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蛮好看的...不过再寒的破绽也没有结尾镜头寒...第一夫人惆怅地站在白宫二楼看道格拉斯同学毅然中带点惋惜地默默走开...则...就还蛮令人想到罗马假日的经典ENDING的...
道格拉斯老成了老头,但因为是道格拉斯,所以老成了一个腰板挺直亭亭玉立的老头,这样的老头,老女人们是无法拒绝的,尤其他整天西装革履戴副墨镜神情严峻地走来走去,作为特工,随时能从腰间拔出一把已打开安全栓的枪来,真正的男人就是这样既性感又有安全感,也只有真正的男人才能让女人觉得自己很女人,并感到身为女人非常幸福。
至于总统,没什么姿色,天天在别的男人的保护下躲在汽车里跑来跑去,去作一些满脸堆笑不知所云的演讲,《防火墙》里哈里森·福特的狗戴一个装有GPS的项圈,他也装了一个!
他的老婆,美国人们的第一夫人又不傻,她选择总统作为身家的保证,选择道格拉斯满足身心的享受——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完美的事。
所以,这部片子表面上是一部政治惊险片,但实际上是一部家庭伦理片(一部片子里藏着另外一部片子,谁说美国大片浅薄,谁说的谁说的?!
),剧情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对不起,习惯这样的故事开头了……就在今天就在今天,在不怎么远不怎么远的大洋彼岸,有一个叫美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最高首领叫总统,他和他的老婆住在一个叫白宫的宫殿里,由于这个国家老是要去管别的国家的事情,有些国家里的有些人就很想杀掉他,这些人被称作"恐怖分子",于是他在宫殿里养了一群人保护自己,我们中国古代叫锦衣卫什么的,地主家里的叫护院,他们美国叫"特工"。
这些特工里有个叫道格拉斯的老头挺老了,这个活干了二十几年,曾经替以前的总统挨过枪子,按理说这样的人值得信任了吧,谁知道他和总统的老婆搞上了。
同时另外一个假装精明能干实际表现软弱的特工萨瑟兰,不知道老友道格拉斯搞上的是第一夫人,还以为是他妻子,心里对他意见很大。
这时恐怖分子正在通过安排在宫里的内线准备暗杀总统,他们拍下了道格拉斯和第一夫人亲热的镜头,并制造道格拉斯就是内线的假象,道格拉斯只好被迫出逃,一个老头被大雨淋湿、躲在垃圾站里、偷车、偷衣服,这样为老不尊的举动,真让人扼腕,尤其他宫里的情妇心担得都快要焦掉,于是也不知道哪里弄到的钱,他去买了套衣服,先偷偷摸回来西装革履地和她见了一面,然后他又去见了另外两个女人,得到一些线索,跟踪一个恐怖分子到家里,干掉了他,虽然恐怖分子年轻力壮,现在的年轻人很没用。
第一夫人也和萨瑟兰说了,和道格拉斯有私情的是她。
这下萨瑟兰高兴了,他马上恢复了和道格拉斯的友谊,和自己的老婆有染不行,和别人的老婆就另当别论了。
道格拉斯也从来没有因为和别人的妻子有染感到内疚和心虚过,他中气十足地说"我爱她",美国人是怎么想的?!
当萨瑟兰怀疑他和他妻子有染时,他感到太冤枉了:不是她!
道格拉斯、萨瑟兰携手把恐怖分子搞定了,当最后一个恐怖分子胁持着第一夫人,总统先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时,道格拉斯几枪就搞定了恐怖分子,所以当道格拉斯离开白宫前去当特工培训教练时,第一夫人站在玻璃窗后面神情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她的身在这里,心早就跟着他去了。
白宫真乱啊,想起以前有个成人网站就叫"whitehouse"。
美国的电影可以表现第一夫人的私情,美国的英雄存在道德污点,美国、美国人和美国的电影真"奇怪"。
因为是家庭伦理片,所以虽然有一些动作场面和特工技术展示,但比起人物内心情感的波澜壮阔,这些都是次要的。
道格拉斯被恐怖分子陷害、被同事追捕,我们没有看到他被逼上绝路的绝望和紧迫感,也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较量有多少特工专业技术,就几辆车开来开去,自己装了个电话窃听器,往自动门上贴胶纸,打声东击西电话……至于几个匪徒太没用了,不堪一击,他们的表现完全没有衬托出道格拉斯作为一个英雄的伟岸。
至于那个因《疯狂主妇》大火的埃娃·朗格丽娅,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出现这个角色,穿着一套黑制服跑来跑去,玩制服诱惑吗,单就情节而言,真是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更好啊。
——《青年周末》
终于看到一部电影给美国总统戴了个绿帽,而且还没有死.美国的氛围允许,而且美国人也擅于调侃政治家.好莱坞这样的片子实在太多,看过了就当消磨时光,也不会觉得很无聊.
记得前些年我们拍了一部《中南海保镖》,那好像是李连杰主演的,以拳脚功夫加枪战来推进主题,但保护的人却极无聊。
而这部老美的电影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尽其职务,不折不扣地保护着应保的对象,片中侦破与枪战交替,美女同美景共现,那一份友情冲击着在肩的重任,加上一些私情,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老外是挺能玩虚的,关键一类总是在黑暗中进行,看得眼睛吃力,不过这却大大地节约的制作费用,不需要的场景就让它隐在暗中了吧。
去看是因为基佛.萨瑟兰,24小时的主角。
后来才发现只不过是配角。
剧情比较简单(比起24小时来),恐怖分子也比较弱,几下就被搞定了,除了了手机也没见到什么新鲜的东西。
有些剧情也没交代清楚,比如关于道格拉斯和第一夫人的照片,怎么得来也没交代。
道格拉斯延续《保镖》的角色,只不过这次和第一夫人扯出了点婚外情,一是慨叹美国电影的尺度,一是有点好笑。
总统可以和实习生,那么第一夫人也可以和保镖,当道格拉斯说真爱的时候还真有点搞笑。
一开始的情节感觉相当逼真,看一下美国总统的保卫工作的真实状态,不过后面的情节有相当多漏洞,如果保安工作做成这样也未免过于容易刺杀总统。
利用无法言表的情况来诬陷,被诬陷者历尽万险孤胆英雄拯救危局,故事虽然老套,但仍具有可观赏性,尤其对很少看美国大片的年轻人来说,这还是一个非常精彩火爆的电影。
昨晚刚看完下载的版本,片子不错,对得起我的电脑(因为下的好多烂片),片子虽然情节老套,且有24小时电影版之嫌,内容算是紧凑,也激烈,老帅歌演技不错,要求不高的话值得一看。
金·贝辛格 Kim Basinger / 迈克尔·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 吉弗·莎瑟兰 Kiefer Sutherland / Kristin Lehman / 杰姬·布鲁斯 Jackie Burroughs没错,这不是好莱坞某大牌聚会的名单,也不是某颁奖礼的出席嘉宾,这是影片The Sentinel的主演们,老迈克又一次西装革履拿起了枪还真有几分往日风度;杰克.鲍尔这次还是固执的走自己的路,看来他打算把这个类型死磕下去。
绝望的主妇在闲暇之余来秀一下自己性感的身材。
至于金,奥,天啊,这里面竟然有金.贝辛格。
通常我们说一只球队有许多大腕,但教练要把他们融合到一起,只有产生了化学效应,球队才能有好的战绩。
同样这样一部融合了众多明星大腕的电影呈现给我们的竟然只有物理效应。
一种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物理效应,一种即使放置一万年猛加各种催化剂氢氧硫钠钾全都掺在一起也不会产生任何化学效应的物理堆砌,毫无生气,惰性气体。
一群明星的物理效应。
麦克·道格拉斯的大名很早前就听过,不过好像和他没什么缘分,这次算是我记忆当中的第一部片子。
总的来讲还不错啦,身材行动眼神什么的,都挺入眼的,相对于其他好莱坞大牌,感到了一丝贵族气24小时里的那位,好像并没有太过出彩的地方,不会是被大牌之风盖得默默无闻了吧,倒是金很有感觉的咯反恐反成这样还是头一回见,总统贴身保镖竟然是前KGB成员,真不知道特勤局局长吃什么的,他比道格拉斯更应该辞职嘛,人家不过和总统夫人搞婚外恋,他竟然不知道自己下属和克格勃搞姘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我们老麦还是很不计小节的,如果换了别人,天天从早到晚地为总统卖命,又挡子弹又被追杀的,到头不但升不了职,被那些纸上谈兵的人瞎嚷嚷,还让人诬陷,还不逼出个叛国罪出来,可见特工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哇当然了,能到处搞婚外情的,甚至连总统夫人都敢想的,也是出于平时心理素质的训练哪一个搞笑情节,麦克被人后背射了一枪竟然还能又骂又逃的,好像一点事都没有;轮到腰部中抢了,他竟然站都站不稳了,貌似还是后背比较强大一点
居然连总统的老婆都敢搞?
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克林顿时代就更有意思了,老克在前面和莱温斯基,后院里老婆红杏出墙……嗬嗬
稍显单薄,但还挺好啦,认认真真拍电影值得鼓励。影片里的女性互助拍的比好东西不知道好多少倍
6.7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恐怖片,何时才能正视女性的困境
靠洗花水祛除霉运,戴孔雀翎求得幸福,天堂在母亲脚下,生命在女人子宫。米兰加保人的财产由女儿继承,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女孩的满月礼。这边的女孩不被重视,在电影院厕所里梦到被摸下体。长了双器官的婴儿要从性别里择一,意外诞生的婴儿要被丢弃。弃婴舱倒数的三十秒,也是母亲真正切断脐带的时刻。
温情叙事细腻,角色鲜活,平凡故事戳中泪腺。
#2024TIFF 看了地母发现我去年也看了张吉安导演的作品,补个分
张吉安导演延续了从南巫开始的超现实镜头。“蜗牛”寓意着性,戴胜鸟寓意着新事物,大悲咒花车、夜空中在屋顶上行走的人……简简单单,荒唐不已,充满张力[强][强][强]摇篮凡世
好看的电影,剧情有意思,推荐给大家
#HKIFF49 电影院洗手间的那场哭戏简直是灾难……
有人觉得反派选角失败,但我认为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反而符合角色设定
马来的民族结构非常复杂,然而女性共享着相似的命运。但本片既想呈现这种议题,又非常迷恋于拍摄巫术等民俗的东西。看完不知道导演到底想拍什么。
演员演技都不错
2024tiff 看的人昏昏欲睡,从视听说没什么调度,即便是用了一些有想法的镜头,也没有太大作用。内容更别提了,以为张吉安去年和那扇门有竞争,这次拍了个类似的。实际上远远不如。叙事直给简单,导演毫无深挖的欲望。民俗的添加更像是大学生毕设的做法。婴儿与母亲身份的联系已屡见不鲜,想以题材夺人眼球也根本行不通。加半星给映后可爱的导演和演员
很subtle 近乎纪实片的风格 两场情绪爆发的戏稍显尴尬
看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第一次没有留意的细节,但是还是没有改变不喜欢这部的感觉( )比上一部五月雪更易懂更明了一点的剧情,但是在这之下又塞了很多民俗、宗教之类的元素,以及听了映后感觉导演加入的这些元素及混搭组合让这部的表达非常个人化。看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对于性侵犯的处理过于正能量和理想化了吧。
里面很多文化符号不太了解,不过能看出导演想表达很多东西
对于堕胎与弃婴的伦理问题,在看影片之前我大概会完全是一种支持进步价值的判断,对保守嗤之以鼻。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迟疑了,甚至不太有答案,很想问导演是否也是如此。导演在影片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只是用对于角色的体认去呈现这个故事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堕胎或是弃婴,影片既在结尾解构了一种传统,但同时也去呈现进步的现代人始终无法回应传统里那古老的拷问,生命与母亲的关系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人如何面对一个由完全的创伤所带来的生命?我们断然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就像婴儿岛的存续一样,它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一个不完美的、勉强的方案,我们终究要诚实地去拥抱命运中那荒谬、不合理的痛苦与熹微却珍贵的喜悦。
支持张吉安导演
Pavane for an infant借用拉威尔的*for a dead princess熟悉的张吉安语法符号,华人女性在异质文化中的主观经验,落点在非自愿生育上给女性带来的伤痛,正邪对立被摆在两性之间,显得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张吉安对于那个不一样吉隆坡的描绘,仍然令人深陷其中,大都市景观几乎完全被隐去在背景中,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的看不出时代背景的生活场景,无时不刻被大自然的神秘气氛所侵入,观影体验上有一种跟着女主的那句台词深呼吸的放松感,母系氏族的奇观性舞蹈,好像在告诉女孩们可以有逃离的出口,然而结尾印度婚礼的孔雀舞又好像在宣告一种背叛。每部必出现的拿督公,这一次被狠狠黑了一把,也算是一种自反的趣味,还有拿文艺男青年开涮,引起全场哄笑。比五月雪观影体感友好一些,但是没有了五月雪最后的震撼
天堂就在母亲脚下,男人都不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