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毒诫平反。。。
看完觉得很棒,难得脱离港式流水线模式的警匪动作片。
甚至觉得充满了人文关怀,主线清晰明了。
豆瓣竟然只有4.8.。。。。
也是无语了,如果你想要高潮迭起爆裂场面,还真是没有,有的是平缓的叙述,浪子回头的无奈,江湖人的身不由己。
缓慢的节拍虽然很主旋律可是导演的精心随处可见 为以后不会再多的青云档加分,为火力全开的张晋加分,为林家栋老戏骨加分,为导演的情怀加分,为片尾超贴合影片的曲子加分毒诫我给8分。
关注小人物,关注频繁很多人可能不会轰轰烈烈。
但是人生其实就是,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热爱的人生。
人人都会走各种各样的弯路,有些错误可能是致命的,但有些错误犯了以后,如果能及时改正,他们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去逃避任何的,过去,包括你不好的历史,包括你的家庭,包括你的朋友,包括你经历的种种好的不好的事情它都是你的一部分,心花路放中提到的,这属于你人生的阴影,他也在帮你成长,帮你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
带着期待的心情看的毒品片。
不行啊。
除了片头的一些毒品交易现场比较刺激,后面就不太对劲了。
我跟我老公说,叫你不要吸毒,叫你不要做黑社会,叫你不要吸烟。
你看看就是这样的下场。
然后我老公简单地回答我说没有。
我说过,绝对不会跟吸毒的人在一起。
如果发现要马上离开。
因为吸毒的人失去了自己,更顾不上你。
不是每个在舞厅工作的女人都可以遇到真爱,大多数是遇到人渣。
吸毒除了虚幻的快乐,什么都没有。
黑社会最后都会死于非命。
吸烟的结果是肺癌。
做一个正常人,其实不易。
我只希望宝宝能够做一个普通快乐的人。
平安喜乐。
电影里最后看见小弟癌症吐血,刘青云说出这么一句“自古英雄人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其实原诗是说的名将,这个情节,是现实里香港14K的教父,胡须勇在世时,当年的一个小弟得了癌症,探望完之后对记者的感慨。
《南方人物周刊》对话胡须勇——黑不可以变白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17/11/102310_410128646.shtml :人物周刊:你怕死吗?
胡须勇:说不怕死是假的。
特别是二三十年前,每分钟都可能死掉。
但那时我没办法,如果不是穷,我也不会去挑战大圈仔。
有时很感慨,一个人在家看以前的照片,数数多少人死掉了。
上个礼拜,我一个小弟刚刚死去,他跟了我三十多年,又比我先去了。
睡不着时我会想,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不过更多的,刘青云这个角色来源于现实中香港慈云山十三太保里的老大陈慎芝,他当年在慈云山的诨名就叫茅趸华。
他也确实在教会办的戒毒会里积极戒毒成功,反过来帮大家戒毒拿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还积极参与帮会调停。
陈慎芝 游走黑白两道http://news.ifeng.com/a/20140917/42007568_0.shtml电影圈演很多黑帮配角的李兆基就是他曾经的小弟,基哥可能就是电影里林家栋的原型。
陈慎芝说,别人叫他香港的“活化石”。
抛开几许自得,这个形容有几分在理:他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一岁,经历过香港的盛世和乱世;他曾经是古惑仔、“道友”、蹲监的恶人,现在是基督徒、政协委员、影视剧顾问、住在豪宅区的商人。
他写短信的落款是:杰青慎芝(十三太保茅趸华)。
“杰青”的主流社会肯定,与混迹江湖时“慈云山十三太保”之一外号茅趸华(茅趸指泼皮无赖。
“华”取自母名,故其又名陈华,人称“华哥”),二者一道,构成今天的陈慎芝。
香港就这么大,而66岁的茅趸华又认识太多人。
前些年他去夏威夷作反毒讲座,移居当地的前女友专门找他吃了顿饭——她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华人圈就那么大”,便开着拉风的野马车寻去了。
饭后,前女友拉他到海滩,痛骂了半小时。
当年还是大排档老板女儿的她劝他戒毒无果,无比失望,多年后,她所有的不满一时间全发泄出来。
茅趸华被困在异国他乡的沙滩上,心怀愧疚,无力反抗。
其实只是一笔岁月的账。
她早已嫁为人妻,老公也是香港人,做警察的,他晓得“慈云山十三太保”是何许人也。
两篇专访都写得很有意思,毒诫不光是讲毒品,可以说是集中了以他们两人为代表的香港黑社会成员的经历,电影拍得很好,很写实。
黑社会,哪有什么英雄,威风,99%都过得提心吊胆才是真。
陪你好好吃一顿饭,陪你去看景色,不在于有多少钱,在于心安。
同样的景,心不安时,看到的只有心中忧愁之事,心若安定,便看到多姿多彩的景。
“我把你带进坑里,我也要负责把坑填平。
”是否有朋友会因为自己犯下的错,逃避去面对去弥补,而错失一个朋友呢?
人生遇到的人很多,发生关系并住进彼此心理的不多,不要因为做过的某件事,而使彼此关系淡漠。
缤纷色彩的喇叭裤,还有各种男士高跟鞋。
为了称托前后反差,服饰也是一种特色。
故事通过男主角叙述倒回的手法,串连起整部影片。
说是四位男主角可能有些勉强,那就姑且称为四位男演员吧。
这四位男演员应该都算得上港产片中的佼佼者了吧。
光捧得金像奖的就有三位哟,虽然一位未能捧杯,但他在观众心中早就成为了无冕之王。
这四位男演员:刘青云、林家栋、张晋、古天乐。
看看这阵容,演技应该不是问题,只要编剧和导演过关,影片还是挺有看头的。
就是带着这份期许,走进了《毒诫》的故事。
以往涉毒题材的影片,故事重点都放在缉毒上,而这个故事却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将吸毒之人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完成自我救赎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过程。
70年代的香港黑社会横行(打架斗殴、偷窃抢劫、吸毒贩毒、收放高利贷等等),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也有不少误入歧途的。
故事中的慈云山三兄弟也正是沉沦在这个时期的不良少年。
故事用平实的叙述,昏暗的光线、斑驳的老屋、腐烂不堪的病体向观众讲述着沉浸在毒品泥潭中的人们,如何的丧失自尊、如何的挣扎反抗、如何的走向死亡……影片男主角陈华从吸毒、贩毒、戒毒一步步走来,在他身上经历了家人的嫌弃、家父的离世、妻子的抛弃……一个连亲情、爱情都丧失殆尽的人,每日如同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从未曾渴望过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直到他看到曾经的毒友已经成功戒毒回归到正常人生活,才如醍醐灌顶般大彻大悟起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经历了生理、心理双重考验后,如涅槃重生的陈华终于带着兄弟们成功戒毒。
换回了来之不易的正当职业、逐渐恢复的身体、家人的回归……曾经的慈云山三兄弟,每个人都如获重生,完成了人生的大逆转。
正当他努力规劝仍在贩毒的老友(古天乐饰)回归正途之际,老友就被黑帮仇杀给逼死了。
不过我始终认为这个梗安排的过于唐突,人物结局也过于仓促,明显没有给剧情加分,感觉有些累赘了。
当然了,编导们不过是想再次告诫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我掌握的,只有自我救赎才是正道!
此片名叫做《毒。
诫》,由刘青云、张家栋、张晋主演,古天乐友情出演。
其实我就想说,刚刚看到这部片子怎么样都以为是一部经典的香港式警匪片!
但是没有想到,看到三分之一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教育片啊......此部片子可以说是告诉了我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毒品这个东西不单单是会要你的命,还会害的你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反之,当你远离毒品之后,你能做的有很多,你的心里能得到安稳,你能找一份正当的职业,好好做你有可能高升,能成为香港十大优秀青年,走上人生巅峰!
其实啊,宣传禁毒是很应该的,但是片子的内容有些过了,太多篇幅都在诉说戒毒之后会怎么样怎么样的好,反而把戒毒的过程和不容易个略掉了,其实戒毒的过程中,很多事情已经是无法去思考的了。
从电影的角度上来说,觉得这部片子真的没有任何的可看性。
但从教育片的角度来说,希望对大家都有警示作用吧!
找了一些资料,当年慈云山十三太保中在外名声比较响的有以下几位(其余继续在道上混的退居二线的隐姓埋名的不得而知,以能搜集到的明确资料为准):“茅趸华”陈慎芝,片中刘青云扮演的陈华“高飞”李兆基,片中林家栋扮演的喇叭“猫仔”陈振辉,片中张晋扮演的猫仔另外还有自投资拍摄自传《濠江风云》的澳门大佬“崩牙驹”尹国驹看了几片影评,都说十三太保为什么拍来拍去就三个人,并且说喇叭和猫仔没有存在感。
首先,我只能说,就这三位转型成功了。
现在拍黑帮片不能像以前那样宣传暴力,只有从这里面去挖掘转型成功的人物。
第二,喇叭原型是李兆基,对,就是古惑仔里面那个贪心胆小的基哥;另外猫仔的故事,我放条链接吧,有兴趣的朋友戳最下方链接。
香港福利院老社工年轻时曾为著名“古惑仔”核心提示:2014年8月,65岁的香港福利院老社工陈振辉因癌症去世,这名生前在福利院照顾了30多年老人,被大家亲切为称呼为“猫仔”的普通社工葬礼上却意外的出现了众多香港社会名流,而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就连警方也闻讯赶到,在殡仪馆外拉起警戒线逐一盘查每名到场者,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第一次得知,这个平日里为人谦卑和善的老社工,年轻时竟是香港黑帮中赫赫有名的“古惑仔”。
《毒。
诫》是一场在信仰里的出死入生。
人生两件事做来最辛苦:堕落与转身。
堕落是向魔鬼要快乐,转身则是和欲望做切割,每一件事情,不光辛苦,更是痛苦。
十个大哥,九个坎坷,最幸运的只有一个,从魔鬼手中逃离却依然能收获快乐,这样的人生,太牛掰了。
《毒。
诫》,改编自香港大佬陈慎芝的真实人生——曾经的慈云山十三太保之首,后来的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从“道友”到“拆弹专家”,他的一生,每一段都让人“触目惊心”。
少年出道混黑帮,刘青云的“茅趸华”(原型人物:陈慎芝)在经常出没的地方藏了无数把“家伙”,有人敢招惹他们,就会招致他们的攻击,慈云山“十三太保”就是这个时候成名的。
少年的不羁与放肆,都在这段岁月里,时代赋予他们光亮的彩色,打打杀杀的人生看起来带劲极了。
再出场,“茅趸华”在九龙寨城开始了看白粉档的生涯,染上毒瘾,人生滑坡,小弟林家栋“喇叭”(原型人物:李兆基)和张晋“猫仔”(原型人物:陈振辉)都跟着陷落,整个时代泛起黯淡的黑白色。
但堕落不易,要放弃尊严,要放弃最爱的人,苟活的像一只臭虫,这是一段最黑暗也最挣扎的人生,除了针头寻找血管的流向,再也找不到任何活着意义。
其实,影片从一开始就打乱了时间的顺序,夹杂其间的,是青春时期的爱情与人到中年的平静睿智,爱情是一段只属于古惑仔的爱情,偷车,抢劫,霸王餐,从警察手中偷来的礼物……少年男女的邂逅,再平淡都有火花四溅的可能,所以相爱成为命运;而平静与睿智是毒瘾解脱后看淡平生的旷达,一个不曾向命运低头的人,又怎么可能向陌生人低头,不卑不亢的问答,显然让他赢得评审好感,跨出了从大佬向杰出青年转身的那一步。
看《毒。
诫》是个深受碰触的过程,从飞扬跳脱的持刀少年到安安稳稳过人生劝人戒毒调和黑道矛盾的中间人,“茅趸华”的人生不能用精彩二字概括,更多的,则是信仰的改变,父亲葬礼上吸食的毒品以及像狗一样被丢弃的吸毒人,其实在他心里做了一个生命的闭环,让他得以从黑白世界走进阳光里,而我们看到的,也就并非全然是人间喜剧。
光阴,最厉害的武器,他一面记录时代的沧海桑田,一面让英雄慢慢衰老,消减了豪情纵天的锐气,却也将灵魂雕刻出更加细腻的质感。
就像“茅趸华”自己说的那样:十个大哥九个坎坷,他是最幸运的一个,不但自己躲过了毒品,牢狱,以及仇家的相继捕杀,还带着朋友一起冲出了重重包围。
有时候,那些真实的人生,电影都不敢演完整了。
又送项链又送唱片啥的,影片做了很多这样的暗示。
最后却没有将这个矛盾展示出来给男主角抉择,虽然有一些狗血,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还不错。
虽然有一些网友说拍的很平庸,我也不否认。
但是确实展示了真实人物中的很多情节。
如果是我导演的电影,我会把古天乐当主角去拍。
放大送钱给戒毒所但是戒毒所不敢收,放大古天乐想戒毒,却戒了又吸吸了又戒这些矛盾,跟刘青云做对比。
然后把结局改成刘青云被仇家枪杀。
古天乐因为亲眼看见刘青云被杀死而下定决心戒毒。
但是他戒毒的时候还会有很多帮会分子骚扰他,他不得不将自己转变成为一个游走在警方与黑帮之间的中间人,而且也不是好人。
回顾Rossi的100胜太美好了!!从faster拍到fastest,Rossi的对手们换了一拨又一拨,呵呵~~也让我想起来这赛季又拖了四站还没看了。。补。。。
很详实有料的纪录片。节奏控制、氛围拿捏的火候都不错。还有点励志的煽情味道。
罗西,我记得你了,你一定要再拿个世界冠军!
我觉得摩托车跟汽车的参与感,速度感,操控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猴王罗西是motogp里的传奇。
Lorenzo也不容易...
虽然有鬼一样的字幕时间轴 我还是看完了 Rossi!!!!
一代新人换旧人
玩命的都好看
不懂GP的人貌似只能张着嘴看完本片
感觉这部比Faster好看一些!虽然这几部配乐用的都是一个人/乐队,但这部配乐存在感挺强的。喜欢远镜头追着赛车手转弯,周围的一切都模糊起来;还有几段montage也很喜欢。另外Ewan的配音水平也有进步。时隔多年回看这些人的事业发展就很感慨,有的人当年感觉前途无量,可后来表现好像也没有很亮眼;有的人感叹别人转去superbike可惜了,可过几年自己也转去了superbike。采访这些赛车手时大家都是从几岁就开始骑摩托,但好多人的高光时刻真的很短暂,不过转念想想,能站到过领奖台上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是吗。
燃!
看完此片,我更加疑惑了,在一向如此危险的运动中,Stoner是如何在一次次车祸中保护他那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的?
每次看motoGP的片子,都像在看Valentino Rossi的纪录片。偶尔看到别人夺冠时,才反应过来这是motogp罗西小的时候也太萌了,圆圆的脸,真的好圆家乡的服装店模特身上都插着罗西的头像,披萨老板也会把包装袋上电话号码里的46做高亮还有Marco Simoncelli的采访,每次看到这么鲜活激情四射充满天赋的选手的结局,五味杂陈原来日本的摩托车厂这么nb,一大原因是二战后禁止日本造飞机,航空发动机工程师只能转去了摩托车行业……早知道这样我可能当年也学航空发动机去了……哪天不想搞了,也跑摩托车厂去……不得不说人的一生很多节点,稍微给点儿外力,就会偏到不同的航向。就像当年看完wonders of the solar system,后悔没报天文一样。但人生就这样,不同的分支有不同的奇幻世界,还是希望多多探索,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希望早一天能当上护林员
敬佩
比faster好看一点,开头追至最后一个弯角绝杀那段超级燃,整体还是感觉稀碎啊。罗西真是我见过的长得最像猴子的(帅)男人,猴系男是不是都很开朗😃
nt7
时速一两百码摔下来,看着都可怕,真是玩命地开啊
作为motogp拍的很好,作为motoGP的纪录片我觉得有点重复,纪录片里讲的只要经常看比赛的都能知道,各种爱恨情仇心机报复比这还明白。我觉得拍一些普通观众不知道的事情更好一点。
羅西的生涯加上伊萬的旁白,傳奇的紀錄片
钟爱速度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