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利的巴菲
Bareilly Ki Barfi,बरेली की बर्फी
导演: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
主演:阿尤斯曼·库拉纳,克里蒂·萨农,拉吉·库玛,潘卡·特里帕蒂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年份:2017
简介:生活在巴雷利的年轻姑娘比蒂因为几次失败的相亲而沮丧不已,准备离家出走的她偶然看到一本书《巴雷利的巴菲》,书里的女主描述简直和自己一模一样,不仅性格特点一样,连生活爱好习惯也一样,完全就是照着她写的。比蒂一心想找到写这本书的作者,与这本书作者的邂逅开启了一段寻找爱情的奇妙旅程。当然,虽说寻爱的过程妙趣横生,爱情的得..详细 >
所以里面插进来的那段往事用的是哪部片啊(固定班底雷打不动的好处,可以用自己以前老片片段给新片做前史)!
突然变难民题材,一脸懵逼。
冷门
隔壁厅在放coco 然而这个厅的人是隔壁厅人数的一倍 果然是法国人啊。。。我是真看不下去啊。。
节奏和观影的感受还是过于漫长,但影片时代与个人融合的表达还是值得嘉奖。
很一般的电影。
关于漂泊与归根的故事 所有人物设定都不合理 但马赛的海湾值得留下来
巴黎飞香港航班上看的
还想着怎么和《尘世之光》是相似的感触,原来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同样的人。这样的电影,是生活的细流啊。最后的对照镜头让电影飞了起来。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心灵港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如从小成长起来的家庭,亲人,玩伴。年迈的兄妹能够再次相遇,彼此扶持,已经是难得的福分。
相较于同类家庭题材的法国电影,这部实在平庸,前面看得我昏昏欲睡,后面难民小孩的情节,气得我立刻清醒了!MD我每年交那么多S不是为了救助这帮难民小孩的!导演真有爱心的话,大可以请一百个难民小孩去自己家住,何必拍个电影恶心人!一星给风景好了。
距马赛港区40分钟车程的Méjean Calanque,崖边的房子被挤到精致的一角,以便所有窗子都能无死角的欣赏壮阔海湾景致,崖壁上方有着一座铁路高架桥,火车隆隆驶过时,就像孩子上了发条的玩具。在导演记忆里,这个村庄就是座理想的戏剧舞台。不过直至结尾,这出沉闷许久的戏才成为对观众友好的法兰西颂歌
人生片段
叙事上还是老毛病,反倒显得最后这个难民处理还有了些新的视角
3.2分。所以重点在说什么?!
家庭故事与难民题材的互文,故事告诉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相互的和解与不放开的手,另外马赛的海真的很美,夕阳下女人们的红发也很美,3.5。
看前半部分以為和back to Burgundy講一樣的故事 後來發現不是的 我根本看不出他想講什麼故事(攤手)這片子為啥能提名金獅???ps四川好人是什麼梗?跟孟京輝那個四川好人有啥關係麼#hkfff46@hk film archive @2017-12-09 22:02:34
家庭剧,处处神来之笔。比如喜当妈,比如如何解开一双不愿分开的难民小朋友的手,尤其是导演用前作中几位相同主演的影像片段来表现他们年轻岁月,延续着马赛的城市变迁。
#Venice2017# 又是一部应该出现在戛纳的电影,当然今年威尼斯做的是难民关怀的局,也算可以理解。能看出导演自己的人生况味,不过拍得既老派又沉闷。搁十年到二十年前,拿掉最后一段大概还算不错,所幸话剧腔也算不过分,热点蹭得也不算难看。同题不少法国导演都做过,这部真得算不上佳作
前半段感觉像是哈内克家庭伦理剧,后面难民一出来味儿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