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踏上旅途时, 背景响起了marilyn manson的tainted love 无比感动啊, 可惜不是原唱 要不然就把这淡淡的重口味电影格调给打破了。
个人觉得 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爱情之中没有对错,没有理性。
结局的话么, 这编剧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 还是想宣传个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
离开家,踏上旅途,去往他处,观看光景或者,抛下自我,远离社会约束,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内观深渊如尼采所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必将回以凝视人性内在的暴力邪恶,自私自利,无所顾忌,大概是不堪观望的Chris和Tina没有一般电影里男女主角的光环 男主失业,自大,有着所有loser都有的出书的幻想,却脑袋空空四肢强壮女主大龄却还和母亲一起生活,毫无自主能力,依赖着男主作她的救星整部电影也毫无可以称之为美的视觉效果就连英格兰那被称赞为民族瑰宝的田野和丘陵,都显得空旷无趣废弃城堡上盘旋的群鸦带来一丝哥特的氛围但立马就切换到这两位无聊透顶又沉闷不堪的神经症患者唯一有点艺术升华的地方 还是反讽审美拿William Blake的诗歌去配男主棒敲路人美好的绿地,充满希望的新田野,溅染上的是鲜血和狗粪什么新希望呀,恐惧哥特呀,甚至连戏剧性情节转折,都被这部电影嘲弄剩下只是无尽的无聊和无缘头的杀戮一开始女主对杀人还有些正常的反应,害怕,恐慌,担忧逐渐地失去了所谓道德和正确的行为标准再然后就是把清除碍眼之人当作自己的个性或欲望的表达方式完全失去了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可以说是神经到了极致 完全脱离了现实二人去往的地方也是与文明和社会渐行渐远如果说不要杀人 不要伤害别人 是社会加到人身上的规训那么剥离了这些规训后人还能安然自我审视么?
最后跳桥,男主或许是认可了审视的后果完全打破了一切常规,回不到社会了内观看到这么黑暗的世界,把自己也消灭掉好了而女主则留下了,是她认为自己这么做也并非大错特错么?
还是她不再需要男主作救星,完全发掘了自己内心的暴力激情可以自行证实自己的存在了?
世界是透过自己的双眼看到的,往内看,往外看,逃不掉;你看到的世界 也是世界看到的你。
真的不太喜欢这种风格,可是细细想来,这片却又有太多值得人思考的地方,尤其对于男人来说开始以为男主是人格扭曲,女主比较正常,可是慢慢的,当男主释放了足够的情绪,他开始变得正常,与朋友交往,规划事业。。。
而女主却在男主的影响下,失去控制。
这种安排有点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相对而言,男人代表理性,女人代表感性,男人的感情可以在理智的控制下收放自如,而女人却不行。
另外,或许这也暗示了女人的慢热(你懂得),男人不能来得太快去的也太快,女人受不了也跟不上。
整个电影的前半段,女主看起来像个小女人,跟随着男主,离不开男主,可是后来,明显男主已经控制不了女主。
所以说永远不要以为男人比女人强大,可以控制女人,当女人发起疯来,你只有哭的份。
我想女主之所以后期失控,或许也是因为男主忽视了女主的感受。
毕竟女主的杀戮是从看到男主跟别的女人接吻开始,被看到的时候男主淡定的表情跟女主的激动形成了鲜明对比,男主并没有安抚女主,第二天甚至照常与朋友在一起而取消了原本与女主通行的安排。
抽烟的细节,男主说女主不喜欢他喝酒却不管他抽烟,但你该在那个时候跟朋友抽烟么?
所以并不是说女人说什么可以做你就真的能做,男人判断该不该做某件事的时候,还是要把女人的情绪考虑在内。
女主从头到尾,似乎发生了很大变化,可其实女人就是这样。
最初爱上男主,到发现他人格不正常,再到男主独自去喝酒晚归,接着发现男主工作的事情骗了她,直到最后拿男主的朋友做试验发现其实男主并没有那么在乎她等等这些,一个女人最初的美好幻想被男人逐渐暴露的缺点和本性打碎,于是你可以想象,其实最后那一刻,女人放手并不是一时的害怕或临时改变主意,女人虽然感性却并不傻,内心深处的理智和处心积虑的可怕不是男人能想到的。
两个人都是在生活中受到压抑的人,男主是因为工作失意,女主则是因为母亲管制。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又没有经受过这些压抑的情绪。
多少男人在对某个同事或领导堆着笑脸的时候,心里想要拿块石头砸过去,男主办到了;多少女人在因为家庭琐事情绪不好渴望男人安慰的时候,男人或者说累了要睡或者在陪朋友,而女主把男主的朋友杀了。
这点我联想的比较肤浅却很实际,这归根结底还是男人跟女人相互理解的问题,当男人工作失意的时候,女人应该给予足够的安慰和鼓励;而男人,应该在生活中更多地用心去陪伴女人,而不是因为工作、朋友,忽视女人哪怕很微小的感受。
或者,结尾又是说明男人感觉来的太快,女人却比较慢,女主还没回答是与否的时候,男主已经开始倒计时。。。
又或者女人的话不能信。。。
这让我想到一个笑话,一饿狼觅食,听到有女人在训孩子: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喂狼!
孩子哭一夜,狼在门外痴痴等至天亮,长叹一声:骗子,女人都是骗子!
最后两点,一是男人一定要好好爱你的女人,用你的爱把她装扮成天使,而不是在你的忽略之下变成恶魔。
二是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两个废材中年男女拖着房车去旅行,看起来弱鸡鸡傻乎乎的两个LOSER本来应该是搞一趟趣味知识兼性爱之旅的,看博物馆、逛自然原野,一副向上好学人畜无害的中年油腻男女形象。
没想到很快男主就暴露出暗黑本色,一言不合就杀人;关键是这种暗黑还唤醒了女主内心的暗黑,不仅杀路上遇到的人,最后连男主一起都杀掉。
平淡的长相、平淡的风景、平淡的情景配合轻而易举杀人的发泄感,对比强烈。
很酷的,陌生的,满足的2012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剧本。
西班牙锡切斯奇幻影展最佳女演员。
豆瓣上的影评大多配不上这片子,有一个叫舔爷的写得不错可贵之处在于带给我一种陌生的感觉。
同时是有意思的。
两个人穿着外貌很平凡,都有着阴暗琐屑妒忌神经质心理变态。
让我有抗拒和厌烦的心理。
渐渐看下来,却有说不上的满足感。
克里斯无法容忍一个胖子总往地上丢垃圾,于是借着倒车把它碾死因为奇怪的厌恶心理,克里斯用石头把一个旅游来的眼镜男脑壳打碎自己带的狗往地上拉屎被游客警告,两个人反过来说对方性骚扰,不停捉弄的同时,克里斯一时兴起把对方的脸打烂蒂娜在和克里斯一起的时候,竟然慢慢适应了这种表达情绪的手段。
因为克里斯和别的女人接吻,她把对方推到桥下脑瓜迸裂甚至克里斯都无法接受蒂娜的疯狂而拒绝和她性爱,于是她愤怒的用手解决。
第二天开快车撞死路边晨练的路人,只是为了发泄。
克里斯交到一个男性朋友,蒂娜倍受折磨。
于是勾引他。
又一时兴起在对方睡在帆布旅行车时连车带人推到悬崖下。
克里斯从头到尾是一个老练的杀人惯犯,邪恶到头;蒂娜只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单身女人,生活简单。
然而到后来克里斯被蒂娜后来居上。
两人相约跳崖。
最后一瞬间,克里斯跳下去,蒂娜稳稳的站着。。。。
除了杀人还有蒂娜的妈妈摆着摔倒受伤的姿势给女儿打电话,女儿忙于车震没接,于是妈妈淡定的爬了起来。
自行车拖鱼形舱。
蒂娜:“我没穿内裤。
” 说完后把克里斯那边的餐刀推到了地上。
克里斯:“我要捡起餐刀。
” 缩短别人的寿命就是减少他们的排放,杀人等于环保。
“喜欢你光着下体,脱下我的裤子,然后再我的腿上摩擦,把蜜汁涂遍我的整个腿。
” 铅笔博物馆,巨大的铅笔写信。
波比(狗)舔食呕吐物。
如果非要联系现实的价值讲这部片子的意义。
我突然觉得也可以说出一些。
它是非常正视人的内心活动,很客观展现人的真实一面的电影。
通常的电影,包括我们绝大多数的表达方式,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人自我描述自我认同自我表达,都回避掉这些。
这样的变态邪恶行为尤其是心理,是属于自己之外的他人,是属于这个电影中的两个失意的疯子的。
每个人都有浮现各种荒唐神经质的念头,但生活和习惯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用各种办法修饰遮掩掉了。
这部电影可贵之处在此。
渲泻和正视。
风和日丽 景色秀美迷人性感的英伦腔那车 那人那狗 怎么看都是个文艺的旅行风景片啊 噶搜 居然是两个loser 一路一边旅行一边杀人啊啊啊啊啊 喜剧在哪里啊喂!
(#`O′) 血腥镜头很多啊有木有看谁不顺眼杀谁 管你是明天结婚的新娘还是自带床铺的自行车旅行者谁让你碍我眼通过缩短别人的寿命来减少碳排量杀人其实是为了环保这种 扭曲的想法啊 还我三观 _(:з」∠)_ 不是很明白这部电影到底想传达什么人文精神我整个人都被弄得不好了!
据说还得了最佳剧情奖 神烦!
人生本就是场旅途婚姻如是新婚伊始男人血气方刚女人懵懵懂懂仓促组合后猛然发觉已置身社会泱泱各种新奇是必然这时的男人处于绝对的强势位置:首先两人克服了公共行为的不良习惯——否定了屡次乱丢垃圾者(倒车杀死的那个倒霉蛋)接着男子独自一人担起了家庭的负担——战胜了经济优越的邻居(杀死并推下山崖的金融精英)然后夫唱妇随的一齐共睹社会的变迁——鄙视了道貌岸然的同事(杀死一口一个环保的伪旅行者)此时已是中年按说是到了随波逐流的风平浪静。。
但婚姻却偏又遭遇了礁石暗涌这时候该女人出手了:第一个挑战男人有了or疑似有了小三结果当然是女人胜利了——女人用自己的手段消除了小三or疑似小三的威胁(杀死狂欢舞女)第二个挑战男人的兴趣or性趣开始天马行空——女人忍辱负重并将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将玻璃男踹下山崖)最后在十二孔桥上(别问我为啥非是十二孔?
我会反问你情诗为啥非要十四行!
)男人和女人幸福的终老何谓幸福——从一个男人角度来说“能够死在女人之前的男人最幸福”所以女人松手了男人放手了死了走了一了百了。。
另狗之不恋况母亲乎?
你怎么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呢?
极度的自卑,极度的自恋,两者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制造了变态杀人狂。
他把这当成心灵之旅,他对她说,这不只是性爱之旅,他要写一本书。
而她,是他的缪斯,灵感之源。
她欣喜若狂,为自己的爱人有这样的精神追求感到自豪。
可是他苦苦追求的灵感迟迟未到。
他指责车上的人乱扔包装纸,却只收到一个中指。
他无力继续指责,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他痛恨不讲公德的人。
他在倒车时压死了那个乱扔垃圾的人,责任在行人。
但他从中得到了某种平衡,所以他心安理得。
这也许是他从这次旅行中得到的唯一启示。
因为他开始无序杀人,以此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第二个受害者开着一个最新式的箱车,豪华,干净,居然更省油。
他们坚参观他们的新车,内心充满嫉妒。
受害者妻子无意中提到的一句话把他推到了深渊。
她说那是她丈夫的心灵之旅,他正在写第三本书。
他一夜无眠后,第二天早上追踪受害者并杀了他。
她捡到了受害者的那条狗,与自己误杀的那条一个样子。
她扔掉主人的项圈,利索从容。
他人的优越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罪恶。
她翻看他捡到的受害者的相机,终于发现是他杀了人。
她满眼泪水,指责他不该这么做。
他说这么做只是为了维护她的尊严。
好吧。
她接受了。
她带狗出去,遇到一个更有公德心的人,要求她把狗便装袋带走,不能污染环境。
如果她不听从,路人就要举报他们。
他出现,拿着一根棍子,为这被盗窃的道德怒不可遏。
他用木棍打死了他。
她不再恐惧。
他们去饭店吃饭,却遇到一桌奔放的女郎,在为一个未婚妻举办婚前的庆祝。
她去上厕所回来,发现那个未婚妻正在吻他。
她们当做一种游戏,34岁才找到爱人的她却感到自己的世界被侵犯了。
她把那个未婚妻推下了悬崖。
她的行为让他很不爽。
他拒绝和她做爱。
她带着未被满足的情欲疯狂开着。
他被晃醒后让她停车,她方向盘一偏,故意撞死一个跑步的路人。
他们抵达了旅途的终点,一座壮美的古桥。
这时候他在旅途新交的朋友也到了。
她对他们的友谊充满嫉恨。
她试图诱惑他的朋友,以便让他杀了他。
他不为所动,他也对她的无理取闹不为所动。
于是她走出门,把他朋友所居的小旅行仓推下了悬崖。
她用这种方式结束了争执。
他们手拉手,牵着狗,奔向那座桥,奔向幸福的终点。
在桥上,她放走了狗,和他肩并肩站在最高处。
他说,你确定这么做吗?
她说,yes。
倒数之后,他纵身跃下。
而她,选择了活下去。
阴沉的英国天空下,是梦幻般美丽的大地。
无数生命出生和死亡,默默无闻。
对于普通人,道德感是一个脆弱的东西,因为它未经理性的检验。
有恶之平庸,也有平庸的恶。
事实上,平庸才是人性,伟大属于神性。
所以平庸的人,其善和恶都没有厚度,随时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片中的这对男女面对人生的败局,对所居的世界充满愤懑。
他的寄托是死亡,她的寄托是爱情。
他最终纵身一跃成全了自己。
她却没有这样的勇气。
因为她更平庸。
看完本片走在路上都害怕有人從背後砍我或推我一把,你不會害怕坐捷運時有人從背後把你推下月台,這就是一種社會的秩序和道德,人人都小心翼翼的維繫公共領域的平衡,我想即使是旅行也是或多或少接觸陌生人的時刻。
你曾經看陌生人不順眼就給它巴下去嗎?
本片將這些不順眼一路下去。
初識的魯蛇男女相偕踏上英國古道旅行,看似一趟充滿性緻的自我發現之旅,在第一站就開始惡意,惡意直接殺戮,亂丟垃圾的男子,事業有成的旅遊作家,指責主角偷來的狗隨地大小便的多事男子,跟自己男友接吻的準新娘,...............只是在路邊慢跑的人,還有看來礙事的輕便旅行箱旅人,劇情發展使本來下手俐落精心設計的男主角讓散漫任性又壓抑的女主角開啟了心中黑暗的機關,事情越發不可控制,在男主心中浪漫瘋狂的燒車跳下古橋殉情的結尾,出乎意料的被女主發現並任性的遺棄了(養成了一個超級大惡魔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本片類紀錄片的手搖拍攝手法,以及路人男女主角的設定,就像平淡無奇的日常公路旅行,還是充滿詩意的英國古道之旅。
偏偏反差的將殺戮與惡意植入。
《神一般的眷侣》---英国影片《观光者》女的,老宅;男的,失业!
一对宝器,英国货,居然对上眼,结伴出游。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英格兰自然风光片,但是这对宝货四处开杀戒,血淋淋,坏了兴致!
而杀人的动机,一般都是鸡毛蒜皮或者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妒火胸燃,灭人浇火!
这部黑色幽默,由凭《杀手名单》闯出名头的英国导演本·维特利执导的影片,把公路杀手、风景游览、个人情感和没心没肺的黑色幽默等共冶一炉。
在让人哑然之余,还获得2013年帝国电影奖之最佳英国电影。
英国帝国电影奖(Jameson Empire Awards)由英国最具权威的电影杂志——《帝国》自1995年开始,每年均会邀请读者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喜爱的电影、导演、演员等提名名单,被称为英国的“民间奥斯卡”。
为何民众会认为它最佳?
(当然,我们也不必太认真,因为该年最佳影片是《007:大破天幕杀机》,呵呵)且,其还获得2012年“雅典电影”(Cult movie)的佳作之一。
2012英国独立电影奖上获得包括最佳独立影片在内的多项提名,最终拿下了最佳剧本奖。
女主角艾利斯·洛维还在西班牙锡切斯奇幻影展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一种认为是,主角都属于被社会定义为“失败者”的一类,他们的夸张表现(杀人、陷害他人等)正呼应了很多平民心中的那另一面!
那还有一面呢?
若可以摆脱个人视角,从大的世界经济角度而言,英国,这个既没有陷入欧元区的欧洲国家,也同时没被美国盟友一心视为老友的资深帝国,其现在的处境,和“失败者”有类似点吗?
他们需要在风景如画的人类历史演进中,依然靠不时上演几出“意外”攫取“意外”之财吗?
若是,那最后男主角结束旅程,一心跳桥的时候,看似柔弱的女主角却最后时刻放弃,自顾呆在阳光下,那女主角是谁呢?
黑色幽默,英国人当代思维!
值得您一看!
一群不要命的人向你讲诉自己的人生哲学
虽然有鬼一样的字幕时间轴 我还是看完了 Rossi!!!!
万年受evan的旁白好听极了!重点全偏……
啃生肉
从几个人的视角看看MOTO GP~
不懂GP的人貌似只能张着嘴看完本片
"You can't be the fastest forever. And when the red lights go out, nobody is looking back. The past is behind you. There is only one question, who's fastest now. " 現在看到這麼鬧騰有爱的46和58還是有點...ㅠㅠ
我觉得摩托车跟汽车的参与感,速度感,操控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猴王罗西是motogp里的传奇。
“最后,罗西重回比赛,因为他有能力,他一定得回来。他为赛车而活,他们也都是为赛车而活。”
永远的猴王!求背景音乐!
没有人会永远赢下去,但瓦伦蒂诺的光环永远不会褪去,当罗西在杜卡迪度过糟糕的两年后再看这部片子,我依然会相信重回雅马哈的“小飞侠”!希望这部电影不要成为rossi王朝的谢幕。怀念西蒙切利
哇太厉害了!!
罗西,我为你陷入疯狂!我要和你舌吻!
燃!
时速一两百码摔下来,看着都可怕,真是玩命地开啊
Fastest, chi è più veloce adesso?
7.5/10
优酷看不了
羅西的生涯加上伊萬的旁白,傳奇的紀錄片
开头那段超车真是太精彩,可惜我一直找不到全场的视频,sad…而且这里Rossi那段采访也好帅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