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埃尔都知道
Was Marielle weiß,全知女儿视角(台),What Marielle Knows,Marielle
导演:弗雷德里克·汉巴莱克
主演:尤莉亚·延奇,费利克斯·克拉默,莱妮·盖泽勒,穆罕默德·阿泰斯奇,莫里斯·川恩弗斯,西西·赫费雷尔,维多利亚·迈耶,娜佳·萨贝尔斯基,玛丽安·莫特哈默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英语,法语年份:2025
简介:女孩青春期,与同学一言不合,对方一个巴掌呼下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女孩获得超能力,声称可以完全感知父母正在经历的一切,果然被当成胡言乱语,然而母亲偷抽烟、父亲被下属当众质疑,都被她如数家珍地抖出,父母才惊觉事情大条,难道那些不可告人的祕密,也都被女儿看在眼里?要如何才能让她恢复「正常」?详细 >
一个巴掌被迫过早吃到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 真相真实得让人生理不适论掌握多种语言的重要性(
最糟糕的还是她父亲的表现:第一步是拒不承认女儿的“心电感应”,为免男性自尊受损,实施男性一惯的不肯面对错误的“鸵鸟政策”;接着是带她走去她朋友的家门口,叫小女孩“给我家女儿道歉”,明明是她对小女孩进行言语羞辱在先,父亲也只会“打人就是不对”一句台词,我们老中人菀尔一笑,实在是原汁原味的“精神伤害不是伤害”;为体现大男子主义,对同事实施肢体暴力,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女儿拥有感应父母的超能力”的设定因而变成现代讽喻,讽刺的是为人父母却丧失共情力:当女儿变成千里眼、顺风耳的神,他们第一反应不是检讨自己教育是否存在失职、是否给出足够多的爱护,反而迅速划定私生活边界,继续戴上成年人擅于伪装的面具。好在母亲终于在结尾醒悟过来,他们逃避、慌不择路、自我防御,却不知一句“我爱你”便可以化解所有尴尬。
2025年11月15日,百老汇电影中心德国影展。挺妙的片子,讥讽的力道有点像厉害的脱口秀,又辛辣又好笑,笑的其实都是自己。用一个很妙的设定来翻里子,手术刀一样划破表皮真皮脂肪层等等很多层割下去最后发现还是翻不开,这就是现在人的“真实”样态。结尾落在了“母女关系”上,虽然但是,最后三秒给我眼泪瞬间搞下来,还是有点厉害的。整体三分,精巧但不至于不可错过。小女演员哪里找的太棒了。
人性考验题材是有点意思的,但是再次印证我不懂德式幽默,旁边德国人笑的时候我真的想撞墙,warum?!
2025德国电影展@百老汇电影中心。3.5⭐️得让看似安宁的德国中产家庭滋生点波折,于是诞生了上帝视角+孩童心智的女儿,以及俗人视角+成人心智的父母,然后揭开永不结痂的伤疤,上演一出出“黑色喜剧”。剧本的核心是有趣的,全场观众的笑声和不嫌事大的心态就是认可的表现。可惜越是临近结尾越是趋于说教,把现实的荒唐呈现的落俗了。
白开水加了一点盐的电影。
2025年德国影展观看,影厅里人不算少,还有一些外国友人。给5星是觉得这是部有趣的电影,对话坦诚到让人尴尬,而且有一些会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比如“抽烟”,以及在表演和台词上重复呈现的桥段,让影片显得更加搞笑。情节设计上,这种“全知感应”的非现实情节使儿童视角直接绕到了家庭关系的背后,让青春期的女儿完全感应到父母的所作所为,让玛里埃尔面前看见很多本不该她承担和面对的东西,而不是听周围人讲述,打破了常规,也让她受伤。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孩子面前,父母就应该是父母,而不是他们的职业、妻子或丈夫,孩子没有奢求太多,只是希望自己被爱,所以在影片末尾,当妈妈说出“我爱你”的时候玛丽埃尔回头了,这是她真正知道的事。最后,玛丽埃尔家的装潢真的很好看啊,这就是包豪斯吗?
兰斯莫斯的概念先行+奥斯特伦德的中产婚姻讽刺
在我看来,妈妈从头假到尾;妈妈和爸爸在职场的地位似乎和他们各自在家的位置相当。不喜欢就不喜欢好了,谁规定一家人要相互喜欢。男同事实干不如嘴炮也是很搞笑
这鬼设定走向失控几乎是必然的,虽然观影过程是真的挺乐的。@BC|德国电影展
#BFILFF#以“女儿被甩耳光后意外获得感知父母所作所为”的奇特设定来撕开欧洲中产阶级家庭温和表面下啼笑皆非的残酷真相,在冷峻又戏谑的德式幽默里又能激发出对于情感本质的一定思考。这样的剧情产出本质上就是略微灵光一现之后较为传统的表达,如果只是这样做也还是可以爬上及格线的。但导演不仅没有试着在这样并不牢靠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改良创新,反而让很多看似调剂但实则毫无必要的抓马瞬间入侵其中,更是在结尾选择了一种过分安全的收束,让这个本就变得有些扭曲的小品式影片更体现出明显的无力感,与全片反复出现但不知所云的小女主角慢动作大特写形成了令人费解的交相辉映。
2025德国电影展in杭州百美汇|还蛮喜欢的。好标准的故事片结构。母女之间扭曲的纠缠。
这应该就是本届主竞赛的“调味剂电影”了,问题是所有的笑点都建立在一个极度轻佻和悬浮的概念设定上,这个设定的错置造成了情境和语境的一错再错。
虽然无关但有点想到激进诚实(。)女孩长得简直是丢勒画里走出来的,非常德味
女儿通灵,妈妈无语,爸爸装逼:西方中产家庭之且听我无病呻吟...
心电感应的超能设定,但聚焦的是这个设定到来后家庭关系的变化,进展的戏剧逻辑不难猜测,胜在母女二人的表现抢眼,父亲也很好的承担了倒霉蛋受气包的背景板作用。今年柏林主竞赛两部德国类型片其实都挺工整的,可惜时不我与
@Berlinale2025 很好笑,感觉像是习得了德式幽默的开心麻花。拍摄的手段很像德语up爱转发的短视频段子,没什么考究的东西。每次Marielle的情绪进入下一个状态,佛光满面的特写搭配弦乐,作用有点像低智搞笑视频在抖出包袱之后剪进的meme动图,不是改用了贝多芬/勃拉姆斯就能更像电影。
转向家庭内部的超级英雄情节喜剧,一切剧情走向都是可预测的。但有趣的是,拥有超能力后那段为所欲为的阶段,在这里转变到了“被拯救者”身上,破罐子破摔后彻底撕开伪装,更加坦诚地待人待己,最终迎来成长。结尾那个停顿,像极了漫威电影为续集留的悬念。
现实版间谍过家家,温馨并嘲讽
孩子其实什么都知道。即使不需要超能力。这次德影展看到现在(5部了)到这部总算稍微轻松一点,虽然话题实际仍不轻松。影厅现场阵阵笑声,为了玛丽埃尔父母拙劣的、生硬的、彼此心知肚明然而还得硬撑的捉襟见肘的谎言。女孩的妈其实挺酷的,尤其后面不再隐藏坦诚自己想法与价值观时。最后即便女儿说出发现自己不喜欢她,她还是说出我爱你。今天两部都关于家庭与亲情,也都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必要一定去爱我们的亲人。这也是近几年我一直在想的,因为有的亲戚没有血缘的话,真是那种永远不想往来的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会。这部moma排了两场,昨天问边老师大刘,他们说一样的只是因为百丽宫没有外置字幕机了。内嵌英外置中。2025德国电影展/第十三届德国电影节,今二连之二。豆瓣无评分。片尾摇篮曲。百老汇1厅8成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