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前的《火锅英雄》很相似,都是以一种美食作为背景,与犯罪题材相结合的故事情节。
在炎炎夏日,一盘小龙虾就可以解决酷暑难耐的问题。
但这部片中着重叙述了一群缉毒警察蹲在龙虾店里窥探缉毒犯行动的故事,小龙虾似乎只是个幌子。
沈腾的客串带来了一定的笑点,但似乎也不够精彩。
剧情方面真的很一般,对不起刘桦、王千源等老戏骨的演技了。
自我感觉就那样吧 搞笑的点没有,打斗也不燃我觉得开头沈腾那部分虽然剧情不合理,但是搞笑还是自然的有段位的,后面就开始尴尬了,比如九爷调戏能叔,这么大岁数了还搞基卖腐,真让人起鸡皮疙瘩,两个人打架还絮絮叨叨的跟老两口翻脸似的。
比如陈笠和肌肉女雨中单挑那场戏,拉扯来拉扯去来句“你把衣服穿上”。
我艹,就是你把人家衣服脱下来的,你又让人家穿上。
这哪里是雨中打斗,这明明是雨中调情!
情节紧张不够全靠音乐加速,喜剧就喜剧嘛,陈笠被阿飞救回来,能叔非要说教一番,还配上正义凛然的音乐,真是突兀。
唉!
以前每到打戏都能提神把一部烂剧看完,现在我看到正打得激烈的时候,竟然忍不住要关掉。
唉!
我竟然看了一大半,又浪费时间了吧!
我真的搞不懂现在的喜剧怎么那么多东北腔,以前笑过,我不知道现在为什么不想笑了。
唉!
别吐糟了,再吐就更把时间浪费得更多,我算是失望了,这种欣赏能力真的体谅不了。
还是再去重温韩国版的吧!
唉,王千源,你怎么能演这种戏呢,,,,我怎么看电影染了那么多负能量啊,,,删掉删掉通通删掉
极限职业与龙虾刑警两部作品来自同一个剧本。
经过两个团队的润色。
交出的成绩单却完全不相同。
极限职业走了商业喜剧的路子,笑点密集,隔着文化的壁垒,还是让国内观众笑不可支。
而龙虾刑警在喜剧的路子上走歪,后期已经差不多演变成了一部警匪片。
笑点除了沈腾外,几乎get不到。
满屏的屎尿屁梗与低俗的东北笑料(没有地图炮,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近年大家总是使用东北腔讲低俗笑话,东北你们真是辛苦了)。
以及王千源使尽浑身解数的企图当个爱吐槽的话痨刑警。
但是王大哥你真的没有喜剧天赋,或者你的喜剧天赋并没有被这位导演编剧开发出来。
没觉得哪里好笑,反而感觉尴尬与跳戏,恨不得关掉电影。
再说说人物,极限职业一共五个人。
每个人的职能都不尽相同。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式引发笑点,生怕照顾不到笑点歪的人。
但除了队长进行了人物背景深化,所有人都很可惜的仅在片尾简简单单的交代了一句交差。
幸亏前期对于人物的笑点设计足够,人设基本立得住。
不然很容易崩盘。
龙虾刑警。。。。
无力吐槽。
一队四个人,没有一个人进行了背景深化,而且人设极其脸谱化又不到位。
袁姗姗别看别人,不到位的说的就是你。
或许是最近密集的看了大人物与破局,王千源的刻画类型实在太相近。
总是忍不住就跳戏。
人设就是不着调但是就是要破案并且爱护队友的队长。
但是不着调不代表话痨啊。。。。
本身人物急于破案的出发点就不够强烈。
盘店也是逼上梁山,为了体现人物关系强行增加与袁姗姗的似有若无感情戏也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种种强行推动的情结让人接受不能。
老能作为一位文不成武不就只想光荣退休的老刑警,因为演技到位,算是里面完成度比较高的角色了。
袁姗姗,求求你了,你既然健身练辣么好,找个靠谱的武指不好吗?
打女人设,结果打戏尴尬,文戏没演技,莫名增加的花枝招展的剧情也不知道想增加什么人物形象。
到了后期两次执行任务,作为一个和王千源有似有若无感情戏的打女女刑警,竟然一没出现救情郎,二没出面收罪犯。。。
完全不知道去哪了。。。
导演你这是瞧不起谁呢。
再就是新人小警察,小警察原本干得好好的,就因为一次任务失败,被老能认为是没想好要不要干警察。
(他要是没想好,至于拼了命想进去装窃听器?
)出钱出力小脓包,最后莫名的在某个地方单挑女打手,礼貌的打赢了,并且完成个人想当警察的升华。
其实人物很可爱,就是导演你能不能把前期人设立好一点。
至于剧情,极限职业也落了强情结的问题。
对面突然搬走,到后期毒贩看到被吐槽而主动找上门。
固然成功引发后续喜剧情节,却也落了俗套。
龙虾刑警对于毒贩的处理反而略胜一筹。
排除毒贩对于队长的警察怀疑,毒贩的老大因为喜欢饭店的口味而主动上门。
和老能产生基情,而主动盘店。
动机都比较妥帖。
不过有一点。。。
毒贩的大佬们交易都靠自己的吗?
就没有小弟跑腿的吗?
一抓抓了仨。。。
总体来说,极限职业胜在笑点高级,人设到位。
轻松之余,也很惊喜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我们反省”的一幕直接笑喷。
而龙虾刑警在小情结点梳理上略胜一筹。
搞笑程度评分的话,十分满分给5分。
其中4分是沈叔叔的!
这片子,也就是“虾闹闹”对于《龙虾刑警》这样的电影,我都是抱着单纯娱乐的心态看的,因为基本上看之前就大概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也劝大家都别太认真,纯属娱乐的片子你要是非得拿他跟世界里程碑式的佳片比,不是太愚蠢了吗?
哈哈哈,这对于任何一个总看电影的人来说,都是“常识”吧。
(预告片的定位,你看不出来?
)言归正传,看这片子,完全是冲着王千源来的。
关注他,是从《钢的琴》开始,这怪咖大叔属于那种,长得不算帅,演技不赖的一流“扫地僧”型演技派,从一开始《钢的琴》中的东北老爸,到演技爆表的《解救吾先生》的高调劫匪,再到这部《龙虾刑警》,从家居小民、到市井无赖,或者英雄人物,这个人总能把握的游刃有余,滴水不漏,在我的心目中,他和段奕宏、倪大红等人早都是不折不扣的影帝了。
只欠几部纪念意义的成就型大片。
有些作品对于演员来说,真的没必要说是什么“片子毁了****演员”,你得看是什么片子,无关痛痒的片子,也就只能不痛不痒的看,认真多累。
这部《龙虾刑警》,片如其名,那几个“刑警”真的只是“刑警”,不过都挺“麻辣”的。
(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动漫《麻辣教师GTO》),台词设置倒是蛮逗得,我是从头笑到尾,角色设定没什么可琢磨的,一个话痨、一个姐大、一个菜鸟外带一个不得地的老刑警,这“逗比”搭配,你觉得能有什么深度。
袁姗姗和周游的打戏,真的很是尴尬,一看就是“演”的啊(不愧是演员),就袁姗姗那细胳臂细腿,擒得住谁?
还挑了一个大姐大的角色,看着都累。
道哥的老邢警,说实话,是个能往深里塑造的人物,家庭破裂、事业夭折、婚姻无望、最后抱狗,这个角色矛盾点很多,深挖的话,会是个有看点的人物,可惜领导放弃了那就这样吧全片最亮点的该属沈腾和张锦程的客串了,(这是讽刺吗)。
沈腾,估计会不会有人就是冲他去的?
张锦程——《余罪》演完,黑道大佬的帽子是扣得扎扎实实的了,他这个岁数估计也不会再转型了。
可是“大哥”您能不能把发型换一换啊?
我以为走错片场了呢!
虽然,貌似一部刑侦片,但真的只是一部喜剧片,那点战友牺牲时的兄弟情和同事之间的感情戏在随处可见的笑料面前,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还是那句话:这种片子,认真你就输了,just play三星,全给王千源
影片整体其实还好,有笑点有感动,煽情点到为止,进度节奏和合理性也可以~电影影评不高,反响一般,可能和近几年大家看到中国的、外国的质量高的片子越来越多,大众欣赏水平提升有关,无形中评分更严格了,这种严格对电影业的长足发展是有益的。
虽然喜剧越来越不好做,但也期待未来能催生出更多剧情积极、笑点精致的好影片!
意料之外的成功,总是让人觉得有趣,套路。
其实这种新的现象很值得思考,他本来是一个警察,为了去抓犯人,结果开龙看见结果他火了,这到底在哪里又是哪里呢?
是一种解构吗?
对于元素的挑战其实没有必要那么严肃,用一个滑稽的态度就能够把一件事情办成也能取得成功,这其实是对上部威严的一种挑战,对主流话语权的一次争夺,这是年少人的浪漫幻想,人性的不羁与潇洒,我们在这红尘荒唐度日,也乐在其中,这其实可以归结成一个现象,就概括成龙虾现象。
这实际上是对于现实沉重压力的不满,对于条条框框束缚的部门,对于城规戒律的部门,对于自己一成不变生活的不满太希望,只要有一点点可能的实现的因素,人们就本能的希望他实现,希望他能够成功。
这是读者在幻想飞翔的力量。
这种挑战权威的一方式,其实很有趣,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很有趣,这个事情很匪夷所思想要思考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想要知道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更想知道这样成功之后他要怎么收场,还要怎样玩姐这个故事,因为他的兴趣已经被吸引进来了,已经被这个飞翔的力量离开了大地,他就想着要如何在降落,这是一次完整的飞行落地,所以重要的东西就是先让它飞起来飞起来,飞起5步10步100步乃至1000步直接进入外太空,所以关键就是飞起来飞起来就这样飞起来了,那怎样飞起来就是超越逻辑的有趣和结构。
如何飞起来呢?
我现在才看这部电影,我觉得跟我想象中差距挺大的。
我低估了这部喜剧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挺有内涵的,不似其他的烂片,为了搞笑而搞笑。
我不知道真正的缉毒警察是怎么办案的,但是我知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贩毒之所以屡禁不绝,就是因为有利可图。
有利可图,就会有人铤而走险,铤而走险就会久而久之的成为凶狠之徒。
而对付这样的人,就得比他们更加的了解和深入生活。
贩毒渠道花样百出,买毒方式千奇百怪。
为了挣钱,为了活命,那些犯罪分子在逐渐的学会反侦察手段。
这对缉毒警察来说,难度和危险程度会越来越大。
其实我更喜欢的是电影里杜宇飞上司的那份时时刻刻都保持的那份浩然正气,是只要穿上那身军装的人都会有让人肃然起敬的感染力。
主角们没有穿军装时的不着调,但穿上军装就会不自觉的体现出人民警察的那份正直和威严。
好吧,我其实喜欢的是那身制服。
故事虽然不着调,但是也不一定就是不可能的。
其实也不过是阴差阳错,顺势而为。
但故事逻辑是有迹可循的。
物流公司会被盯上,是因为那群……应该是被朝阳群众举报的富二代,本来以为是小案子,谁知道出师未捷,对方警惕性太高。
杜宇飞准备假装谈店面转租的事情,如果可能,多谈几次,也能混过去,谁知道小店经营不善,老板那么迫不及待的要转让,于是骑虎难下。
能叔的小龙虾看着真的很香啊。
6块钱一只,就是有点贵,一盘10只左右,60块啊!
酒香不怕巷子深,龙虾小店莫名其妙就火了起来,现在想想,做不了几个月就能把本钱赚回来啊!
尼玛,算上成本,这比卖白粉赚钱啊!
关键是不担风险。
电影难得的没有强行煽情,有的只是一笔带过,其他的都是在搞笑,却真的挺让人心酸的。
所有人都知道,毒贩是很危险的。
也应该记住有人为我们挺身而上了。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在中国,至少在中国,不再出现卖毒品的人,也不会再出现买毒品的人……如果真的有钱没地方花,那就多吃两只小龙虾吧。
其实现在有很多人都觉得,钱是我挣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些嚷嚷着什么应该捐山区的嘴炮,凭什么那么理直气壮的慷他人之慨?
这话原本没错!
但若是有人花钱买毒品却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为这东西害了你自己还无所谓,却会因为你的购买,导致市场的形成,导致毒品泛滥,导致有人铤而走险,导致社会动荡……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已经危害到了社会大众的利益,更别说那些明星吸毒的事情。
明星,哪怕是劈腿、出轨、打孩子……只要过段时间,只要能改,时间总能原谅它。
可毒品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作为公众人物,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吸毒的行为,而是在散播吸毒的行为。
普通人,只要能改,能戒都能回头,可明星,因为影响力太大,会害很多人,这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这甚至可以说是跟贩毒者同罪。
希望大家都能共同抵制!
王千源的碎碎叨叨有点过,然后舞美一成不变,颜色浓郁有点审美疲劳,动作戏太假了就是来搞笑的。
但是笑点节奏和剧情埋的线还不错。
战友情那里有点突然,安排个孩子有点尬但是不过于渲染悲伤还是不错的。
结局很好,两个大难不死的警察躺在地下,想哭想笑想说话都被现实疼痛掩盖只能哀嚎,让我印象很深刻。
没有尬的硬凹一些情感升华,淡淡的温馨感觉很好,有戏说有生活,还算不错。
一部名为《龙虾刑警》的电影也将于6月22日在全国上映,你没看错,是真的吃龙虾,并且真的有龙虾店,不是传说中的“标题党”。
电影由王千源、袁姗姗、刘桦、周游主演,4人组成一个缉毒小队打击毒贩。
影片围绕了“缉毒”展开,讲述一群缉毒警为了监视毒贩而盘下隔壁的龙虾店。
在电影里,开龙虾店绝不是为了吃而开,而是警察们隐藏自己身份的“重要利器”,逗趣的是,龙虾店越开越火爆,就连犯罪团伙们也被这一美味所吸引,通过这一家龙虾店,缉毒警察们最终挖掘线索破案。
这个故事并不是凭空而来,灵感来源于导演李昕芸的两年前看到的新闻。
新闻中,一群毒贩租下了一个快递店,不做生意只等消息。
李昕芸以这个故事作为“底料”进行反套路,让警察们开起了龙虾店来缉毒。
TIFF37 马来社会的弃婴收容背景及在此基础上女性议题和大马社会的多元呈现令人眼前一亮,但缺乏剧情走向的连贯性导致不时会进入到脱戏状态。
有人觉得反派选角失败,但我认为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反而符合角色设定
历经宗教、种族与男性三重压迫与剥削之下的马华女性,神灵受渎、祖先失语,唯有苏莱曼的戴胜从土中衔出脐带,为夜不能寐的鬼魅指路。张吉安带着blow up和卡帕的使命,近距离撕裂走向极端化之大马社会的猩红色伤口,girls help girls的微弱勇气也按不住充满愤懑与沉痛的控诉,真是刺刀见红的社会问题剧。片尾三位马族以外女性的无出路结局,就像片中廖子妤淹没在餐馆一群面目模糊的男性中之冰冷,不由得裹紧衣领。
明明去年《五月雪》就上过当 我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意象很多 也知道你要拿来做什么但这样搅成一锅粥 没有讲故事能力只是把现象摊出来 意义何在?
APR/2025HKIFF49 第二部fish的角色设定有点太理想化了,而另一个女孩(怀孕的小妹妹)的演技看起来也有点尴尬,关于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的部分也是看得一知半解,而多语言混搭的台词让我好出戏。
马来西亚女性议题的剧情电影,两女主演技可以的,原来那个女生是以前香港电影女演员女神柏安妮的千金,张吉安导演再为社会底层发声:这是一部在马来西亚坠地而生,无惧黑暗的摇篮曲。
張吉安這次想表達的,是大馬三大族裔傳統與現代化思潮(棄嬰收留艙)的碰撞,以及身處於其中,種族膚色各異,命運相似的女性困境。能看出導演在對風土民俗的展現始終帶有一定的批判色彩,例如父權制對女性的壓迫在不同宗教觀念下如何表現。然而,不時出現的昆蟲鳥獸、攝影頭、神像等「非人」視角,似乎又想透過不動聲色的觀察,眾生平等式地呈現凡間的善行與惡意(包括張擅長的魔幻/超現實段落亦然),那這樣是不是間接削弱了大馬女性普遍遭受的性暴力現實、墮胎/棄嬰、生育權利等議題本身的探討力度,以及對宗教文化糟粕的批判呢?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是那些多少帶點獵奇眼光的民俗風情及夢境,應該是這麼一個兼具女性避風港的棄嬰收留站,還是敵不過保守勢力取締的嚴峻現實;兩位女主的互助是在黑暗中讓人稍感溫暖的一縷微光。
🙃
ISP year 4之13,只能说演员的表演是ok的,也拍出了马来特定的种族文化特征,但故事还是碎了一点。相比之下也许觉得五月雪好点。
温情叙事细腻,角色鲜活,平凡故事戳中泪腺。
宗教隐喻比较重#HKIFF49
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语言优美流畅,让人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同时,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为整个故事增色不少
能看到映后谈真是太好了。想说有些人真的不懂马来西亚也不懂马来西亚复杂的种族之美,好了今天不要再生气了,已经被败坏的穆斯林秩序气过一遍了:)
演员演技都不错
看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第一次没有留意的细节,但是还是没有改变不喜欢这部的感觉( )比上一部五月雪更易懂更明了一点的剧情,但是在这之下又塞了很多民俗、宗教之类的元素,以及听了映后感觉导演加入的这些元素及混搭组合让这部的表达非常个人化。看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对于性侵犯的处理过于正能量和理想化了吧。
宗教仪式的社会性表达
有些长镜头(准确说就是长时间记录)还行,算是剧情需要吧;但有不少有点拖沓,节奏慢,事无巨细都拍下来,不剪辑。摄影的一些角度还不错。马来西亚的民族太复杂了,语言切换也太频繁了,有意思。#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一天看的,对文化中心去魅了,坐着好不舒服。
马来的民族结构非常复杂,然而女性共享着相似的命运。但本片既想呈现这种议题,又非常迷恋于拍摄巫术等民俗的东西。看完不知道导演到底想拍什么。
靠洗花水祛除霉运,戴孔雀翎求得幸福,天堂在母亲脚下,生命在女人子宫。米兰加保人的财产由女儿继承,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女孩的满月礼。这边的女孩不被重视,在电影院厕所里梦到被摸下体。长了双器官的婴儿要从性别里择一,意外诞生的婴儿要被丢弃。弃婴舱倒数的三十秒,也是母亲真正切断脐带的时刻。
牵扯到不同的群体(米南加保母系氏族、马来族、印度人、大马华人)、信仰(穆斯林、无神论者、佛教徒)、各类女性的困境,塞得满满当当,很像导演观察到很多案例,但是没有很完备地调查其中某一个的来龙去脉一样,停在表面,不过无一例外都对男性进行了调侃,除了涉嫌迷奸女性的神棍其他的男性角色均不在场,更像是虚空索敌了。监控的视角贯穿始终,摄影机的摆设位置也很刻意,要么极低要么极高,却始终和具体的人保持着距离,处理这种公共性极强的话题,放大媒介会显得冷冰冰。张吉安导演处理民俗与神秘仪式还是更驾轻就熟,吃碎盘子那个桥段像吃了菌子一样,但是过多的奇幻元素也会消解掉现实的沉重,让影片看起来向猎奇的方向偏移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