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小说没看过,也无心去看,本来是想给满分的,但是李鸿其的演技实在不行...感受就是一句话:我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去爱你。
影片前半段会让你想起自己的17,8岁,回想是啊...年轻人的爱情就是那么简单,我喜欢你,做你小时候羞怯的傻事,你追着我打骂,但眼里从不失喜欢我的神情,无忧无虑,从不去管结果~到了高潮部分,也算是24、5岁的爱情,除了相爱对方,多的还是对方的梦想和前途问题,现实撞破了梦想,当生活摆在面前你的选择会是什么,你体谅我,我心疼你,能熬过生活的坎,我们就会有未来,但...赌注有时太大,往往会败得一无所有......到了影片的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喜欢的又是什么,只是静下心来才发现,当一切都错过的时候...手里剩下的却只有纸和笔,记下一直以来的一切快乐,幸福和悲伤,合上笔记,退却念想,转头迎接这属于你的一生,一个你打从年轻以来所做一切而得到的一生...我没认真去记台词,只是单纯的觉得故事情节还蛮好的,除了演员演技不足之外...穿越已乏味,时间换生命的理念还是可以的~我好像写太多了...
用生命换来的爱情用生命来爱的爱情何其伟大。。。
如果我爱你,我希望你活的快乐,我希望你过的幸福,在自己和你之间,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你,毫不犹豫。
在你再次重生以后,你或许不知道我的存在,但即使是这样,我远远的站在一个角落里,看着你好好地活着,那么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未来的世界可能不会有我的存在,但我知道你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可能会有些许剧透,只以电影中角色视角谈观后感,不涉及生活中的个人)
国外,男主干着苦力活,养着自己和在读芭蕾的女主。
男主让女主以为自己做着高薪轻松的工作,从不让女主知道自己的处境,在这样的艰苦生活中,男主很快乐。
为什么快乐,那样辛苦的日子,他很爱女主,超越生命的爱,面对女主,再大的苦都是小事,女主是他的底线,是他的权益平衡点;男主的性格、成熟的心理在男主的循环穿越中,女主不断的想起男主,那么在女主的穿越循环中,男主不可能是一个新的人,是记忆被隐藏了的曾经的男主。
男主第一次穿越是意外,女主是自愿穿越,放弃了一切,放弃了曾经存在的一切,那是超越生命的爱,是共生共享,是和男主不断穿越的一样的想法。
只有在一起时间才有意义。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就在刚过去的七夕,上映一周至今(8.31)已突破4.2亿,评论已经成攻势:"俗气、老套、生硬、狗血..."。
作为科幻片,硬伤不小,但既然赶七夕,——爱情片,真的有那么烂吗?
我不信。。
所有,本文是一次尝试的“拯救”之旅。。
“七夕爱意”满满的海报首先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1.墙上海报在一开始,墙上出现了《时空恋旅人》海报,讲述的也是一个穿越和时间的故事。
21岁的Tim偶然知道自己家族拥有穿越的“超能力”。
这虽然不能改变历史,但是他能够改变自己生命中发生过的和将要发生的一些小事,——说白了他是希望穿越,给自己找一个女朋友(是不是突然觉得好浪费),最后如愿以偿。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显然也启动了时间穿越,不过并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回到过去后,单方面“擦除”男主在世间的所有信息痕迹。
并得付出不小的代价:加速自己的衰老。
2.关于人名格林,G.M.T.(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是英国伦敦南郊原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地球本初子午线的标界处,世界计算时间和经度的起点,地球自转速率的一种形式。
总之,“格林”是一个时间符号。
邱倩(秋千),秋千有两个涵义:象征美。
古代多是少女玩的,坐在秋千上的少女有引诱的味道。
其次,时间。
秋千有一种宗教含意,象征着长寿 (秋千=千秋)。
倩还让人想到小倩,《倩女幽魂》中小倩也是为了爱不顾一切,自我牺牲的精神。
3.爱因斯坦与时间设定爱因斯坦是片中出现较多的画面,爆炸头,黑板,方程式,构成了科幻设定的逻辑支撑,但观众得明白,这部分着墨并不多——最终要的是丁游(饰演物理教授)的一段解说,大概就是:时空重启后,重启者会回到事件发生的时间起点,有关你的记忆因时空改变,全部擦除,由于这个过程消耗巨大的能量,穿越者也因此消耗生命,加速衰老(一次大概消耗10-15年,因为林格穿越了三次,从21岁左右,就已经到接近死亡的自然寿命)。
4.只有在一起,时间才有意义这句话在片中的后半段出现,与时间联系在一起,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也诠释了爱情与时间的意义。
如果没有你的日子,活的再长有什么意义?
5.关于两种爱情剧中林格、吴航是两种典型的爱情代表:林格:青梅竹马,愿意为自己付出一切,有血有肉,我把他归为“恋爱对象”。
吴航:有车有房,有气派且有能力,我把他归为“结婚对象”,有位豆友说是一个“工具人”,也不无道理。
6.跨度巨大的年龄角色林格这个角色前两次失忆的扮演,并不觉十分出彩(并非李鸿其演技问题),但到了40岁以后的角色,堪称叫绝,沧桑的胡渣,蓬松的头发,特别是在笔记本上写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台灯,昏黄的灯光,大海,走廊,每个背影都写满了苍凉;李鸿其本人嗓音十分低沉,中年老年男人拿捏完美(他第一次假扮邱倩的老师,可见一斑),要知道男主还是90后呀(1990年),能到这个程度的确不易。
7.最后的辩护看到评论里有不少的吐槽,不遵守穿越的规则设定,化妆不专业,镜头等等。
不过小编看来,本片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因为这是一部七夕爱情片,它的定位,其实是一部爱情电影,非科幻电影。
因为时空措置的电影已经相当多,如逻辑严密烧脑的《蝴蝶效应》,《记忆碎片》;或者爱情与穿越结合的《预见未来》(尼古拉斯凯奇饰);时空措置本身就会引发巨大的脑洞,但从本片开篇的《时空恋旅人》来看,至少本片定位上,的不是科幻为主,而是更多的是辅助和推动剧情,主要讲的,是爱情。
其次,爱情无逻辑可言。
这不是否定逻辑的意思,如果派电影没有逻辑主线,当然是烂片,可是当你的聚焦点并不是在逻辑设定上呢?
看到有人质疑:既然穿越的设定是擦除一切信息,男主为何还能去美国,找工作,办签证... 一系列问题,这当然是一个“剧情硬伤”,——如果用逻辑思维的话。
但确实,存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完全都“说不通”,可以完全不讲逻辑:“飞流直下三千尺”,地球哪来落差那么大的瀑布?
“朝如青丝暮成雪”,完全不符合时间常识;这样的例子就不多说了。
不如用一个更有发言权的人——爱因斯坦曾说:逻辑会带你从A到B,但想象力能带你去到任何地方。
研究了一辈子逻辑、最后获得诺奖的约翰纳什最后对老婆深情说道:最大的理性,是爱。
在逻辑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想像的世界,善和美的世界,在那里逻辑甚至“失效”。
因为爱,本就无逻辑可言。
美丽心灵最后总结,这是一部失败的科幻电影——如果从专业的科幻、逻辑、镜头等判断,但显然科幻并不是最重要的定位。
在复工后特殊的七夕上映,爱情才是最终定位,“情”字是最重要的内核。
想起一句老套却又很贴切的诗: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因为情,有可能苦,如李莫愁和陆展元,也有可能甜如杨过小龙女。
林格的付出值得吗?
世间真有这样傻的人吗?
不得而知,但,一生有一个值得你奋不顾身一次的人,有一次奋不顾身的去爱去恨,这就够了,也许答案真的不重要。
本片主要讲述的是男主林格一次又一次的重启时空,让自己心爱的女生邱倩一次次复活并相遇的故事。
本片在表达爱意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和细致,但整体上还是会让人感觉剧情非常地俗套,类似的剧情设定似乎已经屡见不鲜了,而且影片中后半段的剪辑较为混乱,越往后越不容易看明白情节内容。
另外在男主变老的时候,似乎只有面部略微变老了,身体其他地方看上去都显得很稚嫩,这是一处没做得很到位的细节。
片中的各演员演技都时刻在线,尤其是李鸿其和范伟。
影片前半部分的处理可能有点僵硬,并且由于男主的口音导致他说话的幅度比较大,可能会让部分观众有点出戏以及感到尴尬。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种在前期僵硬的处理也随着慢慢自然起来,并且让影片在时间处理方面散发着独特魅力,不得不说导演对剧本的领透能力是相当的强。
在剧情达到将近白热化时,导演在情感方面的处理也非常好,不仅是爱情也是亲情,从亲情方面突出父亲对母亲不离的爱,也引领了男主自己对爱人无私的付出与奉献,可以说导演在剧情的前部分就已经为后续发展做好了铺垫。
其实一部电影和一本小说差不多,如果情节中的高潮太多会导致观众审美疲劳,进而影响阅读和观影体验,而这部影片中有好几个潮点,女主出事的几个片段就是潮点中的几个,但由于导演的处理,使得观众几乎能够猜到后续的出事,并加之简化,使得出事高潮也变得弱了,从而达到突出最后几个感情的高潮,这样的处理可以让观众的审美疲劳得到有效的缓解。
结局中,女主也为爱做了同样的事,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没有必要,太过硬处理了,的确有这种感受,如果可以直接结尾或者留白也许会让整部影片看起来更加完美,因为这样就更好的照应了男主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这句话,但导演这个处理我个人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是对人物的一种安慰,可以突出“我很爱你,你也很爱我”的感觉,也可以突出片中的一句话“爱,不分你我”。
来说一下这部电影吧!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评分会那么低,就因为那些细节吗?
大家看过都能一眼看出许多的bug,比如老林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存在这个世界上,整部影片一直在cue相对论等……虽然一切都那么的不成立但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完的感觉都是感动的。
大家是来看电影,看别人的故事的,并不是来做学术研究的,没有必要深究那些细节,我知道我这样的言论会被很多人反驳,但是我觉得这样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被雪藏,被这么多人差评!
前面描述的感情太生硬了,中间有一段出国的情感还算细腻,勉强能看下去。
另外剧情逻辑有点问题吧,特别是大结局,感觉就是想凑一个圆满结局编的,完全不管前面讲了什么,男主用他的时间换了女主的时间,那女主已经把时间消耗完了怎么能回溯时光,我能理解导演想要搞玄幻爱情的想法,有些东西含糊过了是为了凸现玄幻和无论什么时间段遇到你看到你的日记我都会爱上你的要死要活的爱情,但逻辑性起码要有吧,不如把它做成悲剧也比强行圆满好。
也不能说完全差劲,中间有些镜头的音效配的挺好,但剧情真是硬伤。
从一开始就感觉像是狗血剧的拼凑,美好的儿时回忆,那个把自己救于水火之中的小女孩,情窦初开的年纪的再次相遇,表白的窘迫,突如其来的车祸。
拜托,狗血剧情能别全都拼凑在一块好吗?
从头尬到尾,像是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被迫在一起演戏!
太过于美好虚幻的爱情反而给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感觉,脱离了现实的琐碎,完全引起不了观众的共鸣,反而因为一次次的改变命运让观众感到乏味和麻木,剧情需要,一个死一个救,好不容易撑着眼皮和仅存的一点耐心看到结尾,以为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反转,的确是反转了,可是就这?
最后,这部剧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给我们无处安放的情绪一个发泄出口吧,能遇到这么烂的剧也实属不易。
吐槽完毕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我见过灵魂的伴侣,抚摸过孤独的身体,尝过最奢侈的爱,才愿至死的等待。
”剧情有些俗套,还是那种传统的“至死不渝”,没任何“与时俱进”。
但你有没有想过,爱情本身就是那么的“俗”、那么的“痴”,没有那么多的“利益交换”、没有那么多的“瞻前顾后”,爱了就是爱了。
观后感:我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你。
剧情太薄弱
“我没有在逃避,我在找回一些东西。”“光射到它上面,照亮了我。有些事很难被无视。”“有时候感到奇怪总比悲伤要好。”“你知道吗他之所以爱你,是因为他得到了你。”我算是明白了要成为独立音乐人,一定要吉他本当上手。美国人道歉总是很容易。为什么我不行。十年前的片子但节奏轻快。女主很美像很多有名的女演员却没有火,火真是看命啊。菀菀类卿也没有火过。
对那首纯音乐念念不忘,有知道的告诉我一声
喜欢此类电影
歌曲比电影好
反着来一部“乡下女孩北京情”
垃圾
三星半,前一个钟犹如一场音乐串烧,冷人神怡,后半个钟节奏太快反而显得故事流于表面。总的来说,温馨喜剧,胜在音乐。
有几个镜头很棒,几首歌也很棒,为男主可以再加一颗星……菇凉们看这类电影就是想看到这种自己生活中不会出现出现了也很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爱情故事最好还来点清新风景长镜头啊叹气,在这一点上这种直来直去的电影效果已经好过当下很多莫名其妙的爱情电影了……
美到假
不到500人,音乐不错
3.5颗星
纽约女郎乡下情,这谁翻译的
布兰特妮·斯诺在这部电影里出现过吗。。?
Follow the river, down to the sea.
跟伍德斯托克有什么关系?除了结尾的那一句话
神经兮兮却又精怪俏皮,毫无主见却又近乎偏执,夸张的矛盾体,热烈的众生相。
一直喜欢类型 简单 乡村 音乐 爱情 温暖
如果音乐部分再多一点认真点,这电影还算不错。有些戏的逻辑有点虎头蛇尾,衔接有问题。过于制造事件反转反而打乱了电影本质的美好。
katie segal hot af 歌也太烂了… such great writing, im deeply mo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