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作关系不大,演员换了,回忆的场景也不一眼,但有了拼图哥,有了更多的漫画风格。
场面更大了,也更真实更血腥,作为电影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最帅的就是结尾,上帝变救赎,这是对惩罚最好的诠释,这个处理太棒了,为这个结尾都得给五星。
那几个跑酷运动员比较囧……
Cult片要有cult片的样子!
暴力cult片!
一般都又香蕉又暴力。
哥喜欢!
《惩罚者2:战争特区》还有一个别名,叫《就地正法》,听着就带劲。
这 ,据说是一部很暴力的cult片,连评级都提升了,不知道是18,还是13,反正就是要堂堂正正往血腥里弄的意思。
这,就是要低俗血浆化了!
好!
哥喜欢。
海报看着有气势于是就满怀期待去翻,然后看。
结果失望了。
唉!
暴力是暴力了,刀斧枪炮都上了,血浆脑浆齐飞,可是,没有觉得爽!
就是,没有畅快淋漓的感觉!
《恐怖星球》什么样的爽啊?
就《恐怖星球》里,枪炮义肢打丧尸,那种爽啊!
反正,哥是闲人,就认真想,还真想到了一些。
个人看法啊!
就是暴力cult片,不只是画面爽,还得是氛围爽!
就是你想啊,像《电锯惊魂》那一种,有机关,有血肉横飞,有残酷抉择,就让人相信——这杀人魔,真的会言出必行哦!
这就是说起来很玄学的“观影沉浸感”!
哥就愿意相信,那部电影里,“竖锯”会说到做到,管你人怎么绑来的,机关怎么弄,无聊的事情,大众自然会忽略。
《致命弯道》系列,哥就愿意相信,那些射箭的怪物,就是会比拿枪的厉害。
重点是那些怪物怎么杀拿枪的人,难道谁还关心它们平时不杀人的时候,怎么吃喝拉撒睡?
看喜欢星期五杀人放火的杰森,就是愿意沉浸式相信——那个夜晚,就是恐怖诡异的杀人夜。
难道有谁关心,杰森星期六干嘛去吗?
让观众相信电影设定,并沉浸其中,需要很多元素配合。
很难的。
哥是一个容易糊弄的俗人。
一向容易进入俗套设定,看电影的时候尤其。
导演,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啦!
可是,《惩罚者2》里,许多次哥刚要有感觉的时候,就硬生生被从“观影沉浸感”里拽出来。
就像你刚要睡着,他就是要在你耳边吹唢呐!
恼火之余,你会想,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啊?
结果它给你解释——“反派为什么没有现金啦”;“反派为什么要和官方做交易啦”;“最后决战,要乒乒乓乓,因为申请了爆破许可,会没人管啦”……等等等等。
这不有毛病吗?
不停打破千辛万苦建立的“观影沉浸感”,就为了解释这些鸡毛蒜皮?
你说,一个一心想着要看暴力cult片的人,会关心这些杂七杂八吗?
摆出一副要不管不顾,一cult到底的姿势,结果生怕人家看不懂,不停解释:“之所以这样拍,是因为这样那样……”结果一通下来,解释几乎成了重点。
哥就懵了,你,这到底要我看啥啊?
决战前的解释画面,有的没的《恐怖星球》的剧情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重点——脱衣舞女,接上机关枪假腿,打丧尸的故事。
爽点设置——机关枪假腿打丧尸,又香蕉又暴力!
爽!
《恐怖星球》
还是《恐怖星球》然后,《惩罚者2》的重点——惩罚者惩恶,不小心杀了卧底探员,愧疚再次惩恶的故事。
爽点设置应该是——在惩恶过程中,惩罚者的各种暴力手段展示。
这不差不多一样简单吗?
干就行了!
结果,《恐怖星球》说干就干,《惩罚者2》一边小心翼翼地干,一边解释:“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这样那样……”啰里啰嗦!
人家解释了怎么接机关枪,怎么止血,怎么换弹夹什么乱七八糟的了吗?
又不是来学截肢的!
同理,别人来看《惩罚者2》,不是来看你解释前因后果的吧?
“干”,才是重点啊!
裤子都脱了,你给人看《葫芦娃》,打不死你!
不过,还是推荐翻的,好电影不常有,合格就行呗!
胡说八道不要钱,胡说九道不负责。
哈哈,个人意见,尽管不同。
网图,侵权必删。
这题目的感觉是不是很熟?
我也觉得。
这片子真的个人英雄主义太严重了好伐,而且十分够血腥,两个有记忆的镜头。
1.当坏人被惩罚者丢到破瓶机里的时候,搅阿搅阿搅,活生生的人就被玻璃碎片搅的稀里哗啦的时候。
(心想这个编剧真的有够变态的,最变态的是居然没死!
)2.当惩罚者进门的时候看见,他朋友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妈脑袋被“轰”的只剩下掉半个的时候(虽然其他直接爆头的镜头也挺让我惊叹的)。
玻璃瓶搅坏人脸的时候,我想可能是会有人来报仇什么的。
真的真的没想到居然血肉模糊的小朋友脸上贴点人造革就直接上场了。
脸都这样了说话表情还超丰富,挤眉弄眼的也不怕疼,多勇敢的小朋友阿打斗也不能算精彩吧 因为基本没怎么打,除了厕所里,都是枪扫来扫去,脑浆血喷来喷去然后虽然有些细节也算是硬套给套上了,但还是有些地方不清不楚的就蒙混过去了。
为什么小姑娘莫名其妙的就对他有好感呢?
因为他老爸觉得他是好人?
我不觉得这么点儿小的小姑娘能第一眼就不讨厌三大五粗的大胡子。
变态两兄弟砸镜子的宾馆不是惩罚者残杀黑社会一家的房子么?
怎么变态两兄弟就能大摇大摆的占为己有呢?
变态哥哥和惩罚者打的好好的,一直是变态哥哥占上风,怎么突然惩罚者的小宇宙就爆发了呢?
为什么那个文职小警官这么欣赏惩罚者还要查一屋子他的资料?
查了才欣赏的?
坏人已经把卖枪的老妈的脑袋打掉半个了,他还要出卖惩罚者?
如果还活着然后威胁他还说的通为什么在经历这么精彩的枪林弹雨之后小姑娘还能如此镇定的扭头看着冷血男,难道不应该吓傻或者哭天喊地吗?
不过最后一个镜头还是比较逗的。
其实carol,真的不是很喜欢看纯粹血腥的枪战片,看在没睡着和小姑娘还挺可爱的份上打★★★。
本该是一部优秀的暴力动作爽片,估计是投资不够,制作班底不行,不时流露出山寨烂片的气息。
比利一伙闯入尼基家中,踩得地板咚咚响,现场收音像三流电影里的小混混串门,很low。
疯子吉姆的形象不够,太矮了,有时看着像变形金刚的男主。
气场像个低能儿多过变态杀手。
闯入尼基家中时,就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加上比利两兄弟一共四人。
纽约黑帮老大就这排场,真寒碜。
还有米勒探员把比利放走的情节,理由不应该仅仅是情报交换。
杀死两个警察的是比利的手下,比利完全可以推得干干净净,找律师把自己捞出去。
这样就合理很多。
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感觉还不如电视剧的团队,能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平心而论,电影的部分动作设计是很屌的。
第一幕在黑老大宴会上的枪战,原著漫画里什么分镜和动作设计也没有。
后面弗兰克把马戈蒂扔下楼穿在护栏上,这几乎是恐怖电影才有的镜头。
顺势跳下来踩断马戈蒂的头颈,屌炸天。
如果摄制组和演员再提一个档次,提升动作整体场面,完善细节,绝对会成为漫威旗下独树一帜的暴力美学动作大片。
可惜,现在只能顶着超英的名头沦落为一部小众cult片不过就为弗兰克没有纠结伦理道德,毅然选择打死疯子吉姆再替芯片报仇,把比利串成串再烧死,这部电影就值五星,最后的神结尾更是绝对硬核,爽爆了!
补标,11.19 凌晨02:16这部动作场面完全升级,色调和滤镜有点类似扎克·施耐德的风格,让电影增添了几分漫画感,男主角也颇有硬汉气质👍缺点主要是反派的设置上,刀疤脸的造型也是突出电影的漫画感,这是好的,但是性格太张狂,完全没有黑帮老大的样子,反倒像个社会混混,他的弟弟吉姆也是,设定上是个变态杀手,但是演员的演技不行,疯狂和变态没演出来,反而演得像个滑稽的丑角,两个人站一块,感觉像是旧4部《蝙蝠侠》的反派穿越来的,人设太落伍太90年代了,而且这俩兄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完全撑不起反派的逼格。
另外,这部显然不能算04版《惩罚者》的续集,除了演员换了外,弗兰克变成惩罚者的原因也改了,所以标题里的“2”完全是多余的PS:这部片是三部《惩罚者》电影里最刺激最暴力也是最好的了,没想到这么残暴的动作片居然是出自女导演之手,近几年流行起女性动作片,有好的项目完全可以找她啊
这一部的确比上一部要好,但是感觉太多角色没有交代了。
我就没弄懂,那个"Micro"是怎么就被大家熟知了?
那感觉就像Batman里面的Alfred,是个完全不用介绍的人物。
还有那个被当柴劈了的那个,我也没弄清楚是谁。
这一切的疑问完全是在促使我去看漫画。
OK,整部电影里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被榴弹炮炸成花的跟斗小子。
他们刚一出来我还觉得应该挺厉害的,谁知道是三个脓包,唉
唉马克思让我太失望了!!!
相反惩罚者2还不错!
看着看着就觉得太像游戏版的MAX了!!
我真希望它是MAX!!!了我们游戏迷心中的一个心愿!
一星给小女孩,一星给硬核动作不墨迹,一星给动作场面!
全场都是恶,唯有小女孩在闪光!
这几乎就是无内涵低配屌丝弱化版的蝙蝠侠与小丑了!
主角并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复仇者而已,只不过比较彪悍!
拼图魔。。。
这个外号让我想到了竖锯,而他又有点小丑或者双面人的影子,可惜战五渣,唯一的亮点是够硬气!
他哥就是个挂件。。。
整部片子就是动作杀戮暴力,导致没有剧情支撑,观众找不到可以代入的角度,感觉哪边死了都不可惜,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就像一道菜没放盐。。。
剧情一般,特效一般,都是电脑做出来的,血啊,肉啊,都不太真实。
我喜欢在电影中学习一些技巧,这部好像没有是值得学校的经验,也就那么点射击技巧吧。
有点暴力美学呐,血腥,没有过瘾的感觉!!!!
第二部算是忠实于原著的但又和上一部有些许联系的故事 开场10分钟就足够让你开始有吐的欲望 续集的血腥程度完全不亚于第一部 即使演员换了也是那样 个人有个人的帅法 惩罚者已经成为一个中性词 反派的恶心倒没让我有多反感 只是最后那个可爱的胖子大叔死得冤枉 差一点就能给你个A.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慢节奏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3.5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3.5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