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CDC high way to hell Back in black中间穿插loving you...2Adamlambert 话说刚开始没听出来 那几个比较妖孽的音让我 wow!这不是...3最后的Bad! Really rocks me啊冲着tina fey 以及布大叔去的,最后被音乐兴奋了真好 音乐很好 就无视情节了 嘿嘿
以前看港台警匪片的时候,每当坏人拿着枪指着好人,准备杀了他的时候。
哥总会在心理默默的念道,麻痹的,不要废话,赶紧开枪!
麻痹的,不要废话,赶紧开枪!
没有偶然的是,特么的吊坏人说话了,老子心里这个气啊,我草,你说毛啊,说屁啊,一说话就准没戏了。
好嘛,一会就会蹦跶出来个人把坏人撞开,这时候开枪了,开屁啊你!
基本上这些烂片看看电影的时间,搞清楚电影的猪脚,大概也就知道在电影的这个时间谁会死谁不会死。
Megamind这部电影极大的满足了老子邪恶的心理,最后坏人赢了城市,赢了美女,赢了口碑。
我没有说错,电影就是这样的,而且是梦工厂的片子。
当然了,看着如此萌的电影海报,大家也都会知道,坏人最后必然变好人了。
俺再从另一个角度谈下这电影一、没有天生的坏小孩megamind在监狱长大,跟着坏人学着坏事,他很聪明,很受监狱中监爹监妈的欢迎。
到了学校(schl)以后,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另类,发型另类(根本就没头发),肤色另类(cos阿凡达啊),长相奇特(脑袋大,身子细,不是外星人就是ET),以致不受大家的欢迎。
为了不让自己变得另类,他学着metro man给大家表演爆米花。
作为一个悲剧人物,连吸气呼气都是一种错,又何况当众表演呢。
结局必然糟糕的一沓。
小孩的心理,不管家庭背景如何,到哪都想讨别人的喜欢,即使是捣乱,不过是想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讨好你而已。
二、美女的口味很特别很多男生在成长的某一阶段,喜欢一女生的时候,总会无端的自惭形秽,或者是有自卑的心理,总觉得她身边的某个男生会比自己优秀的多。
电影中megamind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坏人,他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一个女孩的欢心,所以化身另一个人以接近美女。
说话还无意的提到metro man,美女说,大家都认为他们俩是一对,但是他确实不是我的type。
哈哈,到这不自禁把megamind与灰太狼联系了起来,同样聪明绝顶,同样为了女人而战斗,同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战役的结束都有自己的经典台词“我还会回来哒!
”。
三、最佳损友有道是,再多牛逼的现在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岁月。
没有朋友,没有一起傻逼过的朋友,你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女人是用来疼的,朋友是用来坑的;最佳损友兼配角先生:minion!
没有你,我的牛逼吹给谁听;没有你,我哪里来的勇气屡败屡战。
没有一个超级英雄不孤独!
英雄享受人们的尊敬,就像夜幕降临属于蝙蝠侠,高楼之间属于蜘蛛侠,城市上空属于超人一样。
但在不属于他们的时空里,多数时候,冰冷、孤独、消沉伴随左右。
好在,麦克迈有他的小鱼常伴身旁。
梦工厂从来不缺乏想象力,故事围绕在三个超级英雄展开,而一开始,麦克迈父母没说出来的话也让我们充满想象。
是的,麦克迈不甘于鞋……学校里同学的冷落而变坏。
当他误以为自己杀死超人的时候,看到的不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而是歇斯里地的绝望。
是的,没有同类是多么可怕。
好在,爱情可以改变一切,于是,故事不停地转折着……可爱的麦克迈,大家都去看看吧
这个电影本来很简单,很喜感,很习惯,也不用很深刻的影评。
我看完电影后基本上是这样想的,但是,后来我看完部分影评,再后来,我就不这么简单看待了。
首先我要说的是,比如一个闹钟,它的表盘是极度简单的指针 刻度 然后转呀转,可是它的背后是相当复杂和精确的支撑。
梦工厂以及各种代表性的美国电影就是这样,你看了 你笑了 爆米花吃完了 也确实思考了 于是你接受了。
这说明了电影的成功,剧作者的成功,美国电影的成功(当然米国垃圾电影也是不少的)然后呢?
你买票了,你接受了,而且你还想看,这又意味着什么?我经常试图把文章写的深刻一些,其实是习惯性刻意拔高,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1.片头很明确 MGM(megamind)的父母在生死关头放走了MGM 并且说了一句话 你注定要怎么怎么着。
看完之后呢 很多人猜想 有的说是当坏蛋,有的说其他,还有人说是否定了好坏是生来注定的。
其实我想它父母说的是:“You are destined to live your own way.”你注定要做你自己。
无论你是好人,坏人,以及所谓的性质和身份概念,你就是你,你逃脱不了你,你终究要面对你。
并且以你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这样看来,这么简单而有深刻的东西,却以它衍生出的无数种形式再度得以表现,本片即是其一。
它是永恒的话题。
-2.相形比较,人所共知的“爱情”这一所谓的永恒话题就显得黯然许多,在本片中的体现虽然俗套,但是价值认同还是很精确的。
你不能总是通过一本书的封面去判断它的内容。
中国古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
---3.MJ的《BAD》,这个在本片中的出现确实让我惊喜了一下,而且暗叹用的恰到好处。
是导演们向MJ致敬呢还是怀念呢还是只是套用呢?
或许都有吧,MJ这个巨星,已经深深印入全世界娱乐文化,尤其是米国人的心中。
---4.重点要说的就是米国人,或者外国人研究中华文化这个话题。
当那个M侠,或者地铁侠。
姑且这么叫吧 说出那句every yin has its yang的时候,我尽管没有大张嘴巴,但是心里实实吃了一惊。
在我们中国人已经被米国文化大潮淹没并且陶醉和享受其中的时候,他们却在干什么?
研究被无数中国人忘怀、无知和抛却的中华文化,而且是精髓中的精髓!
类似的电影还有《功夫熊猫》,我从来不把《功夫熊猫》当成一个搞笑的具有“一定”中国元素的米国动画喜剧来看。
那是一个只有对中国文化有相当领悟和深刻感受的人才能创造出来的玩意儿。
顺带再鄙视一下《功夫之王》,这两者相比我不禁哑然失笑,天大的讽刺啊!
中国当红的动作明星就是这样理解中华武术的。
我其实没看功夫之王,只看了几个片段,其中有一个是成龙把那个外国徒弟打倒在地并且教导他 你要学会尊重你的师父。
而在《功夫熊猫》中呢,那浣熊shifu和熊猫宝的两个深揖让我感慨良久。
什么叫做天壤之别?
我又理解了扯远了,但是我的基本意思也说完了。
如果别人老瓶子装新酒学走了我们的精髓,却看着仍然是人家的东西,而我们却学了对方皮毛,帽子里头变兔子当流行,这样的人群创造出的电影能够打进别人的市场?!
让别人接受或者深刻认同?
开玩喜啊!!
哎 这年头 卖古董也能发家啊!
出了卖古装,翻拍和扭曲历史类们还能干什么?
你们就糟践老祖宗的家底儿吧---最后5.转机本片中的转机实在太快,MGM击败地铁侠得手后,只是几个镜头过度,居然那么快就厌倦做统治者的生活。
地铁侠呢 也是。
简言之,生活中还是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东西。
未来还是充满令人迷惑、畏惧同时正是它魅力所在让人神往的未知。
当2012还没有来 人们都习惯了一种思维定势般的预期时,它必将超脱我们的想象束缚,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之后,意味深长地--转机。
2010美国动画片《超级大坏蛋》,全球累计票房3.21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7.8,时光网评分7.7,IMDb评分7.3。
2010年美国有2部动画片题材撞车——《神偷奶爸》和《超级大坏蛋》,都是改邪归正、反话正说。
两部动画片都很优秀。
后续,《神偷奶爸》持续发力,到2024年已经发展到了第4部,成了大IP。
《超级大坏蛋》的续集《超级大坏蛋大战末日集团》也在2024年推出,但品质极差,剧集水准。
两部2010同年同题材的动画片的命运如此大相径庭,令人唏嘘。
值得一提的是,《神偷奶爸》《超级大坏蛋》启发出了2022年的《坏蛋联盟》,《坏蛋联盟》无非是将《神偷奶爸》《超级大坏蛋》的单人坏蛋模式改为坏蛋团队罢了,改邪归正、反话正说的模式是一样的。
言归正传,说说本片。
2010年时我曾一刷,非常喜欢,如今二刷,观感仍然很棒,戏剧冲突设计得非常精彩,全片节奏在线,引人入胜,一波三折,不断反转。
《超级大坏蛋》不仅剧情好,而且动作戏更好,堪称动作大片,由于是超级英雄题材,所以上天入地、打斗激烈,毁天灭地的大场面动作戏层出不穷,是动作型动画片观众的必看佳作。
影片男主是典型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男主既在后天环境中变坏,也在后天环境变好。
影片的主题是非常深刻的哲学思维。
片尾曲太绝了,迈克尔·杰克逊的《BAD》,这首歌中文译名为《真棒》,其实BAD这个单词的原意是“坏”,给本片做片尾曲,导演脑洞真大。
男主搞没城市英雄后无所事事、寂寞难耐、失去斗志、再造英雄的桥段,非常搞笑,堪称“孤独求败”的电影版释义。
不是所有内裤外穿的人都能当超人。
不是所有的超人都那么会飞。
陪着一个小孩子看了这电影,小孩子想了一会问我:姑,超人为什么会那样啊?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超人是无所不能的。
她也许无法理解她心里的那个超人为什么会演上金蝉脱壳的把戏。
她没办法理解,其实那个坏人一开始是想做好人的,可是他总是做不好,于是他做了坏人。
可是那个好人,他并不是自己想做好人的,而是他不得不做。
超级坏蛋在长相上似乎就有点败了,虽然那个鸡屁股下巴的超人也没帅到哪里去。
剧情虽然没什么太大的新意,但是对于小孩来说这部片子却能给她们点不同的视角,所以还是给五星吧。
完全是仰仗小孩的剧后思考……
“城市超人”是“超级大坏蛋”里面的大正派;他拥有非常之了不起的超级能力,拥有一副伟岸的身躯,拥有一张完美而英俊的脸庞;是正义的化身,城市的守护者,所有人都仰慕的“超级大英雄”,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
虽然他那么优秀,那么完美但却是片中的一个小小配角,而且还不怎么的“光彩”:故事一开始他就被迈克麦干掉了,就这样以一个“失败者”形象出现。
又在故事的最后“复活”,而且对待泰特破坏城市的行径退缩不前,以一个“懦夫”的形象出现,可见他的戏份真是少之又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超人的胸怀实在太宽广了!
正如故事开始时,美女记者罗珊的报导:“他的心胸如大海般宽阔”。
他的心胸之广阔我们要从故事的细节里慢慢谈起。
超人的能力之大无人能比,迈克麦的“死亡光束”是他最厉害的一招,却也没把超人奈何得了。
泰特见到超人吓得落荒而逃;尽管那是迈克麦所变化的假超人。
以超人的能力什么的金钱、美女、荣誉,还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吗?
但是超人对那写东西——就普通人看来所艳羡的一切毫无兴趣;你看他何时“挥金如土”了?
何时泡妞了?
何时“称霸一方”了?
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将迈克麦一网打尽;迈克麦的最厉害的“死亡光束”也没把他怎么了,可见他的能力比“超级大坏蛋”不知要强多少倍。
就从迈克麦用“死亡光束”灭他来说,他完全有理由将迈克麦斩草除根!
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假死。
可见他并非把自己看的多么的重,而是真真正正的追求理想。
罗珊罗绮,美女主播,这个超级城市最优秀的女人,那么的爱他、仰慕他,但他并非以“超人”的身份自居而显示出丝毫的傲慢之气,而是小心翼翼的选择了退出,从而让她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人往往有一种非常坏的习气:得到了什么都不是,得不到永远都是好的!
哈尔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而罗珊对他一网情深而他却永远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对这份情感以漠然的态度来表示拒绝。
城市超人对待仰慕自己的人毫无轻慢之意,而把他们看作朋友,他的博物馆落成之时,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你看他轻慢过哪个人?
超人虽与迈克麦较量着,但他非常之了解迈克麦的心理,无非就是想成为万众仰慕的对象吗!
他俩之间这斗来斗去还不是为了一个“荣誉”!
于是超人便主动做出了让步,把这一切统统的让给了“大坏蛋”迈克麦。
这么大的荣誉跟地位人家超人都能够舍掉,能不说他“虚怀若谷”吗?
他与迈克麦尽管是对头,但他非常之了解他们的处境;从天而降,拥有超能力的人除了他俩绝无仅有,说丑一点:他们俩都是“异类”,只是称谓有些不同而已。
尽管迈克麦曾用“死亡光束”将他“杀死”。
但是他不但没对迈克麦进行丝毫的报复而且还非常之照顾他;间接地将罗珊与他促成了一对。
谁还看不出来(何况是那睿智的超人):迈克麦将罗珊多次绑架,这不明摆着对人家有意思。
超人深知“坏蛋”爱的是美女,而美女爱的却是英雄。
所以最后泰特破坏城市,超人选择撒手不管:一来为了把这个除暴安良的机会让给迈克麦(毕竟这是他自己造成的),二来让美女罗珊真正的爱上他。
可见超人真的非常之有风度。
其实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就是超人的谦让精神。
它同时上演了三个男人的戏,以对比的手法衬托了超人的高大。
“城市超人”,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不计前嫌、尊重女性,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英雄!
哈哈哈哈!
今天是1月11号,终于在新的一年的开始看到这么棒的电影!
让人惊喜和搞笑的地方实在太多,我说几个:1 布拉德·皮特 的配音2 乔纳·希尔 卡通形象就很像他 哈哈哈哈3 LOVING YOU4 训练乔纳·希尔的时候想起小时候玩的那个游戏‘大金刚’5 内个太空老爹的造型让我想起了教父中的马龙白兰度6 最后的 BAD还有大坏蛋看着真像阿拉丁啊
我"出生"在监狱,犯人们教我如何撬锁偷东西..但是我却自己学会了发明,我以为我什么都会,但是其实不是,大家都笑我因为存在另一个更强大的人.我以为我能像他一样,和自己的小鱼一起制造惊喜....但是每次的结果都是失败,大家都讨厌我,于是我决定.....当个真真正正的大坏蛋..因为我不能当奥特曼所以我只能当那个无恶不作的小坏蛋....如果你是好人,那我一定一定就是坏人.我们一直在这场游戏里扮演着对立的角色,大家都喜欢你,讨厌我..喊着你的名字,一群人说爱你..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讨厌我,然后我继续恶作剧让他们更喜欢你.直到有天你厌恶了这个游戏,输给了我,我才发现,其实我并不讨厌你.因为能和我一起玩的人只有你,虽然你一直赢...我以为我一直是个loser,但是你却给我证明了这不是一个定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我以为我会输给你"知道,那个喜欢你的女孩子说这个世界需要英雄的时候我才发现..人们需要正义..如果没有邪恶来衬托正义,又怎么会有正义.人们都爱看戏,即使是肥皂剧.但是,我的鱼儿和我说,是坏人,就永远变不好.."一个坏人就只能是坏人,不能有自己喜欢的人,成为不了英雄,不能和女孩子一起."我并不想那样,只是我从来没学会什么是自信.我如果是个坏人,她就不会和我出去,不会和我接吻,不会说她爱我,说我风趣幽默,我什么都不能拥有...所以我要扮演自己,像小丑一样,面具底下我才能够有信心."你以为我不会喜欢上你,所以你就扮演另一个人来欺骗我?"社会没有给我信心,也不是社会的错..父母没有给我信心,也不是父母的错,我没给我信心,就是我的错...自卑是环境给的,信心是自己给的.又怎么样?我还是照样从怪兽变成奥特曼打败了自己制造的奥特曼..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的吻,以及全世界的掌声.就算全世界否认我,我的对手,我也还有你.
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电影,而且还因为搞笑的剧情耽误了严肃的内核。
父母除了遗传随意组合的基因,却没有办法全部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外界的声音,电影中听不清爸妈说什么就被丢到地球去了,就像我们小时候记不清也不听大人们说什么,因为这是一段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们自己要做的功课。
在旅程中,超人不想再当超人,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所以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坏人不想再当坏人,是因为从没被人重视过的他开始被人重视了,所以不想再做坏人了;一直看别人脸色而活的摄影师,一旦有了自主权,就要所有的人看他的脸色。
了解自己,是多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际却很遥远,需要透过旅途中的碰撞才能逐步了解。
大都会的英文名词,每个人有不同的念法,说明各自都有一个对这个世界的解读。
而天文台管理员从一出场就对自己的生活不上心,在世界中,就像隐形的一样,直到片尾彩蛋又再一次出场,却还是继续抱怨,所以被鱼敲了。
至于能不能敲醒,就要看你是不是愿意换个角度来看看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样子,就是你眼中的样子。
它是什么样子?
它会一直变化或是一直不变?
这是导演(编剧)留给你的功课,其实,原本就是自己的人生功课。
虽然整部电影还是蛮多笑点的,但内涵很深刻,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节奏把控的不是很好/带着非常喜欢民俗和对导演高期待的前置条件,耐心去等故事节点,但看到的都是把议题放进作文中淡淡的疯狂,但是很喜欢结尾,这种把故事落点铺陈进形式性的展现,非常张吉安
Hkiff49 从南巫到五月雪到这一部 反思自己是不是作为非此文化背景的人像在欣赏一场奇观 如果抛开这个想法 我真的挺喜欢很经典的语言 象征 还有他已经自成风格的拍摄和表现另外 最近正好在读马来作家的书&昨天刚刷了半天戴胜的视频&早晨梦到有人怀孕 这就是关注即存在么
只感到空洞
就生育議題而言,比《虎毒不》站得更高,反思更深;傳統及教條強加於人,非自願生育造成的悲劇往往無可挽回;有時候,避孕才是真正尊重生命的方式。張吉安這鳴地圖炮,注定不會討好。
或将成为今年最喜欢电影。喜欢最后两个人在床上相拥的镜头,像里面作为故事seed的戴胜鸟一样,两位坚韧的女性相互搀扶,平和地接受苦难和新生,在水源和旷野间找到一条路。电影里几乎总是下雨。不管作为水向前流,还是跌进泥土往外爬,大雨向下,女人向上。
也就比想飞的女孩的导演聪明点儿
还是张吉安一贯的风格,将马来民俗文化与现实结合。也是又一部男导演对女性命运与女性议题的关注。个人还是很喜欢的。片尾曲竟然是之之唱的!
會比《南巫》和《五月雪》更多豐富的情節,同時少了一些奇幻的急展開,看到後面有一種覺得侯在拍《誰和誰共母》的感受,但如果對比起來就覺得可能還是太碎了點,一些關於謎影的neta也有點隨意,但最後那個有點像用物理達成4:3的關鍵鏡頭一出現,床變成了框住女性的牢籠,也成為了同類撫慰彼此的搖籃,通過這個鏡頭,立意完成得還蠻出彩的,沒有QA和時間也不太方便問是攝影指導的意見還是導演的屬意。當然fish無任何問題,整體看下來還是偏喜歡,3.5歸4。
这个导演几部戏都是有点东西的
弃婴舱为切入口,讲述被穆斯林父权制吞噬的马来社会。张吉安还是擅长用符号隐喻来渲染故事的底色——古兰经里的蜗牛,衔走脐带的戴胜鸟,仁慈之眼的菩提树。最后一幕三位不同种族处于不同文化序列的三位母亲相互对视,我是第四堵墙外的另一双眼。高赞评论之一所说的“猎奇风俗表演”指的是森美兰州歌颂母亲的碟子舞还是印度婚礼之舞?导演映后谈“这些不是符号,是马来人民拥有共识的日常”。当他真诚地在影片中展现着文化的内部视角,讨论在马来西亚独特情境下性别与生育的谜题,试图向观众打开一扇理解他者之门,却被解读为讨好的“猎奇”…我们在怎样高傲地俯视着南方世界。
🙃
#Hiiff2024是枝裕和要是能看过这个也不至于把《掮客》拍出那个鬼样子了(
靠洗花水祛除霉运,戴孔雀翎求得幸福,天堂在母亲脚下,生命在女人子宫。米兰加保人的财产由女儿继承,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女孩的满月礼。这边的女孩不被重视,在电影院厕所里梦到被摸下体。长了双器官的婴儿要从性别里择一,意外诞生的婴儿要被丢弃。弃婴舱倒数的三十秒,也是母亲真正切断脐带的时刻。
新知+1,困意+10
诞下又抛弃「双性婴」后痛哭流涕的印度母亲,转身竟能载歌载舞地庆祝婚礼;那些弱信仰的华人,面对一地鸡毛的女性困境,试图寻求神灵庇佑,却发现只是利用她们本就千疮百孔的内心深处那点点希望,对她们造成二次伤害,她们展开的报复与反抗,勇敢、伟大又辛酸。
看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第一次没有留意的细节,但是还是没有改变不喜欢这部的感觉( )比上一部五月雪更易懂更明了一点的剧情,但是在这之下又塞了很多民俗、宗教之类的元素,以及听了映后感觉导演加入的这些元素及混搭组合让这部的表达非常个人化。看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对于性侵犯的处理过于正能量和理想化了吧。
6.17 SIFF 映后
还可以。就是里头塞的东西有点多。
强忍着困意,一直想着来都来了就看完吧🤣捱过了漫长的前一个小时才渐入佳境。结尾太震撼了。
一开始觉得节奏很慢有点闷,但后来渐入佳境,感觉画面很美,摄影很讲究,导演很有自己的想法,展现了马来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宗教习俗(母系社会米南加保真是第一次听说,一开始觉得好棒,但最后看到竟然会丢弃男婴啊怎么会这样),还融合了一点点魔幻的感觉。表面上看是讲弃婴、生育、宗教,但背后的真正议题其实是性侵,因为绝大多数弃婴都是性侵的情况下诞生的(由于宗教原因堕胎是违法的)。看完觉得马来西亚的性教育和性别平权运动任重道远啊!才知道廖子妤是马来西亚人啊,难怪会讲这么多语言!但是女二的哭戏好可怕啊😂 最后那个天师就是性侵女二的继父吗?感觉也没讲清楚啊😂 2025siff第二场,见到了导演和摄影,导演说拍这部片很低调,怕马来有保守势力来反对,哎,太难了(本来还挺喜欢马来的,现在觉得马来好保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