正是《会计刺客2》最锋利的批判内核。

团队病理学结构:哥哥克里斯蒂安(高功能自闭症):数字天赋与感官过载并存弟弟布莱斯顿(狂躁症和创伤性应激障碍):暴力防御下的情感焦虑女杀手安娜伊斯(解离性遗忘和突发性学者综合证):程序性战斗记忆的保留者参谋埃琳娜(先天性聋哑):视觉-空间智能超常代偿者哈佛天才学校:神经多样性者的“技能交易所”一、高功能自闭症:被数字神化的社交囚徒克里斯蒂安的角色完美呈现了高功能自闭症(HFA)的天赋困境悖论:- 社交脚本的悲剧性失效:酒吧尬舞戏中,他机械复刻舞蹈教程的动作,如同执行数学公式。

这种“规则依赖”是HFA患者的典型代偿策略,但当他试图用数据模型分析情感,得到的只有全场静默的社交性死亡。

影片借此讽刺:社会只愿消费“天才会计”的奇观,却拒绝理解其沟通困境的本质——中央统合弱化(无法整合社交信息碎片)。

现实映照:如真实案例中的高功能自闭症少年小杰——他能背诵π后200位数,却因反复拍打同学后背请求加入篮球赛遭排斥,最终蜷缩在厕所隔间两小时逃避社交。

克里斯蒂安资助神经学院自闭症儿童的支线,恰是对这一群体的无声声援。

二、“狂躁”弟弟:暴力铠甲下的创伤孤儿布莱斯顿被简化为“暴力暖男”,实则是未被诊断的复杂创伤应激体:- 伪狂躁症的表象:他的粗话连篇与爆破式战斗,被误解为狂躁症(Bipolar Disorder)的亢奋状态。

但医学上,狂躁需伴随持续情绪高涨与过度自信(弟弟实则自卑),而他的暴力更多是童年保护哥哥习得的生存工具。

当他在总统套房反复练习领养小狗的电话话术时,暴露的是依恋焦虑——像极了HFA儿童在社交前背诵脚本的紧绷。

- 创伤代际传递的牺牲品:父亲军事化训练将兄弟情异化为“任务协作”。

弟弟成为哥哥的“人肉盾牌”(用身体挡子弹),实则是将童年角色(哥哥的保护者)内化为终身使命。

公路争吵戏中,他怒吼“八年不联系”的控诉,直指自闭症家庭中健常子女的情感剥夺困境——他们的需求总让位于“特殊孩子”。

三、女杀手:突发性学者综合征?

一场浪漫化的误读安娜伊斯从主妇蜕变为顶尖杀手,常被误读为“突发性学者综合征”(Sudden Savantism)的奇迹。

但医学事实是:- 学者综合征≠战斗天赋:该症表现为无预兆的艺术/数学能力爆发(如突然精通钢琴),而非格斗技能。

安娜伊斯保留战斗本能,实为解离性遗忘(Dissociative Amnesia)导致的程序性记忆激活——就像失忆者仍会骑车。

- 被简化的创伤复仇:她“让敌人死于最恐惧方式”的设定,实则是未疗愈PTSD的极端代偿。

影片将她丈夫死亡的背景故事压缩为闪回镜头,使“主妇变杀手”沦为猎奇噱头,削弱了对创伤心理的深挖。

四、聋哑参谋:视觉智力的创伤性升华埃琳娜的设定突破传统残障叙事:感官剥夺引发的认知代偿手语和翻译器指挥作战时,她将听觉缺失转化为三维空间建模能力——能用全息投影重构犯罪现场拓扑,印证聋哑人群视觉工作记忆比常人强40% 的神经代偿机制。

沉默者的权力反转哈佛天才学校:神经多样性的乌托邦,埃琳娜背后的天才学校成员是一群神经多样性的天才少年,把杀手的任务分解成数字游戏,在全员“语言障碍”的团队中,埃琳娜的远程操盘成为最高效沟通工具——讽刺神经典型社会(NT)对“正常语言”的偏执。

安静是最锋利的刀,实则是向NT世界宣告:信息传递效率与感官通道无关。

五、天才病叙事:社会镜鉴与类型片困局《会计刺客2》的矛盾恰是社会现实的缩影:- 类型片的救赎局限:兄弟和解于“暴力审计”的胜利(用枪炮清算黑账),但自闭症者的感官过载、创伤者的噩梦闪回,并未因反派死亡消失。

影片让布莱斯顿在结尾计划“养猫”来暗示康复,却回避了HFA患者终生的社交技能训练需求。

结语:请看见伤痕,而非神化天赋当克里斯蒂安用税务表格击垮犯罪帝国时,我们欢呼“自闭症超能力”的传奇;当安娜伊斯用利刃复仇时,我们惊叹“主妇逆袭”的爽感;当弟弟抱起路边的小猫时,我们感动于“暴力暖男”的浪漫——这种选择性赞美,何尝不是一种更精致的冷漠?

《会计刺客2》的伟大尝试,在于让神经多样性者成为暴力的主体而非客体(他们用非常规思维制裁罪恶);但其未竟之志,是打破社会对“天才病”的双重剥削:既掠夺他们的超凡才华,又拒绝分担他们的精神枷锁。

神经多样性同盟不仅是暴力机器,更是向神经典型霸权宣战的认知游击队。

——真正的救赎不在天赋神话里,而在对伤痕的平视中。

 9 ) 惩罚者的狗去哪了

重要提醒:有剧透2016年的前作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印象最深刻的只有女主角安娜·肯德里克很可爱。

结果这部续集直接没她的戏了。

这次吸引我的主要是男主弟弟惩罚者。

2016年的时候我还没看过剧版《夜魔侠》,都没记住还有弟弟这么个角色。

这次就不一样了,最近刚看完《夜魔侠:重生》,并且在补之前网飞版的三季剧集,正是对马律师和惩罚者最上头的时候,看到预告片里弟弟似乎戏份颇重,就毫不犹豫地买票了。

我倒要看看这位惩罚者是不是跟两代夜魔侠都有同样强的化学反应。

看完正片就明白为什么女主角这次没有继续演了,因为续集的主要情感线全都集中在男主两兄弟身上,其他干扰因素都要排除。

弟弟在本片第二幕正式登场,标志着影片B故事的开启。

男主人物弧光完成的标志性时刻则是最后一幕对弟弟说谢谢以及在最后关头回来救弟弟。

因为两部电影都用最大篇幅在铺垫患有自闭症的男主在各种社交场合的格格不入,因此对弟弟说谢谢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于他来说却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至于冒着枪林弹雨回来救弟弟,那就更是无论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值得敬佩和感动的英雄壮举。

自从演了蝙蝠侠以后,本阿弗莱克只要一出现,大家立刻就知道谁是这部电影里最有钱的人。

帮黑道和犯罪集团做账这种刀口舔血的业务本来就收入不菲,再加上男主还掌握了领先时代的黑科技,一个电话就能让马路上一路绿灯。

男主这次聚集了一批跟他一样患有自闭症的天才儿童,建立了一个类似于泽维尔变种人学校的科研机构——Harbor Neuroscience,天才儿童们负责给他提供技术支持。

片中的动作戏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最近恶补《夜魔侠》,阈值已经被拉高,再要把期待都放到动作元素上,那就很难尽兴了。

在我看来本片最大的爽点反而是看男主背后的天才儿童们利用高科技帮他开天眼。

蝙蝠侠不管切了多少个号,都还是这么喜欢开盒,从《黑暗骑士》里面卢修斯建造又炸掉的那个监控整座哥谭的超声波装置,到游戏《阿卡姆骑士》猪面人支线当中依靠生物信息对比数据库快速锁定面目全非的无名尸身份。

当然本片这个天眼系统让我联想到的除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黑暗骑士》,还有他弟乔纳森诺兰的《疑犯追踪》。

蝙蝠侠的老朋友戈登警长遭到神秘杀手追杀,留下死亡信息“找到那个该死的有钱人”,接替戈登上位的女主管按图索骥,找到了正在相亲角大杀四方的蝙蝠侠。

像蝙蝠侠这种帅气多金的钻石王老五,又有黑科技加持,自然受到全场异性的热烈追捧,而他也不负众望,凭借他身为社交恐怖分子的淬毒小嘴,成功地把每一段天儿都聊死了。

有女嘉宾问他住房车是不是因为喜欢露营,他说那就是他的家,女嘉宾问他是永远的家吗,他说怎么可能,那个小盒儿才是你永远的家。

本片主角这种拒绝内耗、口无遮拦的行为模式,大概就是与讨好型人格相对的所谓“讨打型人格”。

我学会这个新词的契机是前一阵的网红何同学那件事。

本片主角虽然说话也经常不着调,但应该还不至于跟何同学那样去难为网约车司机,更不会十分做作地给自己套一个“锻炼拒绝讨好倾向”这样的理由。

如果真的不幸堕落到那种地步,那我觉得他们这样的乘客都需要一个《伸冤人2》丹泽尔华盛顿那样的网约车司机来教育一下。

话说从《伸冤人》的宜家理货员、网约车司机到郭达的《养蜂人》,再到本片主角的会计师身份,感觉美国电影里留给他们这些大隐隐于世的都市侠客的职业不多了。

戈登临死之前在追查的是一件人口贩卖案件,他最后接触的是一个无名女杀手。

他要无名女杀手拯救一个被人口贩卖集团控制的男孩,但是无名女杀手对此并无兴趣。

人口贩卖集团的头号杀手是比死亡射手和靶眼命中率略逊一筹的狙击手,姑且称他为九死一生射手。

九死一生射手错过了杀无名女杀手的绝佳时机,只好退而求其次,先把戈登给射死。

接替戈登的女主管研究他留下的有关人口贩卖集团的资料,研究了好几天都没有头绪,蝙蝠侠接手之后一晚上就明白了戈登想让他们调查什么,不愧是世上最伟大的侦探。

本片主角对线索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时候,应该是用了一些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的思维方式,也算是一种扣题。

女主管和蝙蝠侠顺藤摸瓜,来到了打着披萨店幌子替人口贩卖集团洗钱的黑店。

蝙蝠侠点破披萨店老板的账目问题,对方狗急跳墙,结果连打手带他本人都被蝙蝠侠胖揍一顿。

女主管坚持使用法律武器,但是不得不一再下调对蝙蝠侠违法行为的容忍底线。

到了蝙蝠侠用他的天眼系统肆无忌惮践踏无辜路人隐私权时,女主管终于忍无可忍,选择与蝙蝠侠兄弟俩分道扬镳。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这段利用天眼系统追踪锁定Person Of Interest的戏份是全片最大爽点。

整个过程完全没有枪林弹雨、刀光剑影,却极具张力。

从开头死者死亡地点附近的监控录像锁定唯一一个与慌张疏散的路人们情绪不一样的无名女杀手,进而入侵她途径路线上所有的监控摄像头,发现她反侦察意识极强,从不让自己的正脸被监控捕捉到,就在调查进入死胡同的时候,终于找到最后一丝曙光——从监控中的无辜女路人的自拍照角度推断,她大概率拍到了无名女杀手的正脸。

接下来用无辜女路人的人脸跟数据库对比,很快锁定她的身份,然后入侵她的个人电脑和云盘,通过远程操纵她家的其他电器不断制造干扰,争取时间下载到那一张关键的自拍照。

整个过程脉络清晰、细节丰富,又充满紧张刺激的不确定性。

一板一眼的女主管、警戒心不断被推高的无辜女路人,调查行动随时都有被打断的风险。

直到那张关键照片被成功下载下来,观众才松一口气。

然后再联想一下如今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自己面临的隐私泄露风险,又换了一个角度紧张了起来。

女主管虽然跟蝙蝠侠哥俩拆伙,但还是顺走不少有用的证据,不只是情报,还有人证。

蝙蝠侠的一拳超人惩罚者弟弟通过几个被人口贩卖集团操纵的失足妇女,成功钓出了皮条客托马斯,哥儿俩把这个倒霉老哥塞进了女主管的后备箱。

其后托马斯在跟女主管谈认罪条件时,和他的律师一起被九死一生射手灭口。

九死一生射手的雇主、人口贩卖集团的幕后老板表面上的伪装身份是个相信风浪越大鱼越贵的卖鱼佬,我们姑且称他为强哥。

强哥之所以一直追着本案相关人员杀,是防止联邦探员在他之前找到无名女杀手并进而帮助无名女杀手回忆起她的真实身份。

再次提醒,以下内容涉及影片核心悬念的剧透,请谨慎选择是否继续阅读。

………………强哥和他的两个道上的朋友小龙和小虎一起打斗地主的时候,无名女杀手突然杀了进来,干掉了小龙和小虎。

由于强哥并非那次雇凶杀人的主要目标,极具契约精神的无名女杀手放过了他,但是强哥却注意到了女杀手脚踝的刺青,那是他们人口贩卖集团“货物”的标志。

强哥生怕无名女杀手想起他对她做过的事情会回来寻仇,因此要先下手为强。

戈登死亡的那个晚上给无名女杀手看的照片上有一家三口,除了已经确认死亡的父亲、希望无名女杀手保护的儿子以外,还有一位名叫伊迪斯的母亲。

女主管一路都在追查伊迪斯的下落,没想到伊迪斯却主动找上了她。

现在的无名女杀手就是被人口贩卖集团害得家破人亡的伊迪斯。

她在逃避追杀的时候遭遇车祸,几乎丧命。

被救活以后,她容貌大变,记忆全失,大脑某个区域也发生了变化,对各种技能都一学即会,很快自己锻炼成了一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女杀手。

《四十岁身为家庭主妇的我重生成为顶尖杀手》,感觉非常适合拍成短剧。

没有身份、没有记忆的伊迪斯找到了杀手这么一份专业对口又很有前途的职业,结果被强哥发现了行踪,这才引发了戈登之死及其后一系列案件。

九死一生杀手每次行动总要漏一个主要目标。

上次杀托马斯,本来应该顺便把女主管也干掉,结果又失手了。

强哥只好去网上下单,接单的刚好就是伊迪斯。

她潜入女主管的住处,把女主管打个半死。

幸好蝙蝠侠骑着他的Batcycle及时赶到。

蝙蝠侠之所以时间掐得这么准,是因为他在弟弟惩罚者的手机上看到了关于女主管的悬赏令。

他弟弟本来在柏林忙着自己的业务,活得逍遥自在,甚至还考虑要养一条柯基犬。

哥儿俩的社交风格完全不同,弟弟是有点讨好型人格在身上的,打电话之前要反复练习、字斟句酌,紧张时还会以昔日搭档尼克弗瑞的名义呼唤我。

对于哥哥八年来音讯全无,弟弟也只抱怨了几句,听说哥哥有求于他,就立刻飞回哥哥身边。

本片当中乔博恩瑟演的这个弟弟的人设非常讨喜,玩世不恭的同时,又极度渴望哥哥的关注。

我最早是看美剧《行尸走肉》关注到这位演员的,不过当时他演了个男小三,所以我看完《行尸走肉》第一季对他第一印象并不算好。

后来到了那部鹰眼和绯红女巫为他伸冤的《猎凶风河谷》,我才开始有点get到这位演员的魅力。

再到最近补看的《夜魔侠》剧集系列当中的惩罚者,已经被他彻底圈粉。

话说之前没觉得乔博恩瑟这么瘦,大概是因为站在本阿弗莱克身边,体型对比过于强烈,才显得他过分修长,甚至有些纤细。

上面提到主角兄弟的感情是本片的B故事,那么A故事当然是明面上的针对伊迪斯母子下落以及人口贩卖集团的调查工作,两条故事线互相交织、互相促进。

弟弟帮哥哥和女主管抓住了重要证人托马斯;而哥哥则在女主管的鼓励下做出修复兄弟关系的尝试。

虽然从布鲁斯韦恩到本片的克里斯,本阿弗莱克演的都是有钱人,但是花钱的风格却大相径庭。

布鲁斯韦恩可以为了赎回克拉克家的老屋干脆大手笔把银行给买了;而本片主角则是给提供情报的失足妇女掏个跑路资金都掏得抠抠搜搜,连弟弟都忍不住要吐槽他。

在女主管离队之后,主角兄弟俩有了更多单独相处的时间。

直接的言语沟通效率并不高,哥哥被弟弟硬拉着一起进了酒吧。

没想到在这里,哥哥的DNA却随着舞池里的音乐舞动起来,他忍不住下场翩翩起舞,不但赢得了女舞伴的青睐,也让弟弟刮目相看。

一旁的普信男醋意大发,上前找茬儿,被兄弟俩联手教训了一顿。

这舞力全开的一晚极大增进了兄弟俩的感情。

主角跳舞时,镜头时不时会扫到他脚上穿的运动鞋,我一直很想看清楚那是不是他的好基友马特达蒙给他设计的飞人乔丹联名款耐克鞋。

确保女主管没有生命危险之后,哥哥蝙蝠侠返回房车营地,打算带上装备单枪匹马去美墨边境的华雷斯拯救包括伊迪斯的儿子阿尔伯托在内的一群面临生命危险的孩子。

弟弟惩罚者一听哥哥要去华雷斯,表示必须要带上他。

他之前接了个活儿,要搞定一个去华雷斯调查毒枭的FBI女探员,可惜因为收藏家的介入,导致他行动失败。

这次他要一雪前耻。

全副武装的两兄弟在华雷斯的敌方要塞内大开杀戒。

惩罚者充分发挥了他传奇耐杀王的体质,被九死一生射手狙了一枪仍然大难不死。

九死一生射手押着要塞内的孩子们前往挖掘中的万人坑准备进行屠杀,运输工具是一辆黄色校车。

一看到校车就又觉得有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内味儿了。

最终主角兄弟及时赶到,前后夹击结束了九死一生射手的一生,救下了所有的孩子。

本片之所以给我动作戏不够过瘾的感觉,可能就是缺乏强力的反派。

主角两兄弟之外,编剧设置了两个战斗力与他们接近的角色,一个是失忆的伊迪斯即无名女杀手,一个是反派狙击手。

但是女杀手戏份太少,而且跟主角两兄弟没交过手;而反派狙击手从气场到实力,都弱了两个主角一大截,如果没有其他杂兵掩护,可能一露头就被主角秒了。

因此本片最合适的定位是当作一部含有高科技犯罪元素、主打兄弟情的伙伴喜剧。

开着校车送孩子们回家的路上,弟弟敏锐地发现了路上的橘猫。

这只橘猫之前也出现在华雷斯的反派要塞内,算是孩子们的老朋友了。

之前兄弟俩交心畅谈时,弟弟曾透露自己正在考虑要养狗,而哥哥问了几个问题就判断出他其实更适合养猫,毕竟他之前作为惩罚者的时候就养过狗,还跟狗一起落入敌人手里,差点就被约翰威克了,后来虽然没有被约翰威克,但是狗也演到一半就不见了,所以慎重起见还是别再惦记养狗的事了。

果然弟弟一见到这只橘猫就爱不释手。

弟弟用her作为第三人称单数来指代橘猫,很快被哥哥纠正。

通常橘猫都是公猫。

阿尔伯托最终也成为了Harbor Neuroscience的一员。

这次本阿弗莱克倒是没有像他的导演处女座《失踪宝贝》一样安排孩子一定要回到亲妈身边,即便这次的亲妈比之前那个靠谱多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在为续集做铺垫。

前往新家的路上,坐在后排的阿尔伯托一直在撸猫,而前排的惩罚者弟弟则表现得异常焦躁,一心要尽快夺回自己的橘猫。

至于这只橘猫该起个什么名字,我觉得可以叫他鹅仔。

我最早知道惩罚者这个角色,是年轻时玩卡普空的街机游戏《惩罚者》模拟器。

玩家一操控惩罚者,玩家二操控尼克弗瑞,不过当年的尼克弗瑞还是白人。

现在大家可能更习惯看惩罚者和夜魔侠组队,但我心中他的最佳搭档始终还是尼克弗瑞,就像现在虽然玩着更新奇有趣的《双影奇境》,我却觉得合作闯关游戏还得是当年的《惩罚者》《恐龙快打》《圆桌骑士》和《吞食天地》。

希望惩罚者吸取老搭档尼克弗瑞的经验,撸猫时保持警惕,注意保护眼睛。

 10 ) 《会计刺客2》:没有会计,只剩刺客

没想到《会计刺客》还能拍第二部。

当然,一部电影能不能拍续集,不是影评人决定的,是票房决定的。

《会计刺客》的口碑并不好,烂番茄53%的新鲜度、Metacritic仅51分,影评人吐槽剧情像未完成的审计报告,轻率又迷茫,方向感不明。

我看完第一部就有一种感受:本·阿弗莱克的会计师身份,就像兰州牛肉拉面的牛肉,像是一个嘲讽消费者的噱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然而,观众看完是真香了。

CinemaScore打了个“A”,PostTrak 84%的正面反馈,64%“强烈推荐”,票房更是用1.55亿美元全球收入,而它的成本仅有4400万美元。

从财务角度看,这简直就是一份爆赚的季报。

于是续集的诞生理所当然——这是电影行业版本的“利润留存后再投资”。

《会计刺客2》恐怕没有第一部好运,它的成本竟然是8000万美元,是第一部的近两倍。

时至今日,影片的票房没有过亿(美元)。

靠中国市场,也很难力挽狂澜。

《会计刺客2》在中国公映的第二天,票房不到200万人民币。

《会计刺客2》最核心的亮点是相亲相爱亲兄弟。

本·阿弗莱克继续用那张写着“我在心里很激动”的面无表情脸饰演克里斯汀·沃尔夫,一位拥有超强计算能力、自闭症谱系、高战斗值的传奇会计。

乔恩·伯恩瑟尔饰演的弟弟布莱斯顿,则是他一生的“未结清感情账”。

这个有沟通障碍的弟弟,确实给影片带来大量笑点。

上一部里俩人只在最后过了两招拳脚,这一部干脆升格为“双男主”。

一个沉默寡言爱思考,一个嘴快手快脾气爆,组合起来像是财务界的“硬核双打”。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他们是法外之徒的处刑人。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戏是:乡村酒吧挨揍局。

沃尔夫本是社恐,却在酒吧里与妹子共舞!

乍一看他在撩妹,实际上他是在设套——调情只是手段,目的是勾起女舞伴追求者的不爽,好让对方冲过来揍他一顿。

听起来离谱?

其实很精明。

沃尔夫知道,弟弟布拉克斯顿这些年对他最大的怨气,不是兄弟不亲,而是“你根本不需要我”。

于是他精心设计了这场“社交引战”:挑衅、挨打,全都为了逼弟弟出手救他,给他一个当“盖世英雄”的机会。

结果也如他所愿——布拉克斯顿火速上线开打,兄弟间的心结也终于就地解冻。

这不是打架,这是情感分红!

那一刻,观众全明白了:这不是爱情片,也不是动作片,这是亲情动作片。

那么问题来了,直男不看爱情,看兄弟情?

我依旧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主线略显模板:一位墨西哥移民家庭的孩子失踪、老探员被害、主角被召回查案、披萨工厂洗钱、人口贩卖集团作恶……说白了还是“老套路”换个行业背景,一股熟悉的“类型片味儿”扑面而来。

而作为一部剧情动作片,影片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反派对手的设置上。

片中原本安排了两个看起来战力爆表的反派:一个是失忆女杀手伊迪斯,一个是反派阵营的狙击手。

干啥啥像、出场气氛拉满,观众甚至会期待后段来一场“1V1高能对决”。

然而结果令人失望——他们竟然都没有与沃尔夫兄弟正面交过手。

这样的对手设置,不仅降低了对抗的张力,也让整个动作爽感“差临门一脚”。

观众情绪刚提上来,就被剧情轻轻放下,像碳酸饮料少了一口气。

整个片子里最让人真正感到“爽”的,反而是Harbor Neuroscience 的孩子们。

他们用超高智商操控电脑,堪称智力天花板团队,颇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风采。

如果《会计刺客》继续拍下去,这些孩子被抬上桌成为主力军,也未尝不可。

总体来说,《会计刺客2》算不上精彩纷呈的佳作,但也并不尴尬。

它至少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兄弟情大于一切。

外媒影评人对影片也不无揶揄,分享如下。

If there’s one thing “The Accountant 2” deserves credit for, it’s figuring out that an autistic Ben Affleck is simply not enough to carry an action movie on his own.如果说《会计师2》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它终于意识到“光靠一个自闭症版的本·阿弗莱克,撑不起整部动作片”。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