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不能说正片很不错,甚至...我还有点庆幸山姆·雷米没有执导WOW电影,不然到时候电影和这片一样无聊而且让人发困怎么办本来吧,听到《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制作组就不是很感兴趣了,因为那纯粹就是部烂片,而两部电影对环境的渲染基本一样,前者是怎样的,《魔境仙踪》也怎样,一模一样的风格。
本片的特效也不知道说很真还是很假好,巨型花朵的质感和法术效果都很假,但没道理这么大的投资做出这样的效果来,所以或许是故意这样的?
但真不知道做成这样有什么好的效果故事方面有些情节不大说得过去,130分钟也不知道看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就是由黑白转变为彩色那段过渡吧。
要是你想找点乐子什么的,这电影还是跳过好了,因为即使隔一会就小小的幽默一下,但着实很无聊总体评分:3.3/5.0(评分修正,原3.2)娱乐指数:2.0/5.0好女巫跟男主说,我是好女巫,男主“嗯!
”,好女巫姐姐跟男主说“格林达是坏女巫,快去扭断她的法杖”,男主“嗯!
”,格林达跟男主说“其实她姐姐才是坏女巫”,男主“嗯!
”,看到这里能不纠结吗?
最后大战很有创意,但无聊了100分钟之后只给观众看这个没问题?
飞行怪直接从翡翠城飞出,就没市民看到吗?
...其它的不是很想说了片尾似乎还有意思要拍续集喔,真是不大感冒了,除非再一次被预告片诱拐去这个结局看似大团圆,其实是个悲剧,格林达也没什么幸福可言,奥兹要一直用这种身份示人,不能公开地恋爱与结婚,去哪都要小心翼翼,更不用说忽然机器在使用的时候坏掉了,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就大呼“奥兹大帝死掉啦”,女巫然后就回来了……他的谎言早晚都会露馅,所以与其一直这样下去,还不如尽快培育良将之才来保卫国家
情节:3分。
Mila出现的时候就基本确定她的悲催反面角色了,正如在黑天鹅里的出演一样,和Rachel Weisz一样的cult形态演员。
情节不出所料,被屌丝男主逆袭的两个白富美果然都是变态,邪恶女巫角色被翻转,一贯的迪斯尼真人电影套路,一个接一个的包袱,其实略乏新意。
3D效果:5分。
绝对震撼,特别是热气球漂流从悬崖上落下的一气呵成,惊心动魄。
花团锦簇里动植物目不暇接的惊喜,让我和我老婆都开心得伸出双手,遑论影院里一群小孩的惊叹声。
价值观:5分。
本人愿意与大家分享的重点。
现在开始说说。
毋庸置疑,男主帅锅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屌丝一枚,片头的铺垫恰是如此。
事业平庸,哪怕每天如同保险业务员一般给自己卯足力气,也改变不了面对爱情的怯懦,一次次用玩世不恭来回避别人的目光,也不晓得如何珍惜哪怕别人一点点的友情表示。
然而,未眠的率性和爱心最终也成为他真正逆袭自己惨淡人生的奠基石。
面对这样的一个男屌丝,故事出现两条主线,第一是黑天鹅Mila主演的单纯女巫赛多拉,开场就一副传统女屌丝打扮的她,面对一个从天而降迷死人的男主,她的惊羡和欢喜一开始就表露无遗。
她永远走在男主的前面,蹦蹦跳跳着,姐姐一次次的怀疑没能破坏她对这份感情的执着。
但是,这种单纯的爱情是建立在她对男主天真浪漫的幻想之上,正如一个小女孩守护自己的偶像,只要一旦偶像的形象稍微出现一点裂纹,别人几句话的煽风点火,都能激起一团妒火,一口吃掉象征邪恶的毒苹果。
现实中少男少女们的爱情幻想也是如此。
这就是爱情,占有式的,依赖式的爱情。
和他一起走在街上,他就是我的王子,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孩。
我要你们所有人艳羡的目光,我就是这个翡翠国的王后。
我的王子因我而完美,我也因他而完美。
然而,对象的一点过错、一点情绪,乃至一点来不及解释的小事,都能点燃她熊熊的烈火:——你不要跟我解释什么,我这次受伤了。
你知道我爱你爱得多辛苦吗?
你知道我那天晚上等你的电话等到什么样子吗?
你这样我受不了,你知道吗?
你放开我,你让我一个人静一下。
走开。
这样的爱情里,女孩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一般以“你为什么不”、“你应该”、“你知道吗”等等语句而开头。
所有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你为什么不够在乎我?
这种女人,最终变成了骑着扫把撒泼的悍妇,真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种爱情观,是大脸儿Michelle Williams饰演的格林达的。
不可否认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里,她并不算是特别出众的类型。
没有娜塔莉波特曼的灵气,没有茱莉亚罗伯茨的大气,没有蕾切尔薇兹的妖气,当然也没有中国各种爷的土气。
但是,这电影里她的角色却有一种贤淑之气——上得起战场,下得了厅堂,明得了事理,忍得住抓狂。
在她的带领下,一群老幼挫人充满信心跟着那位极其不靠谱的大魔术师一起干革命。
格林达的聪明不是小聪明,她很清楚奥兹已经被社会污染成了哪种货色,她也看得出被世俗价值观胁迫多年的这个男屌丝心里保留的善良和爱心其实如金子般可贵。
她私下里温柔又不失严肃地批评奥兹贪心、自私,不懂得负责,但她依然在外人面前大方地宣告他就是大魔术师,是未来的国王。
她很清楚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用中国的话讲,就是个“明是非、懂事理”的人。
她是个慧心如润玉的女人,当男人在金钱迷失自己时,温柔地问一句“你确定钱对你来说最重要吗?
”;她也是个如磐石一样有自己立场原则的女人,当男人点了点头时,她就温柔将他一军“你太肤浅”;她也是个如磁石一般善于训育的女人,当男人委屈地说“可我一直是这样子呀”时,她将他带领到需要他承担责任的民众面前,告诉他说:“你可以改变一下你自己,看看这些爱你的人们,你不能辜负他们”。
然后,她将最后的选择权交到了男人自己手里。
也只有这个时候,男人才会说“哦,那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然后像《马达加斯加》里面的狮子亚历克斯一样,面对一群非洲狐猴做出的那个双手高举的动作:“是的,我就是你们的领袖!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怎么可能缺少一个成功的女人?
所以,女孩子们,不要抱怨你们的男人不是奥兹,因为每个男人的内心里其实都愿意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女孩,先试问自己到底愿意做慧心如玉的格林达,还是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得到地球转的小太阳赛多拉?
很久很久以前(特意去翻了一下那本书的扉页上写着96.7.5),一个爱看故事的真·萝莉羞涩地央求母上大人买了(在当时看来)很贵的一套四本硬皮精装《绿野仙踪全集》,她把这套书(字面意义上地)翻了个烂,然后她就沿着“奇幻”的黄砖路这么一路不回头地走了快十七年,而且在目力所及的将来还会继续走下去的样子。
我一直觉得OZ系列是我的奇幻启蒙书,我指的不仅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第一个故事(事实上我反而并没有特别喜欢第一个故事),而是那全部十四个故事所展现出来的“另一个世界”的感受。
【其实爱丽丝的历险记系列也差不多是这个年代看的,然而我到现在仍然没有把爱丽丝视作奇幻启蒙,大概还是因为当时年纪太小,没法理解里头充满的各种英式冷笑话和文字游戏。
】翡翠城和它辖下的四个邦,每个故事引入的各种奇妙的种族和生物(吃货奇怪地不知为何对午餐盒树和晚餐桶树特别念念不忘),也许我喜欢有着自洽逻辑的“设定”要超过“故事”这一点从小就是这样,我对OZ的迷恋其实也更多的在于那个世界本身(故事情节本身到现在早就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随后的HP其实更多的萌点也在于世界,至于已经迈入十一年的Arda就更是这样了。
……关于原著的回忆写得多了些。
关于OZ的影像化,是的,我也看过最早的那部电影(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625/),但对我来说看的时候当然不是1939年,所以那种带有年代感的特效(?
)表现手法让我没法浸入那个在想象中描绘了无数次的世界——或者其实也是因为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第一个故事,而这部电影的重心并没有放在强调“另一个世界”上。
但是这一部电影,或许因为技术的进步,或许因为“奇幻类”作品表现“另一个世界”的本质现在(终于)已经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又或许是因为原创剧本的视点人物并不是个小萝莉,所以在展现OZ这样一个瑰奇绚丽的,“不一样的”世界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巫师进入OZ的时候窄屏变宽屏黑白变彩色意外地在微博上被透了(但我还是很喜欢细碎的雪花飘到画面外面的小细节)。
虽然可能有前面的黑白造成反差的因素,但刚进入OZ时的色彩还是明显地过分饱和了——不过我觉得或许是故意想要这种童话仙境一般的感觉,我还蛮喜欢的。
尤其是那段水面上各种色彩艳丽的植物吹奏出BGM的部分,简直就有种童年的梦想瞬间变成现实了的热泪盈眶感。
另一个“wow”点则是套在泡泡里飞往格林达领地的时候,翠绿的宝石结晶底下红绿相间的宝石花渐次开放的样子真是让人好想说导游同志能不能停个车让我下去观光一下QAQ……【喂。
OST非常美,从复古片头开始就非常吸引人,音乐盒主题旋律及其各种变奏让整部片子的配乐感觉特别集中紧凑,好久没有这种电影还没结束就出现“我要下OST来听啊啊啊”的感觉了……(相比之下贵片我忍不住更有点……_(:з」∠)_)飞猴的目的就是为了卖萌……对我来说其实也就那样,但狮子冲出来的时候我忍不住嗷了起来……这妥妥的是彩蛋吧?!
是小胆狮吧!
这妥妥的是小胆狮吧><!!!
另一个彩蛋(?
)则是最后送礼物的部分。
想起后来他送给稻草人、铁皮樵夫和小胆狮的礼物其实……忍不住就……被煽得有点略TAT了起来……fans向什么的……我觉得不像我这种有情结的话大概不太能理解吧……至于瓷娃娃,我依稀记得原著哪里有类似但好像不完全一样……总觉得应该再复习一下,要不这次看原文版好了……对这篇(同人?
)剧本唯一的怨念或者说囧点是……硬要连格林达都走上西皮向真是……让我这种原著粉完全不知道要用什么心态对待原著了_(:з」∠)_【不过想到贵片同样就……。
嘛,写着写着就零碎化了,但也懒得整理了【。
】……那,就这样吧?
很多人对好莱坞不屑一顾,理由是特效泛滥,故事毫无建树,《魔境仙踪》开端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段用4:3普通比例、黑白摄影的“魔术师苦难录”,如此鲜活明快的向我们介绍了主人公。
他萧条的演艺事业、困顿的生计,他圆滑老练、巧舌如簧的江湖习性,他自私、刻薄、不可一世又眼高手低的性格缺陷,以及他内心深处仍燃烧的那团真善美的火焰,都随着质朴无华的画面缓缓道出。
影片开场,大家都在交头接耳为什么是“黑白片”,但随着弗兰科几个冷笑话一蹦,影院里顿时安静,人人都全神贯注投入其中,看他魔术险险穿帮、心上人嫁作他人妇,不禁揪心起来。
萨姆•雷米做这种噱头,不仅致敬了原版经典,也以最不容辩驳的方式证明,好莱坞仍有本事用古老而纯粹的叙事、悬念、幽默和一片片精心补完的人物塑造,抓住那些慕“3D魔幻特效大片”之名而来、本应浮躁的观众的心。
只是这段匠心独具的复古,也扇了萨姆•雷米自己一记耳光。
当肆虐的龙卷风拉宽了银幕,给画面点缀上五颜六色,将人带入缤纷的童话世界,影片却变得死气沉沉,原本栩栩如生的角色,也随之被压成薄纸,没了性格维度。
《绿野仙踪》的主角是小女孩桃乐西,如今换成一个大男人勇闯魔境,再创作的意图显而易见,按照这设定,既能阖家观赏也适合情侣约会,是商业和艺术的双赢。
然而成品调子之低幼,却让这一努力付之流水。
童话国度黑白分明,界限森然,毫无灰色地带,编剧似乎还生怕太“成人化”,不懈的强调女巫的“邪恶”属性,最后处死好女巫时宣判她的罪名竟是“good”。
好人坏人都有清晰的道德标签,且各自自知且坚守,不越雷池一步——这是原汁原味的童话思路,影片未有丝毫突破。
台词完全按部就班,除了猴子的几句妙语,你若看过一些童话片,保证听了上句就能猜到下句。
《魔境仙踪》低估了时下小朋友的心理成熟,美国卡通频道的动画剧集,或迪斯尼本家出品的《创:崛起》等,瞄准的是7-12周岁的少年儿童,其中情节尚有道德困惑、是非模糊、恶人打着“正当理由”为非作歹、好人面对间接伤害无从抉择等,如此算来,《魔境》充其量只是个幼儿园睡前故事的水平。
坐在笔者身边的小孩子大约八九岁,一直吵闹,十分烦人,但在散场前他倒是说了句大实话:“坏人失败的也太容易了吧,真没劲”。
影片有许多养眼的视觉效果,大到翡翠城和奥兹国的宏伟建筑,小到瓷娃娃和翅膀猴的卖萌与乞怜,还有云雾笼罩和气泡飞行等,渲染童话气氛绰绰有余。
看特效电影就像玩游乐场的“时光隧道”,主打时不时曝出的奇观场面,但奇观相隔再紧密,中间总有空档,否则投资商吃不消,观众也会审美乏味。
玩游乐场,是靠游客互相调笑打趣填充中间情绪,电影则诉诸故事张力和情感冲击,让人在没有奇观的时候也不至于无聊。
看《魔境》,笔者感觉像坐了一趟孤独的时光隧道,等奇观等的意兴阑珊,只是好看,情绪空空荡荡,恍如置身事外。
而且那些展示奇观的镜头调度也太单一,每次都是一句提醒接上当事人的反应镜头再接上奇异事物,萨姆•雷米给儿子的圣诞礼物每年都装在一模一样的盒子里吗?
《魔境》开篇引人,但虎头之后是蛇身蛇尾,平庸中只有两处让我触动。
一是西方女巫造型初现,墙上阴影露出狰狞的曲线,随之是著名的尖顶帽的轮廓,那一瞬怀旧感不亚于见到了琼斯博士的牛仔帽,到后来西女士露出绿色脸孔真容,又骑上扫帚飞翔,着实洋溢着翻拍片独有的情怀。
另一好玩之处在于寻找布鲁斯•坎贝尔的身影,这位萨姆•雷米同窗好友几乎出现在后者每一部导演作品中,此君最近只在美剧《火线警告》中当主角,甚少现身大银幕,因而在片头字幕见了他的名字后,笔者就一路留神,鉴于《魔境》的“一人分饰二角”跨度之大远远超越《云图》(人和动物都能由一人“饰演”!
),难以确定坎先生会是何方妖魔鬼怪,临近结尾,才在翡翠城守卫的怪异妆容下认出了那种老脸。
电影似乎奇幻景致和CG角色上花光了所有预算,打起来动静小的可怜,无非是放几个火球、射几束“激光”、扔几杆标枪,地上砸个洞,炸个热气球,塌个天花板,笔者曾不满《哈利波特》大结局对抗气势不足,现在看来,那好歹是囿于原著发挥不大,而《魔境》几乎另起炉灶的创作,却比《哈》还小气百倍。
某种程度上说,特效电影的“建设”与“破坏”要成比例,《阿凡达》全景呈现潘多拉星球地貌,就有敢于漫天爆炸和推翻生命树的魄力,《爱丽丝漫游仙境》轮番展现兔子洞另一边的玄奇,就有火龙在屋顶上势不可挡的摧毁。
如今的观众多少有点潜在的破坏欲,何况电脑特效能把美景被毁拍的比原貌更美。
也许你要说,破坏多了太暴力,但别忘了原著和经典版《绿野仙踪》的女巫是怎么死的,而且大场面冲突并不意味着要拍的暴力,也许你觉得破坏会吓坏小朋友,但比起弗兰科初入魔境遭遇的“怪兽惊魂”,高潮打斗在惊吓效果上只算温吞水吧,莫非真是为了续集,欲扬先抑了。
文/方聿南
这个姑娘,起初一直怀有善心和正义感——想要请魔术师回来拯救全国的百姓,帮助小猴子,对魔术师表示的爱意没有丝毫的怀疑。
可是她遭遇却都是什么?
奥斯卡遇上真爱后对她的一干二净的忘记,姐姐的欺骗和设计陷害,大家的讨厌。
这可怜的姑娘,她是我剧中最喜欢的人物,可是到最后,也没有给这个好姑娘一个好的安排。
故事从一个姑娘和兰兰的亲吻开头,到另一个姑娘和兰兰的亲吻结束,中间还穿插了姑娘,姑娘,以及姑娘。
以及他的祖母在一场虚构的战役上牺牲后留下的,不知道为什么龙卷风吹不掉水泡不坏高空落地也摔不烂的无数个八音盒。
(如果大家有兴趣知道的话,电影院的字幕很接地气地将那场战役翻译为韭菜水饺之战)当然这应该是一个成长型的故事,一个懦弱自私的魔术师大叔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既Great又Powerful的大魔法师OJZ……啊不,OZ的励志童话。
前二十分钟很出彩,兰兰饰演的OZ大叔看起来又骄傲又卑微,满是一副不得志的怪异天才相,女孩儿的心一个接一个的伤根本不带喘气,却又在真爱面前露出一点点痴心来。
然后,又是八音盒惹的祸,为了避免被被他给NTR的粗壮裸男追杀,兰兰毫不犹豫地在龙卷风到来的前几分钟找死地躲上了一个热气球,这样的情况下上天绝对会出事,他被卷到了一个名为OZ的神奇国度,遇到了一个天真善良的红衣小女巫Theodora。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不用想都知道了,小女巫认定了OZ就是拯救他们世界的国王,又无比天真地觉得共跳一支舞就是OZ爱她的表现,光速坠入爱河,立马幻想起来和OZ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日子来。
我亲爱的傻丫头啊,He is not that into you。
Theodora将OZ带回翡翠城的宫殿。
被她的姐姐Evanora热烈迎接,但同时,Evanora表示,去黑森林杀了坏女巫之后,OZ才能成为国王。
于是OZ带着他路上捡来的猴子出发了,顺便又在半道上捡了一个瓷娃娃,他们打算偷走代表坏女巫力量的魔杖,结果被发现。
当坏女巫的斗篷落下,我们看到了堪萨斯小镇上OZ的真爱Anne。
金山银山,扛不住那女巫长了一张前女友的脸。
Glinda很快把OZ拉到了她的阵营,在水晶球里看到了一切的Theodora心碎了,泣血了,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和渣男的初恋,但是她认真了。
她找到她的姐姐,事实上的坏女巫Evandora,要求也成为一个心如铁石的坏女巫,而这也非常简单,只要咬一口青绿色的苹果,她的善心就会挥发殆尽。
An apple a day,keep the damn wizard OZ away. 苹果果然在Therdora身上发生了效用,她变得像那个苹果一样绿,鹰钩鼻黑色巫师帽全部配齐,顺带的,苹果还给了她一双从隔壁暮光之城剧组顺来的红色美瞳。
连她那疑似妹控的姐姐在看到她的转变之后都说:好妹妹,你真是丑毙了。
然后她就去烧了那对狗男女的根据地抢了把扫把又飞回来了。
几个意思?
失恋找错人安慰就会变成骑扫把的老巫婆这是几个意思?
妹子你真的不考虑直接烧死那对异性恋吗?
再后来,OZ利用了各种现代科技赶走了坏女巫,坐收王位和Glinda的爱,这就不说了。
不过Glinda的子民让我有严重的即视感,仔细来说,就是霍比特人,有矮人锻造技能的秃顶大叔,以及有矮人身材的裁缝的大集合。
接下来重点说一下薇姿,因为她是我的女神,以及是这部电影里不得不提的弱爆了的坏女巫。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黑发雪肤,英国口音,着装以墨绿和黑色为主调,偶尔还眼含热泪的邪恶反派都既萌又不耐打,总之,薇姿在这部电影里的感觉比米歇尔的公主更像落难公主,基本没有任何坏女巫气场,反而看起来即不知所措又楚楚可怜,在她骗她妹妹OZ也送过她八音盒来让她妹妹死心的那一段里,Theodora还没哭,她自己就先哭掉了(……),电影全程里被她妹妹惊到吓到的次数完全不可计数。
不过说实在的,魔法世界也真的有魔法世界的美好。
OZ在现实中的堪萨斯做不到让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重新站起来,但是在OZ国他就靠一点胶水,就能让打碎的瓷娃娃重新完好无缺,又蹦又跳。
(整部片子里,兰兰钓妹子的场面私认为还不如他和瓷娃娃一起相处的几场戏,虽然已经一脸褶子,詹姆斯弗兰科温柔起来依旧杀人如麻片甲不留(咦)。
)综上所述,一星给腐兰兰和这部电影的前20分钟,一星给我楚楚可怜的最弱坏女巫薇姿,一星给这部电影后一个多半小时里OZ国的美丽风光,咱们的剧本就继续加油,最后一点小提醒,给各位汉子们,别学兰兰四处留情,真把姑娘惹急了烧死你不带眨眼的。
也给各位姑娘点忠告,别碰上人渣就外在丑化内在黑化,学着内心强大吧。
1,勇敢为你披荆斩棘的男魔法师是不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2,男人们都不会魔法,且大部分有着小气、自私、虚伪以及胆小的一面,但并不代表"他"就不善良。
3,即使本质善良的男人也可能会油嘴滑舌甚至四处留情,但他同时喜欢上两个女人的程度一定是分优先主次的。
4,好女人可以激发出一个聪明男人的最大潜能;鼓励和信任是一种莫大的能量。
5,女人被劈腿后沉浸在伤痛和仇恨中等同于自暴自弃,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1.男主先遇见了好女巫毛阿敏,又遇见了群众演员蔡明。
2.本以为塞多拉是白羊女,后来才发现她其实是天蝎女。
3.塞多拉的扫把尾气太大,肯定达不到欧盟标准,这种交通工具绝对进不了北京城。
4.经过最后一役,翡翠城从此PM2.5“beyond index”。
5.开场黑白片那段,鸽子和火都出画了喂!
6.招惹什么都不能招惹女人,花花公子都没什么好下场。
7.男猪你怎么能有脸吻下去啊!!
你的塞多拉皇后呢?!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芬利真的不是2BG里的Han Lee嘛?!
10.我真没看懂你们怎么把稻草人放到罂粟地里的……
各位大孩子,如果对奥兹国的印象还残留在小时所看的绿野仙踪动画片上,那是在就太落后了。
那时无论是思维(本身)还是现实(技术),都在平面时代,而当今的数字技术已经有能力创造一个完整真实的奥兹国。
当然就只有好莱坞的大制片厂才有这个能力,其中最擅长为儿童筑梦的迪士尼无疑是最佳人选。
如果可以有一个拍过几部不错的商业大片的导演来指导,那就完美了,山姆·雷米不是最好的,可看在他曾经拍出蜘蛛侠系列的份上,还算是找对人了。
何况还有詹姆斯·弗兰克、蕾切尔·薇姿、米拉·库尼斯、米歇尔·威廉姆斯这种全明星阵容。
在情节上,本片保持了大制片厂一贯的乏善可陈,一个不入流的魔术师奥斯卡,误打误撞来到奥兹国,并被误认为伟大的巫师。
奥斯卡原以为这是成名发财的好机会,可在与三个女巫的周旋中,他卷入了奥兹国居民本土的纷争,他必须帮助好女巫赶走坏女巫才有可能安然无恙。
凭借着自己变戏法的小把戏,他还真的做到了,从此他不再是不入流的魔术师奥斯卡,而是奥兹大帝。
这部电影结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绿野仙踪的故事。
大制片的电影根本不会追求多么深刻的意义,他们只会提供两个小时的娱乐,让人可以在进入影院的时间内,感觉到这是一段欢乐时光。
也许肤浅了点,但是商业片本身就是一种视听上的享受,观众走进影院,需要的不是思考,而是娱乐。
电影工作者的责任如同电影中的魔术师奥斯卡一样,要给人变出一个找不出破绽的魔术,然后博得满堂的掌声,但是如果要让他将一个残废的女孩恢复正常,那就强人所难了。
这段情节应该也是加入了山姆·雷米导演的个人情感,以鬼玩人成名的邪典电影导演,今天却拍了这么一部爆米花电影,想必他自己都很不满意,只能以这种曲线方式来抒发牢骚。
然而电影是绝对值得回票价的,不说山姆·雷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奥兹幻境增添了多少色彩,万花筒般的环境,尽显电影的箴言:技术只是电影最小的一个障碍,想象力才最重要(库布里克语)。
其实电影拍摄时,演员们只不过在一片光秃秃的绿幕前,做“无实物表演”,等到变成画面时,观众注意到的全部都是导演和特技师们合伙制作出的瑰丽王国,大到青山翠谷、黄金之路、龙卷飓风、翡翠古堡、白瓷古镇,小到侏儒侍从、带翼飞猴、瓷器萝莉,无处不在的美感几乎会让人忘记电影情节的单调,好莱坞的想象力令人不得不惊叹。
而且3D效果,将这些奇观的冲击力提升到了另外一个等级,它的作用不止是让人感觉到画面的特别,更有特别的美学效果包含在内,把平面美感转化成立体美感,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电影,这可不是想一些人所说的炫耀技术,愚弄观众,而是将选择权交给人们,这是在尊重观众。
任何人都可以批评这部电影的肤浅,因为从内容看的确如此,本片的目的是造梦,电影从诞生之初就被誉为光影魔术,是一种杂耍,那么用魔术来造梦有什么不对呢?
在万达IMAX的一流巨屏三流音响轰炸下,《魔境仙踪》的确真金白银的上了道炫酷的3D大餐,盛赞之余听到很多观影老粉拍砖,大呼剧情脑残,我想为本片申下冤,《魔境仙踪》本来的卖点就是视觉,故事也源自童话,走老少皆宜的路线, 本来就不是剧情片,你为什么要死磕死磕再死磕?
难道看《泰囧》就要死磕没爱情戏?
看《生化危机5》就死磕笑料不足?
看《新闻联播》就死磕男女主播没牵手成功?
言归正传,这部3个好莱坞编剧“联手”打造的剧本,绝对四平八稳没有短板,但你也别指望有锋芒凌厉一剑飘飘的长板,作为电影工作者,我将从几个人物设置来解读这铁桶阵剧本,如有不凿之处,请勿拍砖,这是小弟第一次发的——处女贴。
开篇的女演员托,助手,轮椅小女孩,告白妇。
电影里的任何情节元素信息都不是随意发挥的,而是有目的和作用的。
整个黑白开篇都是在“铺垫、塑造”,让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站起来。
比如用女演员托来表现奥兹的好色,用助手表现无视友情,贪婪,用小女孩表现其没有爱心,告白妇当然是表现他漠视爱情,大人物完成英雄之举不再是主旋律,现在流行小人物逆袭,升华成高贵骑士完成英雄壮举,才让观众更过瘾。
另外一个重要编剧技巧是打开主人公的“需求”,当金发女向奥兹表白时,奥兹和盘托出自己的伟大理想,就是是他始终的“需求”,不要小看,故事从整体到幕到序列到场到节拍,玩的就是需求。
遇见第一个西方女巫。
编剧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拖拖拉拉,半天都不进入故事,逼着观众离席。
西方女巫仅仅几句台词,整个故事的冲突矛盾和主人公任务瞬间被打开,观众要的就是这个。
谁的嘴都可以打开故事,为什么要设置这个角色?
对戏,充数,灰色人物。
翡翠城的姐姐,不能一个人自言自语,胖妹妹来搭戏,就把姐姐的险恶表现出来,反派形象也站立起来了。
一部电影起码有6,7个主要人物,若没胖妹,本片就男主,猴子,瓷娃,反派女巫,好女巫,没人了,这种大制作不能在这栽跟头。
另外,非黑即白的童话,来个亦正亦邪的灰色人物,可稍微满足下成年人,顺手一笔。
马上呼啸而来的恐怖飞兽。
一部电影能抓的住观众,往往是靠那些恐怖的反派。
如果你写的反派能把观众吓着,那就算成功了一半,侧过来说,如果你写了一条超级大蟒蛇做反派,但是它吓不住观众,那就歇菜了,“魔境仙踪”在一开场就把观众吓住了,利爪,巨吼,高速运动,震撼音效。。。
挺吓人,成功。
几个不见踪影的树梢空镜头,通过未知更增加飞兽的恐怖,秒咔咔的。
仔细感受下国产片里可爱的反派们和好莱坞佳作里的恐怖反派们吧!
就这是把观众留在椅子上的力量之一。
猴子、瓷娃猴子是对应主人公开始的助手, 瓷娃是开始瘸腿小女孩, 他们象征着友情和爱心, 本片也是从友情爱情爱心几方面的转变来把主人公从小人物转变成大人物,主人公总是需要个助手来搭戏,生旦净末丑,缺一不可,另外,奥兹和终极反派的对抗时间并不长,只有1.5个回合,胖妹变身来袭,只能算半个。
那整个故事有个非常长而冗长的中间段落,我想该片的编剧们可能考虑到这个,而不得不多加及个人物来充实下冗长的中间大肚子。
为什么要把起初的好人姐妹设置成最终的反派?
如果故事按起初的表象,奥兹帮助胖女巫姐妹打败黑暗女巫,最终得到了国王,是不是很狗血烂俗?
如果剧情一开始就被观众预测到,那真是编剧的灾难,所以这样设置可以让故事起码看起来有变化、层次和不可预测。
另外,胖妹在这正反派转变中完成了人物转化,嗖的活了,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可见剧作中“人物转变”有多么重要。
这种四平八稳型剧本,主人公自然也有人物转变,就是从开始的自私自利怯弱贪婪变得无私勇敢而有责任,但显然没胖妹转变给人的冲击大,因为胖妹转变的情感动力强烈,而主人公的转变似乎无病呻吟, 这显然是主人公的铺垫没经营好,没有深挖,不能说胖妹抢戏,只能说男主人物发展没经营好。
其实胖妹的变坏,也是必须的,目的是加强反派的力量,让主人公去对抗无法对抗的强大力量,才好看。
善良女巫的臣民莫名其妙的介绍这些百姓的能力,让主人公很失望,最后这些能力却发挥出决定作用,典型的伏笔分晓,别小看伏笔分晓,它是剧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什么有些电影能让观众陷入其中久久缓不过来?
因为他让观众深度投入。
为什么会深度投入, 就是时刻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心智,思维!
如何调动呢?
伏笔分晓是重要手段之一,如突然让你联想到前面,让你不自觉拼凑剧情, 难道不是调动思维吗?
另外,本来乏味的陈述,可通过伏笔分晓来让其变得趣味丛生。
好吧,我承认,我是个编剧。
本片从导演技巧上分析,那比枯燥的编剧分析有意思多了,那先从哪些镜头看导演功力说起吧。。。。
待续。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