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乘客

Passengers,幽灵乘客(港),灵异航班(台),危险飞行,空难乘客

主演:安妮·海瑟薇,帕特里克·威尔森,克里·杜瓦尔,大卫·摩斯,黛安·韦斯特,安德鲁·布劳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08

《乘客》剧照

乘客 剧照 NO.1乘客 剧照 NO.2乘客 剧照 NO.3乘客 剧照 NO.4乘客 剧照 NO.5乘客 剧照 NO.6乘客 剧照 NO.13乘客 剧照 NO.14乘客 剧照 NO.15乘客 剧照 NO.16乘客 剧照 NO.17乘客 剧照 NO.18乘客 剧照 NO.19乘客 剧照 NO.20

《乘客》剧情介绍

乘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某飞机失事后109名乘客仅数名幸存。心理医生克莱尔(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饰)被导师派去对幸存者进行心理治疗,却发现自己渐渐爱上幸存者之一,前证券公司副总裁艾瑞克(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饰)。与此同时,克莱尔发现诊所外经常有人监视,自己被跟梢,病人神秘失踪,甚至航空公司职员也来威胁她不要多管闲事,这令克莱尔怀疑航空公司为掩盖机械故障的事实,故意用操作失误来掩人耳目避免调查,进而对察觉真相的幸存乘客施以毒手。随着克莱尔与艾瑞克感情的深入,病人竟变得越来越少,克莱尔与姐姐一家也失去联络,甚至就连她的自身安全也面临威胁……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僵尸外公猎猪将嫁万里追凶穿越时间线第二季对风说爱你猜猜我是谁亡命之徒平凡职业造就世界最强第三季房屋出租隔窗恋爱:咫尺相望一猎钟情有猫的迷宫投向未来替身传奇乐翻天狗腿织物青樱防卫大学校物语大姐偷芯攻略恋爱病与男子班第二季深度秘密地球百子第三季姐姐妹妹万物生灵:2022圣诞特别集不疯不狂不爱你白粉飞第一季父情难却人在星途私人战争

《乘客》长篇影评

 1 ) How people know they are dead already?

That a person is dead means s/he is socially dead, “the final separation of a person from a human community” (Carey,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For living people, all kinds of rituals serve to prolong the death, which can reduce the sharpness of the break between life and death, preserving the continuity of community existence. But for the dead people, how can they know they are dead already? That is what the movie tries to answer, although not very successfully.

 2 ) 温馨的死者执念世界

女主死后经历的一切其实就是她生前的执念的追寻完成过程。

她生前飞机爆炸失事,所以死后的经历就是在试图解开失事真相。

生前对男主心生好感,所以死后陷入爱情。

生前就试图和姐姐和好,死后依然在努力。

其实故事不复杂,只是主题极其温馨。

有爱自己的人愿意为自己回来,陪伴和指引新的路,这是拍给失去痛爱的活人最好的慰藉良药。

ps:所以飞机失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不管是生前的真实世界还是死后的逝者的世界,飞机爆炸都是事实。

所以导演是在暗示所有死者的确是死于有故障不合格的飞机吗?

 3 ) 悬疑壳下有温情

有些电影实在不适合剧透,比如这部《乘客》,不过当初若不是科长绘声绘色的描述的话,我也不会去看,的确是个矛盾。

这部片子完全谈不上惊悚,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令人昏昏欲睡,但勉强可以归为悬疑片,观众始终会有几个疑问,期望随着剧情的推进得以破解,比如究竟谁该为空难负责,消失了的幸存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其中是否牵涉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当然,没有所谓的阴谋,也没有紧张刺激的围捕追杀,但出乎意料的是,虽然我早就知道了真相,结局还是让人惊讶了一把。

答案揭晓前做了铺垫,足以令看惯了悬疑、惊悚、警匪、动作片的观众浮想联翩,但答案的层层揭开却急转气氛,原来每个“人”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原来这背后的隐情竟是源于“爱”,这才发现此片实际上是部温情脉脉的剧情片。

“Who came back for you?

”影片不同于普通的悬疑片的一点就在于它设计了一个温暖感人的主题,同时也向观众提出了反思——谁是真正爱你在乎你的人?

谁是你真正爱和在乎的人?

你为这些人做过些什么?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可能发生的意外数不胜数,“珍惜”这个词的分量远比想象中的举足轻重,但人们或是经常将它挂在嘴边却没有实际行动,或是只懂得借它劝诫他人自己却不身体力行。

如果真的爱真的在乎,又何必执著不开心的事,该道歉就道歉,可原谅就原谅,如果能把彼此的关系融洽的维系下去,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不是么。

有意思的是,上了豆瓣,发现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反而产生了比看时更多的疑问,这些疑问都集中在编剧超现实的情节设计上,其实此类片子要完全讲通是很难的,或多或少都有bug,当然,有些是可以理解的,但太多的话就未免愚蠢。

这部电影看到最后可能会让人有两种感觉,一种是被骗了,把情节从头到尾过一遍更是觉得不合逻辑,另一种是感动,因而忽略、忽视或干脆无视逻辑上的bug。

对我而言,最令人费解的是故事发生的空间,从接受死亡事实会消失这点来看,不是阴间,从出现的都是死人来看,也不是阳间,那么应该是介于阴阳两界之间,但既然空间里没有活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死的Clare等如何能继续正常生活,又不是不跟任何人打交道的自闭症患者,这恐怕不是失忆、臆想之类可以解释得了的。

另一个我不太明白的地方就是为什么帮助一个人接受死亡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何况最后Clare也不是自己意识到死亡,而是看乘客名单这样的客观刺激,她所受到惊吓跟不搞那么多事直接给她看死亡名单并没有太大区别,但那么多鬼费尽心机的演戏下套就显得很差劲很无聊。

唯一的解释是,这么安排的最大区别只是为了点出“珍惜”主题和发展一段鬼之间的爱情,但既然如此,何不再多花点心思,让她自我怀疑再通过追查、实验、搜集证据、Eric等鬼的引导启发等途径,最终平静的接受自己的死亡事实?

只能说,本片的想法是好的,编剧却是弱的。

至于飞机失事情景等拍摄细节上的bug就不再赘述了。

 4 ) 假如死亡真的是这样

在网上给宝宝找动画片时无意中发现了这部影片,于是看了一会,讲的是一次飞机失事,一女心理师给幸存者做心理辅导工作,因为时间有限又急于想知道结局,因为最近其实真的没什么时间看电影,就拉到结尾看了一会,没看明白,又到网上搜影评,汗.这才知道原来女主角自己也已经死了呀,这不过是她不肯接受死亡这样的事实,在她死后或者是想象中发生的事.我看的电影一向少,外国片就更少.就知道中国人有鬼魂啊,来生,阴间这样的说法,不知道老外原来也是.可见在死亡的威力面前,是不分国籍和人种的.只要是人类,有丰富想象力的人类,总会思考相关死亡的事情.看完这部电影(其实我还没看完.)忍不住的想:要是死亡真的是这样该多好呀,只是到另外一个世界生活,还可以看见自己的亲人,而不是最后的终止.这样的死亡真的一点也不可怕,我只是怀疑死亡不是这样的.女主角真漂亮,这么漂亮又有才华的女生一下子碰到空难要死了,想来肯定是不情愿不甘心的,于是有了这样一部电影,但问题是,有几个人面对死亡来临时是甘心的呢?

 5 ) 耐人寻味,严重影响睡眠时间

看完这布片子已经是快凌晨3点了。

本着凡事追求透明彻底的原则,我来豆瓣找答案,看了很多的影评,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从中也学到了不少。

个人觉得结尾确实意料转折,而且耐人寻味。

主角和空难乘客其实和现实中的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她们都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

就如同机长说:你姐姐已经死了。

而她姐姐来到女主角的卧室整理遗物。

难道这就是所说的,死后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使我联想到了《寂静岭》最后的结局。

孩子母亲生活在一个世界,父亲又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彼此存在,有感应但是永远无法触摸。

我有个朋友说这样的感觉其实很恐怖,因为当你存在在这个世界,无论你做什么,在另一个空间,有人可能就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见而已。。。。。

寒一下,睡觉去了。

 6 ) 真实or虚假

  原本以为女主角跟飞机失事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纯粹的一个心理咨询师而已,看到最后着实让我晕了一把,原来大家都死了,在那场事故中死了。

  那么我很好奇的是,这些人在事故之后事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的,是真实世界还是虚假的时空,最终他们又将去向哪里?

  我承认我已经不知所云了。

 7 ) 谁为你而来?珍惜他们吧

没看过第六感,所以是第一次看这样情节的片子,直到最后姐姐出现,以及坠机前克莱尔在现实和冥想中来回切换的画面里才明白整个故事,对我来讲很新鲜。

全片阴暗的色调和几乎无群戏的场面很符合“死后世界”的样子。

在片子传达的主题里我最喜欢的,是"who came back for you"——其实不是谁为你回来,而是你在生命结束前会想到谁。

这些人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提醒着所有人,生时当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当懂得爱,莫要等到死时追悔。

 8 ) 死前思维

监定完毕,本片虽然有不合逻辑之处,不过,完全是因为要给观众设置悬念,扰乱视听,所以总的来说,还不错。

另外,是否编剧是否可以试着从这方面入手呢?

即“死前思维”,接下来,先介绍理论基础——人类大约有几百亿个脑细胞,每个脑细胞大约有几百条脑神经,每条神经上大约有几百个突触,每个突触有几百到几千个蛋白质,一个脑细胞的作用大约相当于一台大型计算机,一个突触的作用大约相当于计算机的一块芯片。

可以很简单地推算出来,人的大脑相当于上千亿块或上万亿块芯片。

人类目前最大型的并行计算机,美国的白色战略加速计算机(White ASCI)也不过8000块芯片,和人类的大脑比,相差大约一亿倍,也就是差8到9个数量级。

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一般用一秒钟能做多少次加法运算来统计,目前最快的是日本的“地球模拟器”,40亿次。

如果用计算机类比人的大脑,由于人脑是超级巨大的并行运算系统,所有突触以及每个突触上的所有蛋白质,都可以瞬间同时运动,蛋白质之间又只有几纳米距离,电流在这个距离上一秒可运行几千亿次,人脑运算速度的数量级就大得没法形容,大约1后面跟27个零到30个零。

要知道,40亿次,才不过是4后面跟10个零而已,差了大约20个数量级。

所以,如果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功能,以目前研究进展的速度而言,大约还要一百年才能实现。

因为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每18个月提高一倍,也就是每年大约提高0.57倍,要提高20个数量级就需要100多年。

俺这辈子肯定是看不到了。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没有考虑,计算机就两种电路状态,开或关,而脑细胞、脑神经、突触、蛋白质以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很多种,运动起来远比电路复杂得多了。

所以人类搞清人脑功能的时间还要推后。

--- 人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微妙的智能器官。

它重约1.3千克,体积只有1.4立方米,大约由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所组成。

每个神经细胞的周围,有1000~10000个突触伸展出去,和相邻的神经细胞的突触相交联。

这些突触像电路一样,都具有一个能通过或停止“电子流动”的“闸门”,因此,大脑能够储存10万亿位的信息量。

这样的存贮能力可与1万台计算机的存贮容量相媲美。

人脑的思维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形式化思维,是人脑演绎能力的表现,具有逻辑的循序的特点:一种是模糊性的思维,是人脑归纳能力的表现,可同时进行综合的整体的思考。

尽管在人的一生中,每小时约有1000个神经细胞发生障碍,一年内有近900万个神经丧失功能,然而,即使如此,大脑仍能正常地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大脑有足够的“后备力量”。

一些神经细胞发生故障,另一些“备用”的神经细胞马上顶替上来。

科学家从人脑的功能原理上,受到了启发,研制成功了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

它具有非凡的计算能力,现代最快的计算机在1秒钟内,能完成上亿次运算,这样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过程的可靠性,是人工计算望尘莫及的。

计算机还能模仿人的某些感觉和思维功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判断和推理,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正因为这样,计算机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称之为“电脑”,而且在各个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计算机总是按照人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的。

在这些程序中,人要为计算机预见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安排好计算机该如何作出反应。

一旦出现了意料之外情况,计算机也会晕头转向,束手无策。

计算机的体积很大,虽然它的元件和人脑细胞的数量一样多,每个元件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耗能为0.1瓦;众多的元件组装起来,其体积已经是1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了,它是大脑体积的600万倍,所需要的能量高达10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现代化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量。

因此,尽管电子计算机的才能非凡,神通广大,在某些方面远胜于人,但人脑仍然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

也就是说,可以试着用这样的逻辑来讲述故事——Clair在坠机前时间里,脑袋里处理了若干的信息,我们把其中任意一条可以形成完整故事链的情节加以处理,然后讲述出来!

从方法上讲,这是一种对时间的放大,当整个思维被和盘托出了以后,ok,此时坠机!

全篇结束!

这样来讲故事的话,主要可以体现人直到死去的时候都还是带着很多遗憾和愿望,因此,应该珍惜现实的每分每秒!

去争取,去追寻!

 9 ) 孜孜不倦地告诉世人最老的那些道理

It's shocking, it's awesome!之前一直顺着女主角的思路走,真的以为就是一部讲述航空公司推卸责任,男女主角努力寻找真相的故事。

我还很奇怪为什么香港译成“幽灵乘客”,hmm,这名字算是剧透吧?

直到最后那位航空公司职员说自己就是机长,就已经让人what????

然后是女主角看到乘客名单,原来他们都是幽灵,他们都是鬼魂,没有人生还,那些一个一个接着失踪的幸存者是因为已经意识到自己死了所以不再出现。

虽然很多人评论说比不上老电影《小岛孤魂》《灵异第六感》,但是我真心不喜欢看恐怖片,所以《空难乘客》还刚好点到为止。

这是一部高潮放在最后让你目瞪口呆然后觉得很温暖的电影。

虽然主题老套,但是什么主题不老套呢?

不都是关于爱,关于珍惜,关于人性吗?

以前爱过你的人,你爱过的人,会回来带领你,走向彼岸。

不知道彼岸是怎么样,但是就算是鬼,也要move on,你留着执念不愿意接受现实有什么用?

身边的好心人其实都是在帮你,我倒觉得这个概念有点像《前世的愿望是今生的际遇》这本书,其实灵魂是互相帮忙的,不管他们看上去是凶残的还是善良的,其实都是帮你的。

老套讲一句,生命就是很无常的,再多老套的电影都没法让每一个人都学会珍惜眼前人啊,所以再老套,好的电影依然是层出不穷地孜孜不倦地告诉世人最老的那些道理。

 10 ) 尚算美满但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有《鬼语者》打了底(没错,就是那部米国电视连续剧),我给这电影三个星。

电影远没到结束,就女主角打电话老没人接,我知道她已经死掉了。

好些电影电视里面都会这么安排。。。。

(这个桥段哪部片子给我打过底,我已经忘了)在鬼语者里面,当飞机失事,我们都以为女主角死党的BF会出事的时候,影片告诉我们,死的是女主的好朋友。

那时候我意外的很呢。

尽管剧集在真相将要揭示之前的那片刻里已经给足了暗示,结局却依然让旁观者都觉得难以接受。

但在这部《空难》里,这一点却用得相当无惊无喜。

不过是让人呼了一口气,说“你终于走到这个点子上来了”。

不过女主角是长得可爱的,大眼睛虽然眼皮有点耷拉,却还是会说话的。

在剧中表现也还过得去的。

口味是大众化的,茶余饭后消消闲大概没有问题。

不至于太刺激。

温情脉脉。

最终各个相关的鬼魂来迎接女主,这真是温暖。

去吧,天堂在光明处等着你,走进那光里去吧(《死神似我》?。。。。

小小声说,其实我挺喜欢《死神似我》的。

)。

《乘客》短评

一首轻漾的老歌

7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

9分钟前
  • 口十利木
  • 还行

中产演员妹妹,左派作家哥哥……在故乡重逢,告别,相识……法国版《海街日记》《海边的曼彻斯特》

10分钟前
  • Great71
  • 推荐

前半段拍得太隐晦,让人昏昏欲睡,一直也没看懂他们一直在说的工人阶级到底想表达什么…后半段的难民桥段虽然转得略为生硬,但是对比衬托效果还是有的。PS 那段回忆的夏日时光真的是美得要命了

13分钟前
  • 大静
  • 还行

有逝去的,也有新来的

16分钟前
  • 珪凡
  • 还行

前半段非常赞。。。后面居然融入了圣母教主题-_-|||

18分钟前
  • Promeneur
  • 推荐

冷门

23分钟前
  • K' -☆
  • 推荐

前重看Un beau soleil intérieur

2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属于那种电影节上最不会有耐心去体味,但其实挺舒服的电影。导演是典型68一代,14岁加入法共,24岁决裂。如此私人影像,恐怕也代表了已老去那代法国左翼在现实政治如此令人心灰意冷之下,力不从心的生命絮语。一整部电影何尝不就是为了Bob Dylan那一曲I want you,贵在真诚,包括难民那段。

29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女二说“不想可怜他”,人生最好的相处就是适可而止。简答的故事,反映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

34分钟前
  • 之所以
  • 还行

人人都吸女士烟,导演真的不擅长拍感情戏,看到难民疯狂翻白眼。

37分钟前
  • Kinbote
  • 还行

有兄弟姐妹好像也还不错

41分钟前
  • 斯卡曼德
  • 还行

3.2分。所以重点在说什么?!

46分钟前
  • Annemoi
  • 还行

很淡,真实的无奈

48分钟前
  • STMT
  • 还行

3.5★

50分钟前
  • Meredith
  • 还行

没想到这么一般

53分钟前
  • Franc
  • 很差

210317 【B】

57分钟前
  • Inv
  • 推荐

海边树林,冷郁的秋色,美丽的海岸线,充满生活色彩的别墅。

1小时前
  • 江天暮雪
  • 还行

海边小镇还有那个难民小女孩太美了~

1小时前
  • 阿文的无标点博
  • 力荐

又一部因“罹病”而“重逢”的家庭片。或许是习惯了亚洲导演们对与家庭的细腻与克制,看不出这一部的亮点。影片后段对于难民题材的切入有些生硬与刻意,完全与上半段的文本无关。

1小时前
  • 奔跑的三文鱼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