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本质是一种唯心史观,与英雄史观略有不同,阴谋论认为是一小撮阴谋家而非英雄在暗中操纵着历史,掩盖着真相,而普通人从小到大所坚信的常识只是被阴谋家灌输的谎言。
例如,阴谋论者会认为美国人从未登月,阿姆斯特朗只是在好莱坞影棚里溜圈;会认为鸟类由特斯拉发明,而非天然演化而成:一切鸟类的演化痕迹都由爱迪生伪造,只为抹杀特斯拉的功绩;而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也有很多美国人认为比尔盖茨是炮制病毒的幕后黑手,是为了推广疫苗,以向全美人民植入微型芯片,达到控制人类的可怕目的。
评分这么低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以为是要讲种族对立的尖锐问题的,前五集虽然算不上极为出彩,但也有模有样地讨论了一下用药、网络隔绝、假赛与残酷的生存。
结果来一个什么银狼大人,转宗教,再转偶像?
然后就这么转到索然无味的关于兽人人类化的最终大战?
完全没有立意,让前面变成了故弄玄虚。
还有,这个薺,关于她的剧情就没正常过。
上一集满还因为她的事和狼闹脾气,下一集就回去了并且两人谈得挺乐呵。
后来明明那个假银狼和满吵了一架 下一集又和和睦睦讨论演出的安排?
真的有考虑过完善一下叙述吗?
这跟写数学题只写一个答案没有过程有什么区别?
能给分的吗?
最终大战也是一个叫人无奈,搞得好像气氛很燃一样,也就那句熊那句“有吃的就是娘”和满的“做人类还是兽人是我的自由”有那么一点意思。
最后还搞出什么“银狼大人”成为idol的路线 ,真的令人无语。
也就这富裕的画风和动感的片头曲能添分了。
先吹一波网飞爸爸,前六集后六集一口气放送体验确实畅快。
先说整体印象,扳机的原创一直都挺有一手的,一直都很对宅宅们的口味,开头看到furry女主这个人设就挺讨喜的。
一些经典的今石演出味道很足,真正的媚宅也就只有扳机了(不过这次少了巨大萝卜)人设、演出、作画还有音乐一直是扳机的强项,在这部片子里面也是发挥超TV动画水平,流畅有张力的战斗场景,夸张的上色展现的人物心境,这些在全片里面无疑都是加分项。
片子的OPED应该算是我的本季最佳,动感活力的OP配合电子抒情的ED,在吊起观众热情之后又能很好地将其释放,特殊版本的ED画面配合也是绝妙。
不过在做好鲜艳的外壳的情况下,其剧情内核确实有些拉胯了。
问题主要出在了后六集,前六集的剧情内核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一集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指美利坚),小狸猫的性格也随着深入接触动物都市而有相应的成长,慢慢地能脱去JK的稚气,棒球篇就是很棒的进化。
不过后六集的观感就明显下降。
首先是狐狸闺蜜,从她和小狸猫的对话可以看出她知道所有的(表面)幕后操作,行事从容逻辑清晰,善于利用小狸猫,就和她的人设狐狸一样,狡猾多变,但是狡猾的背后又是对小狸猫的关心,从来都没有不相信小狸猫。
然而这么一个层次丰富富含魅力的角色最后的态度反转像翻书一样,只能说特别遗憾了,如果是15集的篇幅可能会好很多。
然后是我们的女主小狸猫了,在前六集的她经过闺蜜的教育本已经是脱去了稚气的外衣,但是冒险潜入医疗中心和后期对银狼的质疑又显得她有些幼稚,虽然整体上并没有憨憨行为导致全线崩盘,但是人物的塑造确实没有前6要好。
最后还是要说BOSS,敌我同源一直是扳机的老把戏,但是前面一直铺垫的类似X男人剿灭所有变种人的套路后面来一个纯种兽人的设定就很出戏,双狼的决斗也没有决战的感觉,闪闪就没了,相比于优秀的画面战斗却显得平淡。
不过这些缺点很明显是篇幅不够造成的,后六集叙事节奏过快导致人物并没有时间进一步塑造,相信如果是24集或者15集出来的成品会好很多。
虽说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吧,但是这部BNA依然是很值得一看的佳作,小狐狸和小狸猫谁不爱呢,还有不会有希望之花的团长银狼和爽朗帅哥信天翁,几位优秀的人设足以成为观看的理由了。
一开始以为是小魔女学院精神续作,但过于全能的男主,大部分时间都在无能狂怒,被绑架的女主令人一头雾水,遂认为是监督想通过塑造兽人与人类之间对立之余开始理解的同时,刻画女主角的成长。
结果。。。
(估计又是把半年番的剧本量塞到季番里,结果玩崩了)尤其是第四集黑帮大小姐到人类城市那段真的迷惑,一开始以为是为了表达以妮娜为代表的一部分兽人为了消除与人类隔阂而互相理解,并表明人类里也有接纳兽人的存在。
并且作为之后要发生的大事件的过渡。
在看到妮娜被关水槽的时候以为妮娜也要像他爷爷一样被蘸酱油吃了的暗黑反转,体现兽人与人类隔阂之深,经历危机后女主把她救下,妮娜再表达一波即使如此也希望能了解人类,给女主以启发,完成主角和配角的双重成长。
结果,一群人类见着妮娜在水槽里痛苦求救,看女主一脸焦急的样子一脸疑惑,还说“我们看她累了就把她放进海水里了”。???
我寻思着别人也没用什么兽人独有求救方式,你们是开派对把脑子开坏了所以看不懂她很痛苦在求救?
最后满救出妮娜说“我们回去吧”,人类一脸懵逼地注视她们离开。
然而观众更加懵逼啊,所以是两叛逆少女离家出走偶遇智力衰退人类团体的故事吗?
之后仔细想想,怕不是吉成借人类对兽人妮娜痛苦熟视无睹,自顾自地沉浸于派对之中,并自以为帮助妮娜帮她放进海水里的荒诞情节反映两者之间的深刻隔阂与无法互相理解。
然后未卜先知地刻画一波疫情当前,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之间对此表达出的事不关己和顺便发一波灾难财。
再讽刺一波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资本主义政府一直说着全力抗疫,然后政客却只关心自己的选票,并无时无刻不宣传着自己是在帮助底层人民,却完全不知基层冷暖。
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啊。
原来是和革命机一般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害怕害怕(大嘘,这也太扯淡了)总体来说,适合刚入宅的和实在没啥番补的人看,不然这迷一般的情景和人设真的就是浪费时间。
为什么结局又变成激光对波了啊?
跟小魔女学园简直如出一辙,出色的作画和美术风格,野心勃勃的世界观设定,元气略微过度的女主,前期良莠不齐的单元回,以及圆不回来只能靠打戏救的主线剧情。
只不过本作在主题更清晰,篇幅也比较正常的情况下,主线结局依然能暴走如此,还是有点出乎意料。
前几集给人面面俱到的感觉,除了族群这个主线,性别也好贫富也好,但凡社会问题全都要拿出来谈一谈,结果自然没什么深度可言。
有些单集的剧本实属神奇,至今没想明白为什么非要拉人贩子来作女权回的代表。
至于主线,前半虽然没有提出特别有意义的观点,但是对于几个主要角色的身份认同刻画还是比较细致合理的。
结果到后半主线不出意料的暴走了,一方面,女主过于单纯直观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合本作的主线,另一方面,随着反派角色的出场,主线逐渐被带到了阻止阴谋和正邪大战的老套路里,前期尝试探讨的问题被搅浑水,胜利和团圆掩盖一切。
个人还是更倾向于形式服从于内容的作品,而不是为了对波画得爽控制不住剧情走向的这种。
至第6集/这部动画是今日在B站翻排行榜时发现的,目前排在二十几名,比较靠后了,还好往下多看了几眼,要不然就错过它了:D画面色彩明快饱满,动作戏凌厉流畅,观感佳;人与兽的题材也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对剧情也很期待。
先释出的六集看完后,补了一些科普,感觉此番更有意思了,光是OP中包含的基因序列、史前动物、女主瞳孔中影像的变化就有很大的信息量,一些品牌的logo形象也兽化了(比如KFC),可爱又应景,歌曲《Ready to》节奏欢快爆好听;ED里的配色也太好看了,有童话感,片尾曲《NIGHT RUNNING》相比片头曲平缓一些,但在沉静中也感到一种隐隐的爆发力,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
此外,还顺道了解了TRIGGER(扳机社)、furry(兽人文化)、dlc(后续可下载内容)等名词,算是小小的补课了。
原本就有分歧的人类与兽人,其交叉势必会引来纷争。
从人类变为兽人的女主影森满从讨厌到想要去了解兽人世界,遵循个人正义的方式来守护兽人世界的男主大神士郎因满的到来思想也受到了感染,两人的互动让故事在奇幻怪诞中不乏人情味与思想性。
作品不限于不同种族如何和平共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打破对某个人(某个对象)、某类群体的刻板印象,接受变化、努力去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这才是作为世间的一个有血肉的个体的生活真谛。
这样的世界观和人设挺有特色,加上有点偏欧美的亮眼画风(这种风格的本人确实看得也少,这是很抓我的其中一个原因),在此支持一下这部作品,会继续追下去哒!
据说扳机社的作品很少出第二季,按现有信息看,《BNA》将有12集,前六集一下子全放出来直接就看完了,这第7集貌似要等上几个月了TAT。。
感觉12集不够看,也是无比期待后六集的剧情了。
初看BNA时,和许多观众一样,我认为这是网飞投资下一部探讨种族冲突与和解的时髦动画,一部迎合西方种族平等潮流的政治正确之作。
但随着剧情的进展,我渐渐发现:这部作品既没有真正关注种族问题,也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么“政治正确”。
让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BNA没有真正关注种族问题?
因为比起深入挖掘人类与兽人间的种族冲突,制作方Trigger采用了更讨巧的方法——用一个阴谋论来掩盖真正的矛盾,用一个替罪羊般的反派承担所有角色的怒火。
阴谋之论阴谋论本质是一种唯心史观,与英雄史观略有不同,阴谋论认为是一小撮阴谋家而非英雄在暗中操纵着历史,掩盖着真相,而普通人从小到大所坚信的常识只是被阴谋家灌输的谎言。
例如,阴谋论者会认为美国人从未登月,阿姆斯特朗只是在好莱坞影棚里溜圈;会认为鸟类由特斯拉发明,而非天然演化而成:一切鸟类的演化痕迹都由爱迪生伪造,只为抹杀特斯拉的功绩;而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也有很多美国人认为比尔盖茨是炮制病毒的幕后黑手,是为了推广疫苗,以向全美人民植入微型芯片,达到控制人类的可怕目的。
虽然荒诞不经,阴谋论却常常是虚构作品,尤其是大众文化中的常见桥段。
原因在于,阴谋论可以把一个难解的宏大问题简化为打倒坏蛋的简单冒险,直截了当,易于理解,为此更受广大人民的欢迎。
以新冠病毒为例,如果把它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战胜它的历程艰难、漫长、琐碎而充斥着科学术语,让人生厌。
但如果把它设置成比尔盖茨的阴谋,剧本就好写多了:主角集结身怀绝技的团队,与驾驶巨型Windows机甲的盖茨大战,最后打败对手,取得解药,和女主接吻,顺便拯救全人类,简单明了,老少咸宜。
而本作的制作方Trigger就很擅长阴谋论题材。
在其代表作Kill la Kill中,开头对德国法西斯政权诞生历程的回顾与对阶级森严的学园描绘,似乎在暗示这是一部探讨阶级压迫与追寻自由的反乌托邦之作。
然而随着剧情进展,我们发现真正的矛盾在于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生存之战,建立在“衣服是外星人控制人类之寄生物”的阴谋论之上。
在真正的敌人面前,统治阶级的精英与底层平民抛弃芥蒂,团结一致战胜了外星敌人。
这一作品中,我们会发现阶级斗争仅仅是一个表面元素,真正的冲突依旧是阴谋论下人为臆想的人类与外星人之争。
而在BNA中,种族冲突与和解和Kill la Kill的阶级斗争一样,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表面元素,因为人类与兽人的冲突、融入与彼此接纳根本没有得到深层探讨,取而代之的是暗中支配兽人多年的精英兽人与善良兽人大众间的矛盾,又一个建立在臆想基础上、把一切罪过推给最终Boss的阴谋论世界观。
种族之争但能否说BNA在对种族问题的探讨上毫无诚意?
似乎也不能对此全盘否认。
我们可以看到海豚集等相对优秀的独立剧情。
但就整体看来,我认为BNA对种族冲突的解释有些异常,也是我认为它事实上“政治不正确”的原因。
这个原因即在于对兽人悲剧根源的解释。
从开头可以看出,兽人饱受人类的歧视压迫,最终建立了独立自治的海外城市。
对照现实,剧中身为弱势群体的兽人无疑映射着以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与白人所主导的西方文明存在着天然的隔阂与历史矛盾。
但BNA对兽人悲剧的解释是怎样的呢?
一是因为兽人凶残好战的“原罪”:兽人只要聚集过密,就会失去人性,自相残杀,是悲剧的基因基础;二是因为“兽人斗兽人”的内部冲突:因为有融入人类统治集团的邪恶精英兽人煽风点火,牺牲同胞来为人类政权谋取利益,才导致了兽人的大规模死亡。
总而言之,锅都是兽人自己的,人类非常清白无辜。
我们尝试带入现实,在全美黑人反歧视运动爆发的前提下,把兽人带入黑人,人类带入西方白人,我们会发现什么?
首先,黑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是因为黑人有暴力凶残的基因“原罪”,聚居在一起必然导致社区治安混乱,死亡率大增。
我们甚至可以揣测其现实基础:美国黑人曾集体离开美国,在海外建设起名为利比里亚的独立国家。
尽管该国照搬了一系列西方政治系统,却依旧成为世界上最贫困与动荡的国家之一。
其次,残害黑人的元凶是想融入白人统治集团的精英黑人,换言之是黑人斗黑人的结果,白人完全无辜。
相反,主角所代表的两位友善白人还帮助黑人打败了邪恶的精英黑人,是大大的有功。
而此外,代表兽人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的白狼大神,其经历的转变也是从仇恨人类,到发现人类什么错都没有,完全是兽人自己作孽,由桀骜不驯转变为对人类的真正认可。
两位人类主角更是兽人的拯救者,不仅有着强于一般兽人的神奇能力,还有让他们恢复人性的方法,怎么看都有暗示白人对少数族裔恩赐的嫌疑。
我当然并不想往这个方向猜想,但这个剧情进展实在让人对此种猜测难以回避。
“政正”之路综上所述,BNA本质是一个以种族和解为卖点的阴谋论故事,其真正矛盾、最终反派均与种族冲突无实质关联。
但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BNA的讲述了少数族群融入主流的历程,即保守派兽人大神由仇恨人类,到信任人类,由以人类为敌,到发现敌人是兽人本身的喜剧结局。
但这个思路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紧跟时事,对少数族裔议题进行各种明示,一方面又回避对种族问题的真正探讨,以阴谋论和稀泥,且将问题全部归于弱势兽人一方,让人很难不产生政治不正确的联想。
而这种政治不正确的根源则在于,这部动画本身是一部以人类、或者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中心的通俗作品,并没有想真正探讨种族问题或对当前社会制度加以批判,而仅是一个醉心于多重反转的阴谋论冒险故事。
种族和解只是其制造时髦感与深度的装饰元素,一件吸引眼球的华丽外衣。
但其中人类由白到黑的形象反转反而使其变成了旨在批判兽人劣根性和仇恨主义的作品,落入了批判弱势群体的政治不正确之陷阱。
此外在具体技术操作上,与同样以阴谋论为中心的Kill la Kill相比,BNA的阴谋论缺乏新意,反派动机成迷:献祭同胞而永生的设定非常粗糙,三头犬为何竭力坑害同胞扶植人类也让人难以理解。
剧情更是进展仓促,缺乏铺垫,两位女主角缺少实质意义上的重大成长,导致整体观感欠佳。
抛开剧情设计上的技术缺陷不论,本剧要如何改进“政治正确”的问题呢?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循其它阴谋论选取反派的原则:要么选择强势群体为反派——如政府或资本家,要么选择外来势力——如好莱坞语境下的俄罗斯人与外星人。
这也是为什么比尔盖茨和美国政府是阴谋论的首选,因为得罪强势群体是政治正确所允许的,而对弱势群体则要倍加小心。
如果将三头犬换作盗取兽人力量的人类或外星人(或俄罗斯人),自然不会给人异样的联想。
有些红线不可碰触,宝可梦中小智涂黑脸被控诉“辱黑”便是前车之鉴。
想要在政治正确愈演愈烈的西方世界占据一席之地,Trigger社也一定要更加谨慎才行。
首发于B站专栏: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597354
关于种族的番剧从来不少,这一季就有索玛丽与森林之神,成群逐队!
西顿学园,映像研里也有一段河童大战人类的剧中剧,甚至还可以算上大宝剑。
一直在看,但却从未有现在这般的触动我。
因为,这个时候,我也成了一个生活在兽人城市的人类。
疫情就像万花筒照妖镜,把潜藏着的歧视完全揭露了出来。
在疫情开始的时候,国外的媒体对于中国的应对品头论足,而在疫情在中国初步控制却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时,中国的媒体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而在中间的留学生先是费力向外国人解释中国的政策,后是向中国人解释外国的国情。
最终却徒劳的发现人与人之间傲慢与偏见竟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肤色带来的歧视其实一直都在,在欧美的中国人,以及在中国的非洲人,其实是处在相同的处境。
这是一种并不明显,但是偶尔就会刺痛你的感觉。
在许多大学附近都有专门针对亚裔的青少年抢劫团伙,我认识的一个师兄甚至被这些小孩打破了头。
最近因为疫情在英国也蔓延开来,这种针对性犯罪更加多发了。
学校预计线下授课/远程办公三个月以上,自然而然留学生们就想到了回国。
由于回国人员要接受隔离,短时间大量的回国人员对国内的压力很大。
虽然一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千方百计的提前回国,但也有很多人就暂缓或者取消了回国的计划。
我一个同学甚至半个月前就预订了下周的票,却为了不给祖国添麻烦选择了退票。
然而留在国外的我们,处境并不安全。
不仅仅是病毒感染的危险,以及超市货物短缺,针对亚裔的暴力行为也开始多发。
这些虽然困难,其实都还可以接受。
但是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明明自己拿着中国护照却没有选择回国。
但是受到的,依然是辱骂。
一个已经回国工作的师妹在朋友圈里转了这么一个视频,提醒还在英国的同学注意安全:https://haokan.baidu.com/v?pd=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sv_4568241357619391325%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isBdboxShare=1&vid=4568241357619391325&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而在视频下方,点赞最高的几条回复却是这样的:
似乎国内的同胞并不领情。
我们一时间成了即非人类,也非兽人的第三种种族。
甚至顺口溜都编出来了,祖国建设没有你,千里投毒你最行。
全然忘记了两个月前是谁往国内寄口罩,也想不到战狼那句:“中国护照不能让你到达世界上每个地方,但他能让你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回来。
”此时的我们,如同女主一样,是人类,却生活在兽人的城市,想回去,却不被欢迎,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我们的面目和当地人并不相同吧。
(最后提一句,中国2020年CSC公派出国人员就有三万人,绝大多数的留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也是回国工作的。
中国现在的中青年科学家,大多数都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
)
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结局太拉胯
瑕疵:黑道公主被关水族箱那里有点太着迹了,上台接受欢呼那段已经足以传达编剧的意思。
另外一个小瑕疵:女主满的人类形态和听歌品味。
除此之外很不错,真的很不错。
有意思的想法:候鸟问题。
能想到“候鸟禁止随意飞入领空”已经很有想象力了,没想到还能更进一步进行探讨,佩服。
有意思的兽人:居然还存在着不向往成为人类的兽人,难以想象呢。
一路下来看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兽人,不要赞美的兽人、不要平等权利的兽人、不要无副作用就能变成人的兽人。
那么trigger社提供的人兽问题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所以不要说trigger社“将矛盾归于某个反派”“用阴谋论代替矛盾”,解决办法已经想到了,人类历史上也有人做过这种尝试了,难道真的需要把它拍出来吗?
点到为止就足够了。
trigger社提供的另一个人兽共处解决办法:
这也是目前主流的解决办法,效果如何大家可以亲眼目睹。
影森满和“制药公司年轻继承人”的尝试到底哪个会先成功,估计没有人能够解答。
不过似乎无论哪个终将成功,都难免无数年后一个种族重新分化为多个种族,一种文化发展成两种文化。
哈哈,今日的难题对后人来说也许不成问题,我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最后贴一张截图,对称与分割的运用,通缉犯与警方针锋相对,结合上图的男女主对视,可以看出trigger社还是花了心思的。
没想到这小成本制作的群演剧看得我眼花缭乱,哈哈,冲着范仲淹去的,还不错,主要是摄像太拉跨。
爸妈在看的~
拍得比较烂
实拍,现场录音,道具极其简朴,摄影好像用的手机一样,演员演技也一般,但拍范公,多给一星。看着看着倒觉得很质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