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句俗话,一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另外一句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两句俗话普遍、同时被人民群众接受并挂在嘴边。
检索它们出现的历史,似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出现的更为早一些,至晚也在《西游记》中有过踪迹。
姜凯阳编剧、导演的《道高一丈》,显然是采取世间总有公道在的眼光,魔再作乱终究是邪不压正。
一切的魔,无非是一时逞能,随时时间的演进,事情都会起变化。
聂远、谭凯、于明加、徐露等主演的《道高一丈》,是在中国电影环境中无限接近B级片的警匪题材电影,也可以看做是黑色电影的变种,剧本巧妙打造了“蛇蝎美女”的人设。
聂远饰演的宋朝,顾名思义象征着本片的正义担当,他也确实如同《无间道》一样,甚至比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更为难得,毕竟他并没有警方的编制和任务,他主动的将自己隐身于黑暗之中,以便于寻找真相,为这个城市带来光明。
《道高一丈》故事背景发生在冰城哈尔滨,这里有白色的冰雪和暖色的建筑物,当然还有黑灰之间的角色。
《道高一丈》中绝大多数角色,曾经是同学、同事关系,他们因为不同的因缘走向了不同的路径,有的成为了社会人,有的做了警察或者警察的妻子。
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表象之下的本质,有的人是好人,有的人是坏人,有的人麻木不仁。
好人未必就是生活中的好丈夫、好儿子、好父亲,坏人也许在家人心目中不错。
《道高一丈》的生活,并非黑白分明。
谭凯饰演的刘海洋,就处于仇恨的泡沫中,所以他的正义感具有着一定的争议。
曲高位饰演的黄天成,便是平衡宋朝与刘海洋之间的第三个人。
在黑色电影里的第三个人,一定有着更为隐秘的立场和不为人知的过去。
《道高一丈》就充分利用他同为警察的公开身份和家庭困难来大做文章,观众假如不带着审慎和审视的态度,就容易被其带进沟里,宋朝和刘海洋就被这位老同学、老同事和中间人给忽悠瘸了。
中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最为悲伤的被套路,便是如此这般遇到浑然天成的憨厚的憋坏。
至于徐露饰演的楚洁,更是关系着宋朝、刘海洋等人的情感波动,曾经的校花、如今的人妻,还遭遇了胡紫薇莫名其妙的接近。
她的烦恼近乎于无所解脱,远走的宋朝显然还是她牵挂的人,而刘海洋的呆板确实性格问题,感情的事情没有办法去称量。
至于胡紫薇的复仇,则更是寄托了她无限的愤懑,她不惜以最残酷的手段来毁灭一切可能的美好。
《道高一丈》确实有些像唐僧取经路上的某些场景,孽缘深沉不自知,仇恨与诠释,身在明暗之间,情在幽远之处。
可以说的,都已经扭曲。
不可以说的,更是被加固。
9月7日即将公映的《道高一丈》,看起来是警匪动作片,也确实有着犀利的CULT风格,其实本质是在讲人心和世情。
编导姜凯阳对于哈尔滨和行走在哈尔滨的男男女女,有着热忱的关怀。
即使给他们安排了奇情迭起的故事,某些人如同风箱中的老鼠一样来回受气、有的人被命运的陀螺抽中,有的人却要被陌生人施加不可思议的“裁决”,最终终究要回到正常秩序,在美好生活的路上。
宋朝是理想中的鱼,刘海洋还是现实中的铁,冷暖自知的现世安稳,温度当然是哈尔滨的关键因素。
作为一个警察,开始从刑侦角度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漏洞百出、乏善可陈,认为不及格,又琢磨了下味道,觉得换个很高的角度看,有些东西能说通了。
表面上看,电影围绕n前的一桩杀警命案,反映了几个警察之间的恩怨纠缠以及警察和黑社会集团的正邪对抗,主线就是破案,反派主要是那个人妖头目,最多就是那个只露了一面的集团老大。
这样一看,几个正面人物的行为完全不符合逻辑,各种幼稚失误脑残,最后靠强行拉低反派智商送人头体现了“道高一尺”,但真是这样吗?
如果换个角度回味,结果就不同了:任务主线不是破杀警命案为刘叔报仇,而是揪出黑社会集团背后的保护伞,一击致命!
为什么聂远要在已经暴露的情形下还要潜逃而不是留下来说清楚,因为刘叔交给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幕后保护伞的决定性证据,如果没做到这一点,回到体制内即使能洗清嫌疑,在上有掣肘的情况下能有所做为吗?
要知道,最大敌人往往在内部甚至上层,而黑集团的触角已经延伸至方方面面,从防火强拆被安监定性为火灾可见一斑。
只有掌握了保护伞不应该是保护网的名单和证据,才能从根子上一举铲除。
所以为什么聂远可以忍辱负重,为什么这么重视友情亲情的他选择坚决不用u盘换人质而是最后用自己的命去填,因为u盘里的证据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黑社会最可怕的还不是赤裸裸的暴力,而是对政权的腐蚀和控制,这也是这两年全国开展扫黑除恶打保护伞的原因。
可能是比较敏感,导演不便明说,只能在关键几个位置有所体现。
二刷。
每次看完感受都不一样,首映看的时候盯着故事线和逻辑,我给了3星。
这次看更注重镜头语言细节,小列几点,请多指教:1、开场立果那段冰球飞出削脸,卧槽牛逼,创意新颖。
我看着都疼。
2、宋朝的车为何停在一片栅栏前,表达的是前路困难重重。
3、刘海洋祭拜的不是墓碑而是冰雕,表达的是黑暗来临,警察像冰雕一样坚毅的扼守在黑暗边缘,当春暖花开安静平和时,他又会融化在人群,如此的表达手法,可见编剧功底。
4、最出乎意料的则是这位“女魔头”了,居然是个变性人,估计大多数观众都会不适应的,毕竟总局不允许出现这种,其他影视作品也从未出现过。
能过审,厉害!
5、再说说男猪脚们,黑白灰,警校同窗三兄弟,不同选择不同人生。
宋朝处于灰色地带追寻光明,刘海洋是白色追寻真相,而黄天成黑化滑向深渊。
有意思的是,每个人都有着难言之隐的苦衷,试想一下,你老婆肾病等着做手术,需要钱,实实在在的问题摆在面前,能怎么办!
不是逼不得已了,能收受贿赂吗…这点也牛逼,总局仁慈,警察犯罪部分居然能过审。
6、看到平安哈尔滨发布说道高一丈里面所有的警察特警都是真实警员!
怪不得,自己诠释自己,哪里还需要演。
7、服化道充满了韩国犯罪电影的味道,扒了下,原来是《黄海》的团队。
8、打斗戏刺激,惊艳!
冰上飞车追车戏推向高潮。
大爱!
9、零下三十度赤膊上阵,这份敬业,加分!
道高一丈虽然有不足,但确实是部诚意之作。
一条给一分,二刷给9分!
第一次走进豆瓣,仅代表个人看法。
不喜勿喷!
超前点映+见面会,感觉自己赚翻了!
看完感觉是很有回味,很温暖的。
不得不说聂远演技太棒了,本人也很帅很nice!
他把重情重义江湖气十足的宋朝塑造的特别好,眼神到位,动作戏也很不错,听说为了这个戏每天跑10公里,厉害了!
佩服啊其他演员演技也都在线,都可谓是实力派!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把大东北的冬天拍的特别美,有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什么的
刚开始看到影片的宣传觉得是个不错的警匪片,也蹭蹭大猪蹄子的热劲头来参加观影。
聂远的演技还是不错,很在线。
几个演员也都是资深演员,就是剧情有待精华深邃一点,有些小细节不太符合逻辑,剧情也不够紧凑,女坏人为什么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觉得她可爱( ´▽`),唯一的笑点呀~~希望国内电影越来越好!
这片的制片出品导演应该集体向于正磕头认错,生怕跟不上延禧攻略的大猪蹄子风,您了也太着急了点,占便宜也不能没够的!!
一星给于正!!
………………………………………………………………………………………………………………………………………………………………………………………………………………………………………………………………………………………
作者:长安公子
记得小时候看了一部电视剧叫做《上错花轿嫁对郎》,聂远与黄奕在里面饰演一对欢喜冤家。
这部剧在当年非常火,或者说是爆款的电视剧,喜欢的可以找出来看看,剧本剧情非常好,很有意思的一部剧。
第一次记住与知道聂远就是因为这部剧,聂远在里面的表演很出彩,实际上聂远挺适合古装剧的,这可能也是聂远今年因为《延禧攻略》爆红的原因。
笔者其实觉得这部延禧攻略里聂远的表演风格跟《上错花轿嫁对郎》里的表演风格挺像的。
哈哈,这可能因为于妈的剧刚好抓住了聂远最擅长的表演风格,契合了聂远最擅长的。
所以,天注定,聂远又火了。
聂远虽然想转型,更喜欢演现代戏,不过《延禧攻略》一强化聂远的形象,聂远还是得回到古代演古装剧。
电影《道高一丈》由聂远、谭凯主演,其他的演员脸孔很陌生。
谭凯笔者很喜欢,胡歌的电视剧《神话》里的项羽、《北京爱情故事》里的吴魏都很喜欢 ,他是中国最适合演项羽的演员。
本来以为电影《道高一丈》运气很好,聂远的自带流量无形让这部电影获得关注,获得免费的媒体曝光率跟观众关注,但实际上票房惨淡,主要原因在于题材太冷。
笔者特意下载了这部电影观看,怎么说呢,电影拍得可以,是在哈尔滨拍摄的,冰天雪地,风景不错。
不过可能因为市场因素,现在警匪题材一般都不好卖,即使港片的警匪题材也大都卖的不好,可能因为观众审美疲劳,还有就是警匪片新鲜感太差,除非剧本编得很有新意,不过警匪片出有新鲜感的好剧本难度太大。
这部戏的缺点是,情节不够紧凑,容易出戏。
理解起来难度已经算大了,要是情节紧凑的话,难度大点倒没什么。
观影痛点不够,有点像老剧,太正经。
实际上现在的电影市场观众思维已经改变,不过也算是一次警匪类型的难得尝试。
有报道说这是导演第一次执导电影,特意查了一下导演的资料。
一直主要执导电视剧跟网剧,也是警匪类型的专才,电影情节要是紧凑一点,剧本更符合电影观众一些,肯定会好很多。
聂远果然没让人失望,这个角色仿佛为他而生。
影片中悬念铺陈手法很老道,看得出导演是此类题材的好手。
于明加的反转确实开始没想到,此类反派应该也是中国电影里极少见的。
几场冰上追车戏份,惊险刺激但没有刻意追求场面的花哨,与人性刻画的部分很好地统一于现实主义风格。
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导演处女作!
你没有看错,片名没写错,将于9月7日公映的《道高一丈》,别出心裁。
而且该片也是算是今年国产电影的一个惊喜了,不在于别的,完全没有抱期待,但意外的不错,原因有二,其一为边缘化的动作电影无论从题材还是故事,在国内都比较少见,也非常大胆。
其二在于几位实力派主演的精彩表演。
先要插一句,相信很多朋友关注这部电影,是为了聂远而来。
《延禧攻略》火爆,“大猪蹄子”聂远粉丝暴增,也让这部《道高一丈》未映先红。
其实熟悉聂远的朋友都了解,聂老师成名已久,演技方面自然没的说,包括《绣春刀》里的赵靖忠、《三国》里的赵子龙,甚至《新西游记》里的唐僧。
这样多样化的角色,更说明其戏路很宽广,演技精湛,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在《道高一丈》这部电影里,聂远从之前的“大猪蹄子”,变成了一个亡命天涯、背负命运的硬汉。
没错,《道高一丈》的故事模式有点类似当年的《亡命天涯》,但内核更加极端,一位小人物的绝地求生,昔日同窗的恩怨,黑与白的实力悬殊的对抗,容纳于其中的就是大时代下小人物不甘随波逐流的挣扎感,最终的结局,也是“道高一丈”这四个字的最佳诠释。
聂远饰演的角色,一开始就定位了亡命徒的属性,其身份性质,决定了这个角色就形成了一种自我孤立的状态。
他与外界封闭,与自己的朋友疏离,甚至被人误解。
就是这样一个孤立的角色,却开始在逆境之中选择面对强大的邪恶势力。
正因如此,聂远饰演的宋朝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来洗刷自己的清白,没想到却越陷越深。
按照常理,他可以选择向警察坦白一切,也就没有随后的故事。
但正因该角色特殊的设定,他自我孤立,谁也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他,更重要的是,不信任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多年的同窗好友。
他唯一信任的人,就是曲高位饰演的黄天成,但后半段的故事走向,令人瞠目结舌。
相比之下,谭凯饰演的刘海洋作为人民警察,因为陷入执念,导致工作和事业停滞不前,甚至家庭也是如此。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海洋也是另一个宋朝。
因为这两个角色的设定,都是被孤立的存在,是角色属性决定,也是自我选择,从一开场他们就决定了他的边缘,因此当事件发生之后,他没得选择,只能走自己的路。
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能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个人感觉《道高一丈》,可以看作是内地版的《乌鼠机密档案》,且故事比后者更加具有说服力,聂远饰演的宋朝,谭凯饰演的刘海洋,两位对立的角色,从最初边缘到中段的反抗,再到结尾处绝命一战。
进阶累积的矛盾冲突,造就了《道高一丈》》具有异常张力的剧情,从最初的个人恩怨,最终拓展为一张逃不掉的网。
在累积的效应下,该片一步一步地构置矛盾冲突,直至营造到箭在弦上的紧张效果。
在本片中,从两位角色的体现上,绝非泾渭分明的黑与白,电影其实模糊了正义与邪恶的界限,突出的却是极弱与极强的差距。
在电影后半段,走上绝路的聂远,几乎是一人去对抗整个世界,警察、杀手、黑势力。
而故事中所有势力不约而同地共同将矛头指向了孱弱的个体,是残酷世界生存法则的“功劳”。
因为电影最后当宋朝的真实身份被曝光之后,我们会明白这一切都是这个世界残酷的现实与无奈造成的,包括人设甚至他的职业,都是如此。
《道高一丈》很写实,全程在哈尔滨拍摄,而灰暗的画风和冷峻的镜头,让人想起了林岭东的电影。
而该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大胆的故事走向,强大的黑势力,无法无天。
在此之上,把男人之间的情义看成了一种陷阱,这是本片大胆之处。
而聂远内敛的表演,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一个矛盾的个体,随着一步一步走上对抗“全世界”的过程,也是把整部电影的压抑的情绪推向炸裂的顶点,结尾一幕,令人热血沸腾。
该片将于9月7日公映,推荐一下。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3名警校学员毕业后,根据各自的方向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又因为一件案子三名学员又重新对案件进行不同的想法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配角演技都十分在线,聂远演的较为血性方刚的男儿气魄,对兄弟的义气和为平反的满腔热血演绎的淋漓尽致,十分佩服。
聂远,一个被低估的演员,希望今后可以看到他更好的作品。
加油!
还可以
好看的电影,剧情有意思,推荐给大家
hkiff2025*没看睡着是我对电影的尊重,大量长镜头做意义不明的动作和大量慢镜头可以媲美,顶多看懂一个丽心以身入局帮小曼捣破神棍老窝,但是其他呢,丽心男朋友跑了、弃婴过、找回儿子了,好,最后见不到,完了还给你来点舞蹈不知道攞景定赠兴,还有碟子舞那一段,我都怀疑把廖子妤整不明白了,太抽象了,导演最后q&a提及马来西亚、穆斯林、伊斯兰教、佛教的东西试图放进电影里面只让我觉得无力回天,救不了电影,尤其是这么多元素放一起,放可以,单独看也可以,但放一起拍成电影,我也真不知道最后表达什么意思
还可以。就是里头塞的东西有点多。
对于堕胎与弃婴的伦理问题,在看影片之前我大概会完全是一种支持进步价值的判断,对保守嗤之以鼻。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迟疑了,甚至不太有答案,很想问导演是否也是如此。导演在影片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只是用对于角色的体认去呈现这个故事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堕胎或是弃婴,影片既在结尾解构了一种传统,但同时也去呈现进步的现代人始终无法回应传统里那古老的拷问,生命与母亲的关系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人如何面对一个由完全的创伤所带来的生命?我们断然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就像婴儿岛的存续一样,它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一个不完美的、勉强的方案,我们终究要诚实地去拥抱命运中那荒谬、不合理的痛苦与熹微却珍贵的喜悦。
有人觉得反派选角失败,但我认为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反而符合角色设定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
2024tiff 看的人昏昏欲睡,从视听说没什么调度,即便是用了一些有想法的镜头,也没有太大作用。内容更别提了,以为张吉安去年和那扇门有竞争,这次拍了个类似的。实际上远远不如。叙事直给简单,导演毫无深挖的欲望。民俗的添加更像是大学生毕设的做法。婴儿与母亲身份的联系已屡见不鲜,想以题材夺人眼球也根本行不通。加半星给映后可爱的导演和演员
或将成为今年最喜欢电影。喜欢最后两个人在床上相拥的镜头,像里面作为故事seed的戴胜鸟一样,两位坚韧的女性相互搀扶,平和地接受苦难和新生,在水源和旷野间找到一条路。电影里几乎总是下雨。不管作为水向前流,还是跌进泥土往外爬,大雨向下,女人向上。
看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第一次没有留意的细节,但是还是没有改变不喜欢这部的感觉( )比上一部五月雪更易懂更明了一点的剧情,但是在这之下又塞了很多民俗、宗教之类的元素,以及听了映后感觉导演加入的这些元素及混搭组合让这部的表达非常个人化。看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对于性侵犯的处理过于正能量和理想化了吧。
历经宗教、种族与男性三重压迫与剥削之下的马华女性,神灵受渎、祖先失语,唯有苏莱曼的戴胜从土中衔出脐带,为夜不能寐的鬼魅指路。张吉安带着blow up和卡帕的使命,近距离撕裂走向极端化之大马社会的猩红色伤口,girls help girls的微弱勇气也按不住充满愤懑与沉痛的控诉,真是刺刀见红的社会问题剧。片尾三位马族以外女性的无出路结局,就像片中廖子妤淹没在餐馆一群面目模糊的男性中之冰冷,不由得裹紧衣领。
节奏太慢 拖死电影 每个画面的出现都要有原因啊 能3s讲完干嘛要30s啊 拍电影之前有没有想过拍给谁 要拍给女性要拍给马来西亚华人要拍给少数族裔 这个加点那个加点小火慢炖 最后锅烧烂了
很好的题材,很好的想法,但叙事上略显单薄,也不难看到男性视角下对这类议题思考的局限。不过这是一部了解完一些背景之后能够更好地去回味的电影。
牵扯到不同的群体(米南加保母系氏族、马来族、印度人、大马华人)、信仰(穆斯林、无神论者、佛教徒)、各类女性的困境,塞得满满当当,很像导演观察到很多案例,但是没有很完备地调查其中某一个的来龙去脉一样,停在表面,不过无一例外都对男性进行了调侃,除了涉嫌迷奸女性的神棍其他的男性角色均不在场,更像是虚空索敌了。监控的视角贯穿始终,摄影机的摆设位置也很刻意,要么极低要么极高,却始终和具体的人保持着距离,处理这种公共性极强的话题,放大媒介会显得冷冰冰。张吉安导演处理民俗与神秘仪式还是更驾轻就熟,吃碎盘子那个桥段像吃了菌子一样,但是过多的奇幻元素也会消解掉现实的沉重,让影片看起来向猎奇的方向偏移了一些。
选题很好,但有点拍烂了,好多部分都想快进。导演只是把主题带出来,完全没有深挖
APR/2025HKIFF49 第二部fish的角色设定有点太理想化了,而另一个女孩(怀孕的小妹妹)的演技看起来也有点尴尬,关于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的部分也是看得一知半解,而多语言混搭的台词让我好出戏。
摄影不错,表演不错,剧本一言难尽
6.17 SIFF 映后
支持张吉安导演
#HK BroadwayFilm Center# 4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