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弗里茨的尸体
El cadáver de Anna Fritz,停屍姦(台),The Corpse of Anna Fritz
导演:埃克托·埃尔南德斯·比森斯
主演:阿尔瓦·里瓦斯,克里斯蒂安·巴伦西亚,阿尔维特·卡尔沃,贝尔纳特·绍梅尔,贝伦·法布拉,蒙特塞拉特·米拉列斯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5
简介:安娜是当红明星、时尚界宠儿,一次聚会时意外身亡,被送往医院停尸间等待下葬,正巧哈维同伊万找在停尸间工作玻出去搭妹,得知这个平日遥不可及的漂亮明星就赤裸躺在停尸间,吸嗨后的玻同伊万打起尸体的主意,毒虫上脑的玻跟伊万不顾哈维的反对亵渎了安娜尸体,谁知安娜奇迹般的复活了,伊万想要杀掉安娜掩盖事实,一场杀戮就此展开...详细 >
结尾太突出,蹭时事过了,其余情感饱满,不错的家庭题材电影
距马赛港区40分钟车程的Méjean Calanque,崖边的房子被挤到精致的一角,以便所有窗子都能无死角的欣赏壮阔海湾景致,崖壁上方有着一座铁路高架桥,火车隆隆驶过时,就像孩子上了发条的玩具。在导演记忆里,这个村庄就是座理想的戏剧舞台。不过直至结尾,这出沉闷许久的戏才成为对观众友好的法兰西颂歌
越到后面越有魅力。当生活变得宽容,不再争锋相对的时候。三个难民孩子又进入了生活,生活总会有意外和惊喜。矛盾总会被化解,化解就是一刻的事。小细节我也不想深究,看完整部片子,我也变得宽容了很多。ps 难民小女孩真的美,是那种地中海的美。
节奏和观影的感受还是过于漫长,但影片时代与个人融合的表达还是值得嘉奖。
电影还得看法国的
本来平平无奇的,但后面出现了儿童难民元素,hmmm孩子的加入就改变了整个中老年片的调调
#Venice2017# 又是一部应该出现在戛纳的电影,当然今年威尼斯做的是难民关怀的局,也算可以理解。能看出导演自己的人生况味,不过拍得既老派又沉闷。搁十年到二十年前,拿掉最后一段大概还算不错,所幸话剧腔也算不过分,热点蹭得也不算难看。同题不少法国导演都做过,这部真得算不上佳作
前重看Un beau soleil intérieur
我多么希望像本片导演那样,眼中只看得到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
很一般的电影。
之所以会买这个票,是因为哪里看到说,虽然叙事平淡但是镜头语言很美。看了下来没觉得镜头语言有多美,叙事节奏也是电影节电影的克制文艺的调调,还好不累,没有睡过去。当然,法国南部马赛的海还是美的。
6.18梅陇广场。导演的个人经验与政治立场输出片,很无聊讨厌
属于那种电影节上最不会有耐心去体味,但其实挺舒服的电影。导演是典型68一代,14岁加入法共,24岁决裂。如此私人影像,恐怕也代表了已老去那代法国左翼在现实政治如此令人心灰意冷之下,力不从心的生命絮语。一整部电影何尝不就是为了Bob Dylan那一曲I want you,贵在真诚,包括难民那段。
3.5★
南法海边的法兰西颂歌
没想到这么一般
#74th Venice#主竞赛
中产演员妹妹,左派作家哥哥……在故乡重逢,告别,相识……法国版《海街日记》《海边的曼彻斯特》
海边小镇还有那个难民小女孩太美了~
突然变难民题材,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